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旅游业作为西部的支柱产业。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 :旅游资源丰度大 ,精品生态旅游资源多 ,少数民族风情优势突出 ,旅游资源组合度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科学的区域性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是 :制订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创一批旅游名牌产品 ,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西部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品位甚高。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其关键之一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文章在分析西部旅游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进制概念聚类相似度定义,在正特征距离(PAD)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正特征距离(GPAD)用于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并将系统聚类算法应用到实例中,所得结果与PAD距离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厦门4个民宿旅游集聚区的实地调查,借鉴景观领域的景观组成,从受访者景观自然度、景观偏好、行为意图和个体属性等4个方面对民宿景观的构成及其组合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民宿景观基本可由远景、中景、近景构成。(2)受访者对远景的景观自然度、景观偏好和行为意图的评估均值最高,近景第二,中景最低;且远景和近景中的自然类景观类型会显著影响受访者的景观自然度、景观偏好和行为意图。(3)远景、中景、近景的组合中,受访者对"远景×中景"与"远景×中景×近景"的景观自然度和景观偏好具有显著差异。(4)在性别、年龄、收入可控的情况下,受访者的民宿景观自然度和景观偏好与其行为意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发展建议,以期对民宿业主的民宿旅游开发提供选址、择景、景观组合、景观自然效果等方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借鉴结构偏离度计算方法与模型,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1省域为例,分别从空间分布与产业部门两大角度共同测算分析旅游人才结构差异与演化态势,并进一步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全面揭示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结构演变与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人才空间与行业分布皆呈现偏离,区域分布不均,产业部门间存在差异,进而对当地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旅游人才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旅游人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吉林西部白城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入手,指出白城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地域特色资源、文化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吉林省西部旅游纪念品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宣传、保护、开发以及利用还远远不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为例,对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对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丰裕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重要指标。根据自然资源丰裕度的内涵,将自然资源丰裕度分为单项自然资源的丰裕度、某类资源的丰裕度和区域完全自然资源的丰裕度三个层次,分析区域完全自然资源丰裕度的特点,尝试提出测定区域完全自然资源丰裕度的具体方法,并运用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20类自然资源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在相对数量与分布结构上存在矛盾;(2)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富集区有5个省份,自然资源禀赋适中区有12个省份,自然资源禀赋贫乏区有8个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匮乏区有6个省份;(3)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区域完全自然资源丰裕度排名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内蒙古、甘肃、广西和河北,排名最后5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宁夏、天津、上海和北京。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价值功能好,地域差异明显,资源品位高。依据旅游资源相似性、地域上的完整性、中心城市及主导因素等原则,可把辽宁旅游资源划分为4个一级区,15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湖泊旅游资源。洞庭湖区丰富而又多层次的旅游资源具有以湖水、古迹为特色的资源结构体系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文化含量高 ,是其旅游资源的结构特征 ,风格相异的五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有机结合是其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0—2012年旅游总收入作为测算指标,运用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变异系数计算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运用Theil指数对西部地区进行地带分解,计算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及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西北地带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旅游资源禀赋、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重庆旅游业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旅游业的现状和综合竞争力评价表明,重庆旅游业在西部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在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的整体规模以及旅游创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旅游从业人员、产业规模和国际旅游等方面具有劣势,重庆旅游业应该充分发挥优势、逐步改善劣势以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弱势旅游地是在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受到强势旅游地影响的旅游效用较低的旅游地。通过比较分析,盐城旅游业在空间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如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旅游资源开发度较低,开发投入不足、资源并存组合欠佳等。因此要促进盐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如错位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战略、品牌战略及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等。这样才可以逐步改善盐城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使盐城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区域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南示范区旅游国际化虽然发展潜力比较大,但现实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区内旅游资源赋存、生态环境在国内堪称一流,但是旅游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国际营销能力弱、经济开放度不足且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旅游人才匮乏。因此,皖南示范区应准确把握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部各地旅游业指标因素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机会凸现,但西部各地的旅游业发展基础和环境存在差距.本文对西部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接待旅游人数,旅行社的单位数和职工人数,城市设施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旅游资源丰度这几个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各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章指出文化真实性、文化商品化、文化涵化等是当今西方旅游人类学家探讨最多的问题,因为它们涉及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为案例,探讨了以上问题,并指出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也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并完成其自身的过渡与转型.  相似文献   

17.
客户忠诚及其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户忠诚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科学评价客户忠诚是企业获取和提升客户忠诚的必由之路。本文根据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四个决定因素(客户认知价值、客户满意、客户信任和转移成本)确立客户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探讨了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有其自身特点,"富平陶艺村"工业旅游发展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为此,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分析法对陕西"富平陶艺村"工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针对该示范点提出具体的开发策略,作为对工业旅游资源评价的尝试,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工业旅游资源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AHP-Fuzzy法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评价分值为6.057分,属于有潜力开发范围。五龙背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对该地区的调查评价结果分析,指出五龙背地区在地热资源开发上的不足与开发方向的偏差,五龙背镇应当重点建设温泉水资源项目,突出旅游地的康疗保健功能,同时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档次。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途径,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管理体制,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成都旅游经济圈、川西北旅游经济圈、重庆旅游经济圈等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