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对于它的不同回答 ,划分为在历史上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大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本文依据这一基本线索 ,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进行一番历史考察和辩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新型集体主义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集体主义"是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集体主义冲击的一种回应.在"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对个人和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认可、尊重和保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坚持"新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是促进和保障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功能必须依附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以往集体主义精神之不昌,根本就在于传统体制未能形成它所需要的利益关系。从集体主义原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价值取向看,其赖以把握社会的现实基础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形成的广泛的利益联系为之提供了调控社会的利益机制;以公平竞争和承认劳动、利益差别的市场经济利益分配形式造就的合理利益关系使之能获得深厚的道德主体力量;作为市场经济重要前提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实现了集体主义原则所要求的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为集体主义原则创造其在传统体制中所不能获得的现实条件,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本身就是它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5.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思想基础,它的根基是"集体本位",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以集体利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应当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对集体价值的追求为主导,同时充分尊重和保护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达到集体与个人的和谐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在处理诸多社会矛盾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公共行政人员必须自觉地把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真正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争论到迅速确立的社会现实存在,使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争论的焦点。于是,义利之辩在当今中国已成为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重大问题而被广泛地讨论.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把当今中国的义利之辩概括为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原则与道德人的合理性原则的对立,并在揭示这一对立的物质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集体主义原则。这既是我们对现时代又利之辩给出的一个结论,同时也是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集体主义原则的贯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但不能由此认为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个人主义。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必然要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但这一取向的实现则必须有新的具体途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特质.集体主义是马克思寻求个人与集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自觉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逻辑,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内在统一起来,选择国家、社会、个人三重性的价值维度,赋予集体主义思想新时代的价值观内涵.培育、践行集体主义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构建宣传解读、制度保证、文化引领、信仰确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集体是自由劳动者的互相合作,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真实集体基础上的道德原则,其终极目的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下的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相容性体现在:二者是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多元价值取向与一元价值导向的关系,客观上是吻合的;二者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目标上是互补的。在当前条件下,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克服对集体主义的极端认知,坚持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的侵袭。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强调重视个人正当利益。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集体主义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强调集体利益要尽可能地代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要尽可能地转化为个人利益,同时必须注意不断地优化集体。这样,集体主义才能真正起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即从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向分,工合作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转型使集体的组织形式、运行原则、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使得以完全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为特点的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产生了一些重大的不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形成“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坚持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承认和保障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了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的缘起,分析了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中的发展优先、共同富裕、义利统一等重要的伦理原则,并进一步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主体应当具备的商业伦理精神,通过对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价值原则以及他对商业主体精神构建的论述,试图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与伦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以期能引导和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商业健康发展。这对构建21世纪中华民族的新型商业伦理文化,构筑现代商业主体的的伦理精神,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目标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但必须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现时代的价值观。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实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实行集体主义就会影响个人发展,市场经济本性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二者在世界观、经济基础、价值体系和实践效果等方面有着根本区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应划清个人、团体正当利益与极端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适度消费与享乐主义、金钱意识与拜金主义三个界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人际关系随经济制度的变迁而改变。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表现为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等级依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促进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新型人际关系。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人际关系结构,传统的乡土社会、身份社会逐渐转向现代市民社会、契约社会。同时市场经济也导致了竞争加剧、贫富差距增大、交往的功利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给人际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受到现代主流经济学有关人的自利最大化和标准行为假设的影响而出现了对传统美德的颠覆,使得市场经济行为出现了远离终极价值关怀的危险.不讲信用似乎成为赚取金钱的市场行为的写照,诚实信用正在成为当下最为稀缺的道德资源.这既是对传统美德的背离,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制度体系及其承诺的缺位或乏力所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迫切需要重建传统诚信伦理的叙事背景,通过现代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敬重规则也是一种美德"的普遍认同,进而重建美德与规则的关键性联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原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历史的逻辑的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历史辩证法,具体分析市场原则的矛盾趋向及其价值理念,在引导、升扬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集体品质是提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品质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品质作为规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思想道德原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集体品质是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新旧因素并存、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汇流 ,进步与落后的较量 ,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着价值观的深刻嬗变 ,各种价值观念彼此缠绕、相互碰撞 ,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只有以集体主义为本位 ,才是调节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冲突的现实基础 ,才能真正实现对当代社会种种价值观的超越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指导。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 ,它是抛开那种抽象的、空洞的形式和“虚构的”、“冒充的”集体 ,回归真实的、时代的内容 ,寻求在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向互动、有机统一的新型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