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投入结构来看,山东省R&D经费投入还存在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的来源结构、分配结构、使用效果不尽合理等问题,应采取加大政府投入、优化使用结构、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使用效果以及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等措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R&D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河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R&D资源的投入力度,R&D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目前高校R&D资源配置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R&D资源配置亟待优化。首先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河北省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R&D资源配置的特点;接着从R&D人力投入、R&D经费投入、R&D物力投入和R&D投入的科技产出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高校的R&D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优化R&D资源配置,提高R&D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型大学建设必须要有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相匹配。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文献总量丰富,文献保障中心地位突出,开放程度高。构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要有先进的理念、充足的经费、丰富的馆藏和创新的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筹措办学资金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建立研究型大学筹措资金新机制的现实意义和重点内容;明确了研究型大学筹措资金的新渠道和新方法。这些内容为构建和谐大学、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实证与定量的角度分析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得出它们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我国R&D经费投入的现状不容乐观,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例偏低。所以加大R&D经费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基本的大学组织结构形式以及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的不同之处。以研究为重心、永远培养精英、办学特色鲜明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基本的大学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和矩阵式。这些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研究型大学也同样存在 ,此外 ,与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相适应 ,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与非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型大学的事业部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与虚拟结构中。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的实验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热爱实验室工作,能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从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队伍的职称结构、考核机制、实验教学重视程度等现状分析入手,就如何加强大学实验队伍建设提出了科学定编,合理设岗,完善考核体系,提高科研能力,加大经费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就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分区域还是全国整体,R&D经费支出均显著推动经济增长,而R&D人员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因区域不同、分位点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同时,R&D活动经费支出及人员投入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合理提高R&D经费投入数目与质量,优化R&D人员培养引进,以充分发挥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大学把研究放到优先位置,开展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良性发展,为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典范。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结合河南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建设"区域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它以优势学科为平台,以培养区域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政府投入和师生应用型研究为大学经费吸取模式。该模式在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运行,我国也可以引进并进行尝试,以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成本结构的功能支出和对象支出两个维度,对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及亚利桑那大学等5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成本支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型大学的成本结构中,教学支出为最主要支出但存在削弱趋势,科研支出位列教学支出之后有逐年增长之势,折旧支出和摊销支出相对较高,公共服务及图书馆支出比例不高.据此提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学科研支出,提高人力成本支出、确保人员经费充足,合理定位学校类型、优化配置成本结构,加大学生资助力度、完善助奖贷补制度等对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结构优化配置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的规模和水平也有很大的增强;但是,在高校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路径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性的因素,尤其是在研发经费的投入问题上。目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低、来源渠道单一、分配结构不合理。为此,我们应该建立R&D 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R&D 经费分配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4—2018年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逐项回归法,研究政府补贴、资本结构与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且将资本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探讨资本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资本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资本结构对政府补贴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且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显著。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完善自身资本结构,合理举债,提高盈利能力,为研发活动预留充裕资金;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技术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补贴,在资金以及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高管特征对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任期和高管持股与企业RD投资效率正相关,高管年龄与企业RD投资效率负相关。通过对重庆市与东中西部典型地区(上海、湖北、四川)的对比分析发现,重庆市RD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都远低于其他三个地区;同时,重庆市RD投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依靠企业,政府对RD投资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看,重庆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RD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基于最新投入产出表和我国科技研发投入情况,编制中国科技社会核算矩阵,构建中国科技研发可计算一般均衡(CNT-CGE)模型,并模拟分析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和科研经费制度改革两项科技研发投入政策。结果显示: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政策可以使得实际GDP 增长率随着政府消费降幅的增加而增加,GDP 平减指数则随着政府消费降幅的增加而减少,其绝对降幅略小于实际 GDP 增幅;科研经费制度改革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 GDP 增长率,显著地降低物价水平,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的战略抉择。自主创新有三种类型,都有共同的发展链模式,而科学创新是其源头。科学创新就是R&D活动中的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要调整基础研究的国家政策,国家财政科技经费要向基础研究倾斜,要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自由探索是基础研究的本质,指令性的基础研究要以自由探索为基础。要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国家两大基础研究计划要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改革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改革,阐述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比较国外大学实行科研间接成本的做法,并对我国科研经费资助中的间接成本补偿改革和特点进行分析。从开展办学资源成本核算、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推进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针对研究型大学办学资源配置现状,提出一种公用房资源成本核算模型。结果表明,应对措施不仅有效调节了资源,而且对发挥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石油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科技经费总额、政府资金拨款和人均科技经费等角度分析了石油高校的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利用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指标对石油高校科技经费使用效率进行评价,指出了石油高校在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和使用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石油高校提升科技经费使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如何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一直是教育成本计量的难题。多数学者认为科研经费支出应部分计入学生培养成本。本文认为,科研经费支出(扣除重复性支出后)应全部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并分析了其必要性、理论依据,提出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整理了包括产业政策激励在内的政府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相关文献,旨在为学术界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基础性概要分析,也为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导向性视野,内容涵盖了政府政策激励(包括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对政府激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研究评述、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研究框架探索、产业政策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后续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试图将产业政策、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等纳入一个理论框架,并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给予某种程度上的理论解释,以弥补现有文献在研究系统性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