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观念位移是导致19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以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观念为基本参照,从社会语境变化和公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两个角度分析这种审美观念位移的内在原由。1990年代初期文学体现出审美世俗化、审美感官化和审美颓废化三个主要特征,这一文学观念的转变在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转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介入人类生活,人类几乎为大众传媒所控制。而属于象牙塔的文艺也不能例外,当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在整体上已经与传媒紧密相关。传媒直接地或间接地介入文艺的制作、传播、倡导、普及和推广。谁也无法不考虑文艺的传播接受,而做藏之名山的创作了。大众传媒改变了文艺的价值观,改变了文艺的创作方式、表现形式和接受方式。当代文学走向了与传统文学背离的路,经典文学转型为时尚文学,审美性的精神文学转型为娱乐性的消费文学。当下的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开始呈现出这样三个明显特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从深度模式到平面化;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从教化到娱乐化;文学作品的表现方式表现为好看与类型化。  相似文献   

3.
明中后期,随着阳明心学的广泛流播,其在文学领域的影响亦在扩大。文学审美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由理性认知转向感性体认,审美范畴的确立也具有了感性视角下的独特性,以"趣"、"乐"、"狂"为代表的审美范畴成为审美领域的中心话语系统,开启了清代的审美发展方向,使明清时代的审美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呈现出具有思想解放色彩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4.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审美经验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动、具体的感知与体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就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性的体现。在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交织的当今社会中,许多新的现象、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审美经验。文学的边缘化带来审美经验的世俗化、私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娱乐化;大众传媒多样化带来审美经验平面化、当下化。  相似文献   

5.
陈晓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50-51,115
以文学作品艺术形象为基点,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及其相互联系,认为:(1)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2)文学的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又是审美观念实现的必备条件;(3)文学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审美观念论     
审美观念是审美文化和美学学科中的重要理论范畴。本文从理论上深入论述了审美观念的涵义、本质、表现形态、功能作用以及它在审美系统和人类文化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说明了研究审美观念变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审美经验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审美经验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动、具体的感知与体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就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性的体现.在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交织的当今社会中,许多新的现象、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审美经验.文学的边缘化带来审美经验的世俗化、私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娱乐化;大众传媒多样化带来审美经验平面化、当下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人体美为线索,通过对近代人体审美观念流变的归纳分析,对人体审美观念、审美心理等进行了探讨,并从中进一步审视了人体审美与服装流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汉语文学的审美诉求问题,不是简单的审美趣味问题,而是文化和精神的选择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文学审美方式提出了挑战。现实式的“审美”已越来越趋向于普适化,进而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审美和消费已经走向了融合。文学在本质上显示着真正的个人自由,这种自由只有被意识到并被表达出来,才会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整体精神之中。文学以开掘人性和追求人自身的不断超越为己任,所以在普适性的大众文化日益蔓延的今天,文学恰好有了从“诗”上升到“思”的机会和条件,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文学自身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审美能力,是指从事语文教育活动的审美主体即师生(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按照审美意识即审美观念(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和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等),对审美客体即文本(文章、文学等)所蕴涵的审美因素即审美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和审美范畴(优柔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在审美时所必需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对现代文学俗体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众传媒的兴起在传播方式上颠覆了古典文学的传播模式,为文学生态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大众传媒催生了现代文学俗体化变革。从外部讲,大众传媒刺激着文学生态的变化,促成了作家创作群体的变化、文学作品的商品化、化雅从俗读者群的建立。从内部讲,为了能在大众传媒时代求得发展空间,文学内部也适时地与媒体联姻,语言俗化、文体俗化。文学外部生态的变化与文学内部的俗化革新,两股力量的聚合促使了文学俗体化趋势的形成。因而,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现代文学就进入了俗体化时代。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不仅完全打破了有史以来纸介质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垄断格局,而且以其迥异于纸介质印刷文学的创作方式、存在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及价值取向,呈现出自由言说的快乐审美、虚拟世界的临场审美和读写交互的动态审美等审美特征,进而向传统文学发起了挑战。由“第四媒体”引发的文学革命,则有可能从整体上改变文学格局,乃至打造出崭新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美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诗歌审美艺术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创作不是人的一般性认识活动 ,它首先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本文从审美创造这个角度出发 ,顺应转型变革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的更新 ,阐述了对现代诗歌艺术活动的本质性认识 ,从而归纳出现代诗歌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影视艺术的发展,使文学与新的大众传媒结合,使文学的阅读由高雅趋于平常,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审美意象的营造表现出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以及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情色彩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消费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改变了大众传媒审美价值取向,现代传播媒介商业化经营加重文化审美失衡,如何有效规避控制以及整合优势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大众传媒按照商业逻辑运作追逐经济效益,娱乐化狂潮满足受众消遣欲望需求,同时也沦为消解审美文化的工具,形象化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意义上的理性思考和探索,大众传媒审美走向正逐渐失去原有的精神维度,失去原有的文化伦理奉行的纯洁、本真。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转变之下,大众传媒自主性建构的核心点,应借助自身价值功能完成对人类文化崇高性、深刻性和多样性内涵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与审美文化新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必然影响和促成审美观念的变迁。方兴未艾的网络传播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审美感知世界的方式。网络传播对当代审美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催生了新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孕育了新的价值观和审美精神,刷新和激活了自由与共享、自主与平权、互助与奉献、开放与兼容等现代审美意识,极大地拓展了审美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文学审美是新时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继承发展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的确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学审美既符合人的精神需求,又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要求。在创作中,实现文学审美品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表现美,实现文学的审美品格,也可以在作品中表现丑,通过审丑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对审美的回归,以另样的方式体现文学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8.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东巴文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巴文字原本是东巴用于记录各种宗教仪式活动的辅助记忆符号.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图画性、象形性,并蕴含着纳西先民朴素的思维方式,因此,从先民的文化活动往往是宗教与艺术混融、崇拜与审美交织的维度来看,从东巴文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意蕴来看,它对纳西族先民审美知觉的强化和审美精神的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审美人类学的维度,从文字与思维的关系、思维与审美精神的关系、图画文字与审美知觉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探析东巴文字与纳西先民审美精神的关系,东巴文字蕴含着先民丰富的审美观念,它是纳西族先民审美精神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作为教化培育人感知方式的示范文本,经由学校教育渠道进行传播,受教育者从规定阅读中开始了对经典的了解,并建构自主阅读的选择能力与审美素质;但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功利主义目标的追求,导致学生读者阅读审美心理异化;大众传媒非文学经典阅读信息暗示引导了读者的注意,阅读需求动机呈下位偏移;建构文学经典阅读的理想化场境则必须改变文学教育异常化程序结构,培养读者合理的文学"认知动机",要借助传媒力量,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并将学校文学教育延伸到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文化的变革发展,既有利于文学从少数人享用的高雅的精神佳肴,变为大众享受的精神食粮;而当文学由市场催生、被大众传媒呼唤、进入商品化生产和消费时,又容易成为刺激人的感官欲望的“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和伪造的感觉”,导致文学的意义与价值的消解,甚至连其娱乐身心的价值底线也难以为继。为避免文学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异化,必须坚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进一步明确文学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它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娱乐需要,更是为了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文化内涵,使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