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贿”行为如何定性处理,在中外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均颇具争议。究其原因,还在于对委托人将行贿款物交付受托人这一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行贿人基于不法原因而给付受托人的财物,受托人只是暂时持有,该财物所有权并未发生终局性的转移。受托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截贿”行为,可能构成财产性犯罪。“截贿”行为的性质呈现多样性,根据财物的性质以及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不同时间节点,行为人既可能构成诈骗罪、侵占罪,也可能构成行贿罪或受贿罪的共犯,实务中需在贯彻正确的审判理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类型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比兴》“拟容取心”说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位论者对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拟容取心”的解释未达原义。“心”不应释为客体之心(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而应是对物的描写切合了外物给人(主体)的情感上的意义上的心理体认。  相似文献   

3.
训诂二则     
《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饱”及《庄子·秋水》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二句,近年一些学者对之提出了与传统训释不同的看法,未能形成定论。本文仅就以上二例的训释,简要谈谈一些认识,指出关于“终身”及其“大方之家”的传统训释仍旧有其可靠性,无须标新为说。  相似文献   

4.
《诗经·周南·苤苢》是一首小诗,也是名篇,许多选本都选了它。但对它的解释至今仍有纷歧,试作新解,共资探讨。 苤苢是什么,现在认识比较一致,各家都以为是中药中的车前草。但古代颇有不同说法,这些不同说法对近人仍有影响。①在古代典籍中,《诗·毛传》与《尔雅·释草》相同。《毛传》说:“苤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孔颖达《正义》说,《毛传》根据《释  相似文献   

5.
<正> 历代诸家释“训诂”,有涉及方言的,也有不涉及的。郭璞在《尔雅·释诂》的注中明确地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涉及训诂和方言的关系。而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睢》的疏中,只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入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但是此说虽然在字面没有提到方言二字,而在“古今异言”这四个字里,不能说不可以包容方言,只不过是提法笼统,没有强调方言罢了。所谓“古今异言”,可以这样理解:古与古有“异言”,今与今有“异言”,古与今有“异言”。在同代的“异言”里,主要是指方言同通语的差别。这种差别,  相似文献   

6.
杂考三则     
杂考三则袁家麟一、桑林·经首《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云:“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今人多据旧说解释为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为唐尧时的乐曲名,因而多数标点本都给这两个词标上书名号。郭沫若曾据《尔雅》“林,君也”的训释,猜度桑林就是桑...  相似文献   

7.
一、殷遗民“哀以思”的亡国之音——《诗·邶风·绿衣》试释汉人说《诗》,力图以儒学为皈依,牵强附会,多不可信。今天有些旧说已被抛弃。有的尚待斟酌。这里试释《邶风·绿衣》一篇。  相似文献   

8.
重视名实关系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札记·祭法》载:“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周礼·天官·兽人》中也有“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的说法。“正名百物”也好,“辨其名物”也好,目的都是为了确定名与实的关系。名,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相当于语词,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又相当于概念,它既是构成自然语言的基石,又是人们进行思维的要素,因而,中国古代逻辑以研究名为起点也就十分自然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刑事立法史上,把经济制裁作为一种对犯罪行为的惩戒手段,不自秦始,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社会。《周礼·秋官·职金》中所说的“金罚、货罚”,就是属于剥夺被告人财产性质的制裁方式。《尚书·吕刑》中所谓“墨辟疑赦,其罚百锾……”的“罚锾”,尽管论罚的对象专指当刑“疑赦”者,但它显然是判令被告人缴纳一定数量的财物,以示惩儆。一九七五年二月陕西歧山县董家村出土的“(亻朕)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奴隶制社会施用罚金的实例。据这件属于西周时代的铜器铭文所记,被告人“牧牛”因违约诬告,被判处“鞭五百”并“罚三百锾”。  相似文献   

10.
同义连用,简言之,就是几个同义成份的连用。它是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词汇现象。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构成特点、功用等,作一点整理和探索。所取材料,一般以上古为限。 一 从词性上看,同义连用基本上囊括了各类词语。下面分类列举之。 1、名词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卫风·氓) 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其閈闳,厚其垣墙。(左传·襄公卅一年)  相似文献   

