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推行这一政策或制度,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的国情:保障了各民族真正实现地位平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面对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实现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从自治权、民族干部、上级国家机关帮助、监督惩戒机制和城市化进程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这项基本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起了决定性作用,并奠定了这项制度的基础.毛泽东同志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与国家学说,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为各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和范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从"民族自决"向"民族自治"转变;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努力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新中国在民族问题方面的任务和政策。不仅解决了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族问题,而且为中国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一般理论与方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本文以法制统一性为视角,着重解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法制统一性之间的关系,以期在厘清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完善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成功之路与最佳形式,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面临着"自治市"的建制、立法困境、民族自治权的落实等六个方面的新问题.要继续探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形式、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权威性、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等,进一步完善与创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 改革开放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本文论述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民族自治地方如何行使好自治权力的问题, 并提出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 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即: 自治地方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关系; 行使自治权的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 政治形式与目标的关系, 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本文从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充分行使好自治权 ;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 ,加快民族教育发展 ;建全社会主义法制 ,加强民族立法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 ;正确处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 ,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 5个方面对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和我国的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道路。区域自治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要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因此,研究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党运用马列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确立新的民族关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探索,大胆的革命实践。1938年,党的六届六次扩大的中央委员会上,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四十年代初,边区政府进行了小范围的尝试,到1947年5月1日,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离间和民族  相似文献   

11.
“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学和人类学上的一个概念,既可以从民族的概念范畴去定义,也可以从族群的概念范畴去定义。然而,由于我国民族问题与政治法律的一体性,基于现有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去解析散居少数民族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散居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族群和政策制度3个方面的特征,据此可以将散居少数民族定义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选择以散居方式生产生活、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族群,它既包括那些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族群,也包括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内但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族群。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基础,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动与趋势,对民族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已婚率、有配偶率有较大提高,但同汉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丧偶率在缓慢下降,离婚率却仍呈上升趋势,离婚比快速提高;另外,少数民族家庭户增长幅度远小于全户汉族户,并且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和谐,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满蒙联姻政策是清朝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联姻政策所形成的姻亲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乃至利用蒙古族的军事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满蒙汉各族在政治、经济、风俗文化各方面的互相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图案 ,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 ,一些少数民族吉祥图案 ,也被汉族吸收。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 ,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 ,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 ,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中国各民族已形成多元一体的关系。这关系使各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 ,使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而凝聚。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 ,是否符合民族定义 ?是否会否定汉、藏、彝、回等各民族作为民族的存在呢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做出回答 ,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做出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精神文明是由汉民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联姻”缔造的。文学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如何进行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兢兢业业地领导了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工作。他和毛泽东等人一起确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他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倡导各民族合作互助,共同繁荣,尽力扶助少数民族经济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他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注重培养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赞同和支持各民族团结友爱、交流融合,共同迈向现代化。总之,周恩来为新中国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民族问题的杰出思想以及他为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采取的各项措施,至今对搞好我国的民族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依据现代法治的演进历程,揭示了中西方法治发展的差异和法治的共同性,并从宪政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多民族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模式选择及制度安排,指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民族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尽快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从延缓母语消亡的角度来抢救濒危语言呢?我们根据新疆的实际总结出了四点,即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语言政策、跨境民族、族内通婚与封闭的自然环境和民族语文教育都可以延缓母语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