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点问题,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只有对"一带一路"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梳理与全面总结,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持续的理论指导。为此,本文在梳理"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一带一路"研究中存在前瞻性不够、理论性不够、系统性不够、全面性不够、持续性不够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趋势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未来研究的主线,以创新"五通"(1)作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作为未来研究的依托,以增强科学性作为未来研究的导向。  相似文献   

2.
从"五通"到"六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倡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深走实,同时随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沿线国家合作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命运相连的现实更加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警示我们,应对潜在风...  相似文献   

3.
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为背景,研究中国对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现状以及投资策略.在分析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营商和物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五国的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投资布局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化,给中国物流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大环境下物流建设的相关研究,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物流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我国物流业建设的障碍及对策,综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建设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中央企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梳理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进一步推进此战略构想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中国数据以及美国所设立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GIT)数据,精准地梳理了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指出中央企业既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也是建设中的"主力军"。通过走访有代表性的8家央企获得的一手案例资料,总结出"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不同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刻改变了成都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针对成都文化产业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成都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实践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成都作为丝绸文化之源的优势,打造高端国际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中巴经济走廊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确义利观是看待和处理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重要理念,其核心要义就是重在求义、义利合一.民心相通是最坚实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也是落实正确义利观的重要途径.正确义利观融入民心相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突破国际交往与合作中的价值认同藩篱,消解虚伪傲慢的"价值观外交"及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而且在于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发力,促进民心相通建设效能的不断提升,更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媒体、智库、学界的考察发现,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方向转变;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美国应该对"一带一路"持包容的态度,建设性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同时又对中国可能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抱有高度警惕;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与美国的对话与交流,建立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拓宽两国的合作渠道,推动两国合作模式的创新,打造中美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与改革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两个重要内容.两大战略一个立足于构建对外开放格局,一个立足于国内区域发展新布局,两者以何种机制结合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整合分析两大战略之间关系可知,两大战略的互相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水平对"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推进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及部分国家城镇化发展状况可知,中欧城镇化合作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合作重要机制;从城镇化动力来源的两个主体--政府与市场这两个视角可以探讨两大战略的结合路径.通过现有文献资料的综述研究可知,从国际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本质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完善也是城镇化问题的重要部分;从国内研究来看,中小城市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作为研究的重点;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省、市城镇化合作;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城市的产业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工业发展转型的方向。本文根据社会发展规律、产业演进规律、市场消费规律探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近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总体导向和应抓住的行业标准、研发、生产、消费、补贴"五大环节",提出了我国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国家、社会、企业"三个层面"的具体举措,以期将新能源汽车打造为"十三五"扶贫攻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第三张国家级名片及全球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使用CiteSpace挖掘Web of Science哲社核心数据库近五年的"一带一路"主题文献,兼用科学计量和文本细读,混合考察国际学界"一带一路"研究369个语篇的概况、热点和前沿。定量结果表明:"一带一路"研究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经济发展"等6个热词和"中国农业""经济带政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7个前沿领域。混合分析表明:1)在全球共同参与的背景下,中国学者把握住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学术话语主导权;(2)大量务实研究围绕"可持续"与"发展"展开,为"一带一路"提供积极的技术支持;(3)正面、肯定的结论占据全球学术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并非以安全为导向,但面临被"安全化"的突出难题,客观上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挑战。发展通常是解决不安全根源的一种手段,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诱发和深化各类安全问题的因素。"一带一路"建设存在较为显著的"安全赤字",安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不可预测性强,应对难度大。为推动"一带一路"顺利落地,不仅需要探索深化对外经济合作的创新性思路和做法,也需筹谋如何有效应对安全保障问题。"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保障,其核心挑战在于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处理好"发展—安全相互联结"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部近期提出和倡导的人才培养指南,依据核心素养培养人才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具备战略性和长期性特点。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含义,聚焦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为:中国心、国际观、竞争力三要素。并基于此,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力图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线采集"一带一路"国际性企业对重庆市经济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按照学历要求、岗位描述、主要职责等核心要素对能力模块进行分类并构建出能力词典,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构建了各岗位核心能力表.分析结果表明,相关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在质和量上的需求均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针对重庆市高校在国际化经济管理类人才供给和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了相应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德语学科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跨文化研究,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多层次的德语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德语学科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跨文化研究,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多层次的德语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线采集"一带一路"国际性企业对重庆市经济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按照学历要求、岗位描述、主要职责等核心要素对能力模块进行分类并构建出能力词典,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构建了各岗位核心能力表.分析结果表明,相关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在质和量上的需求均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针对重庆市高校在国际化经济管理类人才供给和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了相应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5月中国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来,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为巴基斯坦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一带一路"对接的两个重要项目,其建设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在南亚的对接。对接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宗教的政治化。"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接,把克什米尔问题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三个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克什米尔问题不会因为"一带一路"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解决。"一带一路"可以和有意愿的南亚国家及其邻国先行对接,最终实现与南亚的整体对接。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源于"一带一路",但在形式、价值和意义上又不同于"一带一路",它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功能."一带一路+"是实现"一带一路"的主动发展思路,它的内涵从民生、经济、价值上由发展向利益再向文化递升,具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多元共生、以人为本的特征,在方式上有解构和建构两大突出功能."一带一路+"的策略运用要坚持重点支持、蹲点开发、定点连片的"黄金三点"方式,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业模式、营销模式、发展模式五大特色模式,在促进"一带一路"顺利实行的同时,把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更是中国话语权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其过程表现在:前提条件上,"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经济上对中国依赖度较高,为中国在规则上的话语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区域分工上,顺应产业沿"一带一路"向低发展梯度转移的趋势,中国在产业链上具有制高点主导优势;治理结构上,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由多边体系朝双边化区域化发展,"一带一路"为中国构建了新的"朋友圈";历史机遇上,中国倡导的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与欧美兴起的保守主义相互对比,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声音"越发洪亮和有吸引力;机制设计上,"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灵活高效的规则体系更适合各地区发展实际,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