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1~2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由于城市群可以扩大聚集经济的优势,城市群有利于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群有利于不同模式城市之间优势互补,城市群可以扩大城市化中的辐射作用,因此,统筹规划、发展和建设城市群是城市化战略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作为区域增长极,它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并通过集聚效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而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近年来一体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入手,对比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分析环渤海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现状;探讨针对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环渤海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应如何协作,以流通产业为先导,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群的发展使经济利益的增加的同时,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引发了城市群利益冲突。通过解读十八大报告,解构城市群利益冲突,提出统筹城市群发展红利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发展始终是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依据聚集经济的观点,旅游资源聚集和市场聚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资源和市场聚集的特殊聚集方式.对比京津冀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聚集差异特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应该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市场聚集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京津冀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该基于本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聚集特点分为两个层级的市场,由于两个层级市场的消费主体不同而实现区域之间的利益分享目标.同时,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更加关注的市场消费主导对象是散客旅游者,而不是团队旅游者,这是世界旅游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此模式实现京津冀地区旅游联动发展应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准确认识数字经济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拓展数字经济影响的评估视角,也为发挥数字经济和区域一体化的融合倍增效应提供有益思路。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群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打破了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市场分割,助推城市群边界的有效扩大。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主要通过两个作用机制,一是推动创新主体跨城市跨区域进行合作创新,促进城市协同创新网络发育壮大;二是提升城市空间集中度,增强邻近空间范围内的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数字经济的网络性、跳跃性及外部性特征放大了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构建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和要素统筹配置机制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新的效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优化与整合,而且有利于获得身份治理的管理效益。经由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7.
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城市高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解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基本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空间效应与中国城市群发展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然成为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的路径探究就成为核心问题.而空间经济学中所阐述的空间效应可以成为解释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机制.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空间外部性与局部地理溢出,而城市群间则表现为全局地理溢出.  相似文献   

9.
目前,区域创新网络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效应、创新效应、竞争优势效应和整合效应为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种平台.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与战略实施促进我国落后地区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完善,从而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近20年来,逐步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区之一。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之一。考虑到长江三角洲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整合区域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要素合理化;建立城乡统筹规划的理念,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跨行政区合作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1.
2018年3月10日,由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安徽财经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第二期)”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与中部崛起”为主题,就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城市发展动能转变和中国城镇化道路转变,城市群结构、绩效评估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论坛对促进城市群理论研究,加速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点.本文从界定城市群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研究,并结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促进中原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13.
论创新型城市群的产业创新——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城市群产业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施之一.湖南省长株潭"3 5"城市群的产业创新应当立足于现有的优势,针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培育壮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区域创新的路径推进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循环经济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需要落实到企业层面,分税制改革以来,国家税收调控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主要表现在区域支持与产业优惠上。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域税收政策的“先行先试”权利,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禀赋,在关键税种上加以改进才能诱导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总体概况,阐述了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的2种模式,即市场主导型运行机制和政府主导型运行机制,及其3个子机制(激励机制、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出了政府角色定位、激励、惩罚和信息流通等构建武汉城市圈发展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的详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7-2012年陕西省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及城市面板数据,将产业集聚与FDI纳入同一经济计量模型,研究高新区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验证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的交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弹性为0.2307,显著正向促进高新区所在城市经济增长;交互作用下,除劳动投入在5%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外,资本投入、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FDI交互项均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高新区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相互促进共同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d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ethod,PSM-DID),将城市群看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城市群发展对建设用地价格扭曲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显著缓解了建设用地价格扭曲程度,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同时,这种缓解效应还具有时滞性及空间衰减性。(2)城市群对核心城市、东部城市建设用地价格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大。因此,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推动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缓解建设用地价格扭曲进而提振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功获批是湖南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机遇。"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中高等教育作用重大。作为身临其境的湖南高等教育更是应当发挥其人才、智力与科技的优势,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经济集聚现象越来越得到经济学界及区域研究学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对当前区域发展的非常关注的经济集聚现象进行探讨,并就经济集聚的概念进行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经济集聚研究的几个有价值的新研究方向,如考虑集聚效应的城市最优增长控制,中小企业在集群中的影响作用,集群的价值链分析及价值转移分析,试图为经济集聚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城市圈35个县域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经济体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武汉城市圈的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每类县域经济体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最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