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当前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从运作模式入手,研究国内P2P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信息中介、类信用中介、信用中介三种模式下的平台所面临的风险的复杂性和风险之间的传染性逐渐提高,平台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依次递增.平台模式的选择对平台信用风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中介模式是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就平台的信用风险防范从出借人、平台和监管当局角度给予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P2P网贷平台为适应市场需求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中介职能的偏移。美国此类平台在信息中介的职能上扩展了上下游业务范围,而我国同类型借贷平台则更多地介入投融资业务,承载了信用中介的功能。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征信体制不完善,导致信用审核的准确性降低,增加了信息服务中介对交易的介入程度,增大了行业系统性风险。完善我国该类型平台的中介职能、建立全国层面征信体系和平台监管制度对我国P2P网贷平台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网络信息收集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成都市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表明,成都市的P2P网贷平台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离真正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纯线上平台还有很大距离,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屈指可数。为了更好促进成都市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建议不但要建立统一的P2P网贷平台交易信息系统,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还要严格P2P网贷平台的市场准入,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同时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P2P (peer to peer)网贷平台,以网络平台为中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从其引入我国之后,与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相适应,逐渐具有其“本土性”特点。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市场监管等必要的制度约束,逐渐使其走向“异化”的道路。通过对我国P2 P网贷平台不规范问题的提出,运用数据分析和资料收集等方法,提出适合我国P2 P网贷平台发展的相关性建议,完善其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确保我国P2 P网贷市场完成本土性优化。  相似文献   

5.
P2P网贷平台归零并不等于市场完全出清,也不代表风险归零.比起P2P网贷平台的数量,更需要关注的是P2P网贷平台的退出及转型进展.分析P2P网贷平台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状,指出转型过程中的难题,从而提出P2P网贷平台转型后应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和探索、拓展发展渠道、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三农"发展等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金融等数字金融模式的发展下,P2P网络信贷成为了企业解决自身融资约束,降低出口门槛的一种新途径,但P2P网贷平台早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导致大量网贷平台出现危机,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立足于P2P网贷视角,研究P2P网贷危机对企业出口的作用,通过P2P网贷危机来总结未来数字金融模式发展的有效路径。理论方面,将P2P网贷危机纳入企业异质性的出口模型中,发现P2P网贷危机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来降低企业的出口。研究发现,P2P网贷危机将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恶化了企业的出口贸易边际和量价结构。渠道检验表明,融资约束是P2P网贷危机抑制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意味着引导现有数字金融模式的合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是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推动企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P2P网贷市场的演化规律,对其发展至关重要。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市场内外因素,建立P2P网贷市场演化模型并对P2P市场在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间的演化情况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未来的P2P网贷余额数量将逐步攀升,但受到竞争压力与监管力度变化的影响,其平台数量会不断减少,出现强者愈强的局面;网贷市场对政府监管力度的敏感程度较高,受政策的影响程度较大;提高P2P网贷市场的征信能力是增强其活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业态之一,网贷行业不仅获得政府的政策认可与支持,于实践中也超常规发展。但网贷企业的高比例跑路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贷行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怀疑。而导致行业陷入发展困境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现行的网贷平台盈利模式不支持财务连续性,进而诱发平台企业频繁跑路。在其盈利模式中,主要存在平台多而小、未形成规模效应、政策扶持力度欠缺、收费标准低、管理粗放等问题。因此,应对网贷平台企业实行定向财政补贴、降低税率、提高准入门槛、推进联合重组、提升风控水平等策略,从而优化P2P平台盈利模式,确保网贷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P2P个人网络借贷的三种典型运作模式,发现P2P网贷在我国出现了变异,已经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个人对个人的信用模式。借鉴余额宝和阿里小贷的成功经验,提出一种将网贷与网购平台相结合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交易成本低、收益率高、服务人数广泛、业务模式清晰、法律风险小等多种优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P2P 网络借贷是 P2P 网络技术应用于金融业的产物,其本质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然而,鉴于金融创新的特点,传统金融规则与其格格不入,造成一系列法律与监管问题。因此,既需要运用现有法律制度处理其出现争议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也需要运用新思维透视现有金融法律制度的弊端。针对 P2P 网络借贷业务的跨界性,多元监管主体、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原则监管和规则监管相结合是塑造我国监管体制的可行之道。针对现有法律制度的操作失灵,通过制定监管规则和自律规范,明确网贷平台类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规定其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以及避免刑事法律风险的规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交量及数量减少的现象,运用网络爬虫技术等方法,获取了上市系、国资系、风投系、创业系4个类别共40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实际数据;建立了基于品牌信用、交易信用、人气信用、服务信用4个维度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估模型;运用csQCA方法对其平台信用影响因素进行构型分析。研究表明:交易信用中的信息透明度是影响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的主要要素,其次是品牌信用中的合规程度;高品牌信用是上市系和创业系P2P网络借贷平台高信用值产生的必要条件;高交易信用是国资系P2P网络借贷平台高信用值产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应重点关注品牌信用和交易信用的变化,为借款人和出借人营造良好的交易氛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中国P2P小额信贷行业的发育状况和制度需求,未来P2P小额信贷行业立法应以鼓励、扶持、保护、促进为基本目的,逐步放松管制。针对其主要经营主体P2P小额信贷企业,应在对其法律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最低注册资本、主要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网络经营许可等方面加强准入规制;其广告宣传应当真实适度,要有必要的用户信用评级,合同签订和履行时应充分考虑到借贷双方的利益;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严控贷款用途和借贷利率,资金要有第三方托管;应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得侵犯或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3.
P2 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但由于存在法律空白、监管缺失等问题,其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成长受阻。随着监管细则的即将出台, P2 P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预测P2 P网贷平台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P2 P网络借贷平台的成长模型,并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预测出P2 P平台的数量先是保持持续增长,之后会出现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评价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协整检验和量化回归分析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根据钢铁行业供应链的货币政策效力构建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统计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进行钢铁行业供应链的金融信用风险等价分析,结合社会融资结构模型构建循环经济下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检验统计量,采用多元资产结构重组方法进行金融信用风险量化评估,采用回归标准差分析方法实现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和量化分析,对评价体系的稳健性和置信度水平采用协整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5.
网络营销中的信用缺失与信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网络营销中信用缺失的概念、表现及危害;认为网络营销中的信用缺失是由于历史原因、体制滞后、处罚不力以及道德缺失等造成的;设计了网络信用建设的四种主要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承诺式以及委托授权式;提出了网络信用建设的四种基本方法,即示范激励、市场主导、加强立法以及德法并举;最后,从身份审核、数据保全、合同监管以及公证计划等四方面对网络信用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理论阐述,然后研究乌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营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认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应从政府行为、法制建设、经济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个体网络借贷发展迅速,但监管缺失导致了该行业的畸形发展,刑事风险攀升。《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个体网络借贷做出规定,意义重大。个体网络借贷中债权转让和平台担保两种模式游走于罪与非罪的模糊地带,在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出台前,对这两种平台经营模式,刑法应该保持谦抑,谨慎介入。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网络借贷市场2013年4月-2017年10月每日的综合利率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互影响;P2P网络借贷利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不存在因果关系;P2P网络借贷利率与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存在相互影响。P2P网络借贷综合利率对于整体金融市场响应趋于零响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正响应;上海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是负响应;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是趋于零响应。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提出P2P网络借贷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