11.
《释名》声训与汉代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也叫音训,是用声音相向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詀方法。声训中,释字与被释字之间,有的完全同音,如《释名·释天》:“踢,揚也”。有的只是双声关系,如《释名·释丧制》:“绋,發也”,二字古音声母相同,都属帮母;但韵部不同,“绋”物部字,“發”月部字。有的只是迭韵关系,如《释名·释乐器》:“锺,空也”,二字韵部相同,都属东部;但声母不同,“锺”章母字,“空”溪母字。  相似文献   

12.
<正> “计然之策”是春秋后期晋国产生的杰出的思想家辛文子的经济思想。然而,千百年来对此众说纷纭。笔者就“计然之策”发表刍见,求教于方家。一、“计然之策”的内容《史记·货殖列传》载: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也。  相似文献   

13.
一、“六书”的分职与伪素辨“六书”是我国传统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六书”之说提出较早,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成文于班固《汉书·艺文志》,详释于许慎《说文解字·序》,至今两千多年,可谓流长源远,历史悠久。“六书”之说,见文虽早,然内容为何,未见名列。《汉书·艺文志》虽列“六书”各名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但未明其各自意义。所以,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才对其分别详细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序》的卷上中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  相似文献   

14.
唐代土贡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土贡溯源土贡,即“任土作贡”,指臣属或藩属向君主进献土特产、珍宝和财物。其起源当追溯到夏代。《尚书·禹贡》载:“济河惟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炱、铅、松、怪石。”孔安国《书·禹贡》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至周也有土贡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篇记大宰职掌:“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  相似文献   

15.
《诗·氓》中“复关”一语,旧注或训关隘之关,或训地名,皆以处所为释。又有以为氓之“托号”,亦即借代者。而据旧籍及本诗上下文意,终难成为的诂。是以高亨先生释之为“返回的车”。案前引诸说俱非,今据《周礼·秋官·条粮氏》“誓大夫曰敢不关,鞭五百”并注及《史记》、《汉书》注,此“关”乃“关说”、“头白”、“关由”、“关通”之关,其义略同于“通告”,亦并与今语之“回答”、“回话”、“答复”、“诸义相近①。是本诗之”复关”亦当以此为释。覆按旧籍,此类例证尚多,今特援举以证成其说。  相似文献   

16.
“舟、船”似是一物异名,都是船的总称.《诗·邶风·谷风》:“方之舟之.”毛传:“舟,船也.”《尔雅·释水》中的“舟”字,郭璞每释以“船”.如“大夫方舟”郭璞注:“并两船.”《吕氏春秋·必已》:“孟贲瞋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于河.”(“扬播”,动摇.)“舟、船”同义互用.  相似文献   

17.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18.
清·阮元在《经传释词·序》中说:“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颜氏家训》虽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赖《尔雅》、《说文》二书,解说古圣贤经传之词气,最为迫古。然《说文》惟解特造字,而不及假借字;《尔雅》所释未全,读者多误。”阮氏认为清·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填补了解说古圣贤经传虚词难释”的空白,这是中肯的。虚词难释者,主要原因之一是难于准确地训释其通假(亦谓假借)义。王引之《经传释词》虽敲开  相似文献   

19.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于桀”。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桀,《鲁诗》作。是用竹木所编,给鸡息的圈子,不用可以摺起,俗称鸡摺子。”此释不妥。桀,不是用竹木编的“鸡摺子”,而是供鸡息的用木头搭的鸡架。《尔雅·释宫》:“鸡于弋为,凿垣而为埘。”《毛传》:“鸡于为桀。”可见桀即鸡所之弋。弋、为古今字,其义为木桩。《玉篇·弋部》:“弋,橛也,所以挂物也。今作。”《尚书大传》卷二:“者有数。”郑玄注:“者,系牲者也。”《说文·木部》:“枳,也。”段玉裁注:“弋、,古今字。……谓之,可以系牛”。《南史·程文季…  相似文献   

20.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未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态及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