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用品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对易耗部件兼容情况下的耐用品耐用度和易耗部件更换次数对耐用品租赁厂商决策的影响问题,采用两阶段数学决策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耐用品垄断厂商第二阶段的耐用品最优产量与耐用品的耐用度之间负相关;第一阶段的耐用品最优产量与耐用品耐用度之间随耐用品耐用度的增加呈先负相关后正相关的趋势;耐用品垄断厂商和独立的易耗部件供应商在两个阶段内的易耗部件最优价格都分别与各自的易耗部件更换次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影响巨大。利用保单类别噪音模型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获得一个良好的均衡结果,保险公司应对保险代理人保持适当的怀疑,将保单质量与代理人的报酬给付联系起来。进入门槛抑制道德风险的作用关键在于保证一个可置信的威胁,最优均衡的达到有赖于外部力量,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基于耐用品二手市场中是否存在分享市场的两种情景,探讨合作消费对二手市场的影响。通过构建消费者两周期决策模型,得出在两种不同情景下的消费者最优策略、企业最大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并且建立分享平台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道德风险和不便利因素对分享平台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风险和不便利因素对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并且会降低分享平台利润。当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较小时,存在分享市场对企业和消费者是双赢的情景,当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较大时,存在分享市场有利于企业而对消费者不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利润最大化厂商可以通过改变产品质量方式内生来改变消费者保留价格的三阶段水平差异模型,在单位周长的圆周城市模型中,厂商在第一阶段进入并选址,第二阶段选择产品质量,第三阶段进行价格决策,针对一特定的质量成本函数讨论了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厂商的质量选择策略符合社会最优,但行业过多的进入最终导致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自利的政府”、“民主的政府”面对各种利益集团博弈时,面临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开放经济中,由于外部制约、威胁的存在,封闭经济下贸易保护的国内政治均衡将被打破。当外部制约、威胁极可置信,本国福利损失极大时,一国的贸易政策就有被“锁定”的可能,也阻碍了它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当外来威胁不可置信时,这种“锁定”、制约的影响就可能几乎被完全忽略。  相似文献   

6.
副产品的价格是生态产业链能否形成的关键.为了确认下游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应如何定价,运用合同理论,在道德风险下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共存下建立价格激励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当上下游企业仅存在道德风险时,下游企业应当提供固定价格合约,以诱使上游企业采取有效率的努力措施;当上下游企业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共存时,下游企业应对低成本参数型上游企业提供固定价格合约,对高成本参数型上游企业提供成本分摊合约.此合约保证了低成本参数型上游企业的努力水平,使高成本参数型上游企业的努力水平向下扭曲了,但它保证了两类企业对自己的成本参数类型说真话.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有的对网络外部性进行研究的文献忽略了初始市场规模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在耐用品的竞争中是不能被忽略的.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的耐用品,引入企业初始市场规模,采用Hotelling模型和两阶段博弈研究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策略,分析初始市场规模对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市场规模影响企业的各种竞争策略,在最大差异化策略下不均等的初始市场规模最终会导致垄断.其后,通过对国内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的分析,定性证明了初始市场规模对竞争结果的影响,并预期该市场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会出现垄断.  相似文献   

8.
根据耐用品与其消耗品市场跨时期不一致的特性,分别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消费者细分模型对耐用品市场和消耗品市场竞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跨时期不一致对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耐用品市场,厂商可以运用不兼容策略锁定消费者,造成强者恒强的格局;否则,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消耗品市场两期生产中,仅有新消耗品的情况与新消耗品和再制造消耗品共存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同。在耐用品与其消耗品跨时期市场竞争中,两种模型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探讨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是一种研究跨时期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存在道德风险时 ,贷款人和银行只能根据厂商全体的信用和风险决定是否贷款和监督。若厂商在被监督融资时能建立起声誉 ,就能以更优惠的条件融资 ,甚至直接融资。而在这一过程中未能建立起声誉的厂商将不得不进行成本更高的间接融资。而声誉等级过低的厂商将被金融市场所淘汰。  相似文献   

