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哲学认识论作为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直接关系着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论的学科建设。然而,现行认识论的局限在于,把认识仅仅看做一个反映过程,对认识的创造性本质没有给予关注和揭示。要突破现行认识论的局限,就必须在认识观的转变、认识要素结构的确认和认识的过程中,深刻揭示和把握认识的创造性本质。以此为指导的教学理论研究,是理论主体观念地把握教学问题材料的创造性过程,它以教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理论准各阶段、理论运演阶段、理论反审阶段和理论表述阶段四个前后相继的逻辑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创造性认识论观照下的教学理论研究过程,对于深化和发展教学认识论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畏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4,7(6):F002-F002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认识本质问题、认识过程问题、认识主体性问题、社会认识论问题等讨论和研究,我国哲学界涌现了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但存在着客体认识论或主体认识论的片面化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质的理论探索和科学把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卡西尔早期的认识论思想囿于康德哲学和新康德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将“科学事实”作为认识批判的出发点和最终所与。通过对康德“理性批判”建构术的改造和扬弃,卡西尔的认识论思想历经从“发生学”认识论和“符号”认识论的演变。他将神话、语言、科学视为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不同符号形式,提出一切概念认识都必须基于最原始层次的神话世界,突出表现于自然语言,终点是理论科学。由此,卡西尔不仅将认识论的论域拓展到人文科学诸领域,更重要的是推进了认识反思的层次,并为其寻找到新的基础和起点。这是对自己早期认识论思想进行的修正,也是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与传统的康德和新康德主义最本质的差别。卡西尔认识论的转向是继康德之后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卡西尔以“符号”整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从人类文化整体观来把握理性,探索人的本性。卡西尔哲学思想所具有的高度包容力和开放性,为现代西方哲学走出理论困境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又是信息管理的哲学方法。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理论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对信息管理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而且贯穿于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当代哲学视角阐述了西方哲学认识论和知识论从古至今的演化发展,着重剖析了在时代的变迁中形成的各种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学说观点,认为应当扬弃传统认识论和知识论的理论框架和话语方式,重新思考认识论和知识论的未来走向及其新的理论形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相对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认识论许有伦(陕西煤炭职工大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相对论是关于物质运动和时空关系的自然科学理论。把认识论和相对论统一起来,创立相对认识论,是为了证明任何具体可靠的认识都具有相对的性质,只有抽象的认识才具有绝对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流的法的价值理论是以“主一客”关系模式为认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主体性价值理论,该认识论固有的工具理性、抽象思维和静态思维的局限性使之不能充分合理地解释现实社会中的法的价值现象。因此应顺应社会多元,以“主一客一主”关系模式为认识论基础构建主体间性法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8.
毋庸讳言,在人类认知理论中,哲学认识论一统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来重视的实践问题、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以及理论形成的问题.当代认知理论有的已有了相当成熟的见解,有的也能给人以启发.我们将通过解决问题理论、进化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现的理论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评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简要地分析评价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文章认为,系统认识论的终极指向是寻求对认识的内在统一性的说明。这种思维指向,使系统认识论取得了诸多颇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贝塔朗菲低估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系统认识论对认识的阐释,仍旧没有超越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曾撰文指出,道德认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因而与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即自然认识论在认识对象、认识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那么、就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本身而言,它又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本文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因而以伦理文化为背景和仅仅在伦理框框内部得以伸展的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就必然与有关人性的理论和关于以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之一的伦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三者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甚至它们就是三位一体,其主要表现在:1.人性论是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共同基础;2.道德完善是人性论和认识论的共同目标;3.认识论以人性论和伦理学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贡献任中平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在认识论方面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一、坚持实事...  相似文献   

12.
[摘要]裴苍龄教授建立了以实质证据观为核心的证据学理论体系,试图在坚持认识论的客观性及其规范性的基本立场上,发动一场“证据学的大革命”。然而,无论是实质证据观本身,还是其理论延伸和背景性立场,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要害的是,存在着认识论的不当理解和对证据法进行认识论的过度简化。通过与裴苍龄教授的商榷,需要明确的是,应当在正确的诉讼认识论基础上,树立一种兼顾认识论和法律制度语境、具体政策的证据法学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系统阐述过认识论理论,这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带来了困难。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哈贝马斯分别从激活、发展和重建的角度重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力图在各自的批判认识论中解决这一困境,其中马克思与尼采的关系变化作为隐形的脉络穿插于整个过程。卢卡奇利用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析解读马克思与尼采的对立关系,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主体性逻辑结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马克思与尼采的批判理论相结合,在批判工具理性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一种理想关系;哈贝马斯在由马克思发展并由尼采最终完成的认识论的自我扬弃的基础上试图重建一种以自我反思为基础的社会批判认识论。以马克思与尼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关系演变为线索,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对国内尼采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展和完善,同时对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研究的梳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贝马斯在理论活动的初期(20世纪50-60年代),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致力于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为社会批判理论奠定基础。70年代后,他逐渐突破了该学派的限制,汲取各派思想精华,并最终于80年代初完成了从认识论向交往理论的转向。“交往行为理论”是一部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所有领域的百科全书。这一理论随着哈贝马斯的研究仍在不断拓展中。  相似文献   

15.
哲学认识论与其他科学理论不同,其他科学理论研究认识之外的运动形式,认识论研究的则是认识或思维这种运动形式。所以,认识论其实是以认识自身为认识对象的理论,或者说是认识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认识论上,哈耶克受到马赫和康德的影响,尤其是康德的先验主义认识论对哈耶克认识论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康德主义式的认识论,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并由此引出其有限理性论.有限理性论是其整个自由理论的理论预设,哈耶克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其宏大的自由理论的.这些理论对思考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要获得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必须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而客观的内容所以能在主体头脑中得到反映,特别是正确的反映,则全赖于实践。就理论得以产生的意义来说,实践是基础,离开实践的理论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是理论发展的目的。理论的价值,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实现。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的理论根基是哲学认识论,它的萌发与演进与认识论密切关联,形成多维度的认识论效应,包括它对认识论理论所形成的突显、体现和拓深效应;它作为工具对认识论研究所形成的镜像、实验效应以及对认识能力的增强效应;它对认识论创新所具有的传递、驱动和平台效应.探讨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效应,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并把握智能时代认识论研究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皮亚杰本人的论述及发生认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为主要依据,探讨了目前国内关于深化“发生认识论”研究存在的三大障碍。着重论述了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异同。文章还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强调了主体认知结构的重要意义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一些认识论问题上的分歧,诸如“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意识”,倡导“图书馆学转轨变型”等,指出了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若干问题,并构建了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