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构建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是提高政府引导突发事件舆情的关键,文章从信息平台搭建、信息联动、舆情预警、舆情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层面,对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展开制度探讨,并对政务微博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新模式。我国政务微博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三种模式,未来发展应注重普及正确的运营理念,提高公务人员的新媒体素质,明确规定各类政务微博的功能,建立合理完善的政务微博开通、认证、组织管理、信息发布制度,形成科学的运营体系和管理队伍,统一政务微博的信息浏览平台,整合线上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协同社会管理,建立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淮北市政务微博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政务微博运营中存在信息发布数量少,内容水平参差不齐,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整合政务平台扩大覆盖面,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管理者业务水平,提高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与活跃度,完善政务微博考评机制,建立政务微博绩效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融合了网络社交媒体和公共管理官方媒体的双重特性,使用便捷、管理简单、影响广泛、信息权威,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新利器。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职能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服务功能破碎”和“服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重构、政务微博理论模型和政务微博模型的实践路径做浅析,设计面向公共服务的政务微博框架。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通了政务微博,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政务微博的传播方式和特点,结合相关案例,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其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影响,进而提出新媒体语境下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雅安地震发生后5天内几个政务微博账户和传统媒体微博账户有关这次地震的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文本框架分析,探索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在灾难传播中的框架表达异同。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的高层框架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中层框架中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都注重传播自身评论和引入先前事件信息,但在引用外界口述信息时出现差异;低层框架中正向价值导向的微博文本在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中都占优势地位,但在信息来源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迅猛发展,是创新社会管理一种有益探索。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政务微博发展经验,针对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提出三点建议:通过政务微博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实现源头治理;通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实现动态管理;整合政务微博,网上网下配合,实现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迅猛发展,是创新社会管理一种有益探索.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政务微博发展经验,针对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提出三点建议:通过政务微博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实现源头治理;通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实现动态管理;整合政务微博,网上网下配合,实现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9.
政府政务微博平台的发展对政府行为和公众参与产生了深度影响,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利益相关者及委托代理等理论构建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和地方政府资源能力等因素对政务微博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2013—2018年我国29个城市政务微博平台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大数据及统计年鉴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务微博平台上用户的参与行为包括关注、评论及转发微博等行为会促使政府更多地在平台上发布信息;行政级别越高,政府越会在政务微博上发布信息;优质的政务微博运营依赖于所依托的政府的资源能力,政府资源禀赋对政府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是党政机关主动迎接微政时代挑战的新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是塑造阳光政府形象的需要,是应对网络舆情的新策略,最终达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的目的。从对政务微博服务功能的认识、政务微博建立流程、政务微博运营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舆情管控五方面来探讨政务微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回应性是衡量政府善治程度和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因素。政务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型平台,承担着通过加强回应性进而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程度的功能。然而就目前所做的个案分析来看,政务微博因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方法上的失当,其信息发布过于泛化,互动程度较弱的同时,回应也同样呈现出弱势的特征。因而,通过微博管理观念的更新以及具体运营方法上的变革提高政务微博的互动与回应性,成为政务微博长远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微博创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新途径,加快了信息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速度,赋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微博已经成为党政机构体察民情、汇集民智、疏通民意和聚拢民心的重要政务平台。一、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务微博发展中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互联网日益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公众越来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问政成就了“微政务”的迅速发展,其中又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最为典型。文章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涵义及其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微政务”对促进我国政府管理良性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其存在的包括缺乏制度保障、定位不清、发展不平衡和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准确定位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等促进“微政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较多的社会关注,作为一种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新工具,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其信息传播简单、快捷、共享、互动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国内各级政府陆续推出政务微博问政的新举措。然而,目前政务微博刚步入发展阶段,法律和制度方面对政务微博的规定尚未出台,政务微博的发展多是各级政府的自发行为,缺少必要的制度和法律规定,因而其在法律规定、部门建设、人员设置、工作流程与公众沟通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顺应电子化、网络化、服务型政府的趋势,关键在于政府在法律政策方面制定相关规定,建立政府的信息综合服务部门,以网络为支撑,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手段,建立一个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平台,让政务微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是现代网络技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诚信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务微博通过其先天性优势、"蝴蝶效应"和"长尾效应",对公共管理形成独特的作用机理,对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意义重大。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四方面的条件,即政府机构、官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体察民情民意,实践网络问政;能否有针对性地将不同类型的政务微博应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以避免政务微博内容的形式化;开展政务微博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以规避政务微博应用主体不作为等行为;能否以先进经验和方式为指导,以明晰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时代下,微博成为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和渠道。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机构对社会履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官方微博平台,成为各地政府传播和构建当地文化产业的载体。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微博传播民族文化体现了微博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为民族地区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和思考。本文以各地微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微博实例分析为基础,阐述如何利用政务微博为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构建创建平台。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时代来临,政务微博平台使得政务公开的渠道更加广阔,信息透明度提升,与民众交流更为顺畅,是政府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突破口和宣传推广政府形象的舞台.这些年政务微博的发展,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创新理念更好推动政务微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简述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对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应用进行多维比较,结合二者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定位差异化、功能简捷化、账号矩阵化和运营规范化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与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模式不同,政务微博对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体现在:重视新媒体渠道、建设新媒体平台;创新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务微博要想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应提高政府机关的整体媒介素养,实现从主体变革到观念变革。对于政务微博的管理,要实现政府权力下授至"沟通第一线",要深化创新、整合服务,要加强政务微博绩效评估与监督。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沟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政府利用政务微博这一新型媒介工具促进社会沟通的成效不佳,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意识问题,也有网络公共性受限等因素.新媒体时代,政府及公务人员要借助政务微博实现有效的社会沟通,需要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信息质量、缩小“数字鸿沟”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