10.
报业厂商在发行市场与广告市场上经营行为的相互依赖性,使报业市场的垄断厂商均衡明显不同于新古典的垄断厂商均衡。即使具备市场势力的报业厂商在广告市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在广告市场的边际成本①,但是,不需要任何条件,报业厂商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收益小于其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成本;若具备一定条件,甚至连报业厂商的发行价格也小于其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11.
2008年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三寡头垄断局面。分析第三次重组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各自的竞争优势,并构建成本函数,建立Bertrand模型,研究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三方定价问题。均衡分析表明,当市场处于博弈均衡状态时,价格较低的厂商将获取较高的收益;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成本等手段降低产品的均衡价格;同时,由于均衡价格的差异与市场份额的差异成比例,厂商在实施降价战略时,应重点关注与竞争厂商间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条件下的风险投资分段投资道德风险模型,分析保护知识产权对风险投资家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的影响,指出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可以减少风险投资分段投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行为,有利于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风险企业家的知识产权垄断和激励其技术创新之间起到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的厂商合谋:假设及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市场结构改革的方向只能是寡头垄断。但是,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由于厂商数目少,特别容易达成合谋。合谋有利于在位厂商,但不利于社会福利增进。这便违背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改革实现厂商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增进的初衷。在假定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后在位厂商合谋存在的基础上,对合谋机制、现实性及其成本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海外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考察了汇率政策对本国出口企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本币升值或厂商相对成本提高时,本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加成率和利润将下降,市场需求弹性上升使得市场份额向更具成本优势厂商配置,成本劣势厂商加成率及利润下降,并在不同竞争设定下检验了相关结论的稳健性。考虑到厂商异质性及进入与退出,贬值仍是本国出口扩张的有效工具,它使得海外市场竞争环境更宽松并导致低效率厂商进入。在国际产业链分工情形下,汇率调整在影响本国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存在着跨国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空间竞争模型考察了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认为当贸易成本较高时,地方化的市场需求导致厂商区位选择分散;当贸易成本降低时,有利于厂商集聚,但集聚究竟发生在哪一个区域,则取决于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的叠加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赫希曼的"退出--呼吁"框架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下的企业行为,可以发现理性的企业会基于"退出"成本和"呼吁"成本的比较而选择"用脚投票"或"用手投票".而可置信的"退出"威胁强化了企业的"呼吁"诉求并提高了其成功的可能性.为防止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必须降低退出成本、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以增强自己的"退出"和"呼吁"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博弈论的智猪博弈模型,对由实力不同厂商组成的价格卡特尔联盟中的大厂商和小厂商之间的博弈和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价格联盟确定的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下,小厂商都应采取背叛策略才最有利;大厂商则应通过控制价格联盟采取垄断低价、合作策略,这将有利于其更长时间保持市场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8.
行政性垄断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进入壁垒的不同成因对垄断加以分类总结,指出最重要的分类是由市场效率所要求的垄断和由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行政性垄断。前者因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而成为可竞争市场,这种垄断者并不能像真正的垄断者那样行事;行政性垄断则相反,它把本来是竞争性的领域掩盖成自然垄断领域,而由地方政府干预造成的地区垄断被看作是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的直接原因,认为打破行政性垄断的根本在于转换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将环境吸收因子纳入成本的厂商区位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区位投资理论厂商未将生产对环境的破坏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纳入区位的选择,也未将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吸收纳入区位的选择。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考察厂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将其内化为厂商的投资成本,而且将环境对污染的吸收引入厂商收益最大化模型,使厂商投资的区位与传统区位产生偏离,提出考虑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厂商区位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从转移成本的角度研究存在网络外部效应的软件市场中企业对其产品的兼容性选择问题,结论是:由于消费者对于转移成本和网络外部性态度的不同,优势厂商对产品的兼容选择也不同。当消费者更多考虑转移成本时,优势厂商选择兼容;而当消费者更多考虑网络外部性时,优势厂商选择不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