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人的乞讨     
李秉鉴 《社区》2008,(35):42-43
旧时文人贫穷者不在少数,其中免不了有间或沦为乞讨者。而赋诗作文是文人之长,自然要扬其长以利于乞讨,其方式迥异于别类之乞丐。  相似文献   

2.
流浪乞讨者的救助与管理日渐受到关注,但现有的救助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在于单一的物质救助不能解决流浪乞讨者的根本困难。基于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对流浪乞讨群体所处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其"流浪乞讨"的不仅有个人因素,还有家庭、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因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就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还需要对家庭功能、社区文化、社会政策方面进行介入,从而为流浪乞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从是否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标准可以把乞丐人群区分为原生乞丐和职业乞丐.从整体上看,我国当前的乞丐人群基本上都属于职业乞丐.职业乞丐又可以划分为个体型和代理型职业乞丐.代理型职业乞丐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它是当前职业乞丐发展的新趋势,容易诱发社会问题.个体型职业乞丐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其解决应该寻求乞讨权和社会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周士君 《社区》2004,(5):4-4
北京地铁等轨道交通的车站内或列车上“取缔乞讨”尚在争论中,江苏省公安厅日前又出台了《关于妥善处理大中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意见》。《意见》对流浪乞讨行为在区域、时间范围方面予以一定限制,强调坚决依法查处强讨恶要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笔者赞同给“乞讨权”适度限制,给乞讨自由适当约束,这样的规定很有必要。不错,乞丐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生存质量,善待他们的各种权利。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泛滥的自由,既会损害公民个人权利,也会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恩赐     
她,是个中年农妇。 一天,一个男青年乞丐来到她家门口,向她乞讨。这个乞讨者很特别,也很可怜。因为,他只有一只手,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筒晃荡晃荡着,让人见了直想掉眼泪。  相似文献   

6.
职业乞丐现象是超越历史和国界的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社会问题。从是否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标准可以把乞丐人群区分为原生乞丐和职业乞丐。在我国转型社会的背景下,职业乞丐问题日益严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乞丐人群基本上都可以划为职业乞丐。从当前职业乞丐的特征上来看,职业乞丐又可以划分为个体型职业乞丐和代理型职业乞丐。代理型职业乞丐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它是当前职业乞丐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诱发其他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其解决途径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模式;个体型职业乞丐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其解决应该寻求乞讨权和社会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楚淮君 《中国农村》2007,(11):25-27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一个“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的现象的发生,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裹胁未成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各国也制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规、并依法严惩。他国的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快速崛起的城市未来的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赵清竹 《社区》2008,(10):28-31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襄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各国也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规,并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9.
吴部 《社区》2004,(12)
近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推出禁止乞丐沿街乞讨的法令,立时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正方:行乞影响社会形象,该禁!对于禁乞运动,的确有很多支持者,如苏州市政法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就说,“市民非常欢迎,效果也很明显”。禁乞令为何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乞丐已经职业化。有一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把乞讨当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在某些地方,乞丐成群结帮地当街乞讨,还出现了动辄就以拦路、纠缠为手段的强讨现象,更是影响了社会形象,妨害了其他公民的人身安全,这种行乞现象该禁。反方:“禁乞”治标没治本现在有的地方限制乞讨,关键是乞…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晚期英国一直为乞讨问题所困扰,此时乞讨问题的出现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结果。虽然中世纪基督教会主张对所有的贫困者予以救济,但中世纪晚期英国仍出现对乞丐限制的普遍呼声和行动。政府、教会和社会精英都提出了一些限制乞讨的措施,主张对乞丐救济区别对待。中世纪晚期英国对乞讨的限制有助于鼓励人们积极的生活,这孕育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是社会治安防控的积极手段。流浪乞讨群体职业乞讨严重,且时常以非法操控乞讨、明讨暗偷、欺诈强讨等恶性手段组织乞讨活动,具有隐藏性高、侵害性大、组织性强、区域性明显、流动性频繁的特点,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建设统一救助管理网络,培育社会救助力量,加强救助机构人才资源建设,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性、系统性,形成广泛的参与机制,提升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乞讨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近代早期,英国对乞讨进行了区别对待,分别给以惩罚和救济。此时,英国乞讨限制呈现出三管齐下的基本特征:精英献策、政府立法和城镇执行。英国对乞讨限制的这一特征使它有力地遏制住乞讨这一社会痼疾,从而保证了英国顺利地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乞讨作为世界性的历史现象,是各国均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此,各国也都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制,但乞讨的违法犯罪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中国,乞讨有其存在的经济根源,并且本质上属于法律放任的自由,因此在合理限度内法律予以容忍.但是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乞讨犯罪,必然要进入刑法规制的视野,<刑法修正案六>关于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规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应注意厘清本罪名的构成特征及与之相关的组织儿童卖花行为的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倒台而减轻,相反更加严重。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的一个乞丐大本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广,影响之大,令人深思。1927-1937年《申报》上报道乞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对于乞丐的生存状况、社会救助、犯罪行为等方面的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乞丐报道受时局的影响非常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同时反映了社会一些观念的变化等特点。这些报道也折射出了民国时期社会的一些状况。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流浪人口问题及化解办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株洲市流浪人口结构复杂,其中以老年人为主体。其形成的具体原因多样,包括经济、教育、资源和利益分配格局、人口问题、身心健康等一系列因素。要妥善化解株洲市流浪人口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发展经济,提升教育质量。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完善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引导社会民间力量参与流浪人口的救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救助管理机构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暂时性的仅限于基本生存物质的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无法从根源上制止流浪乞讨发生。有鉴于此,建立以救助管理机构为主导,其他机构相联合,具有一致性和可获得性的社会公共服务输送系统,形成新的社会救助模式,对于从源头上减少流浪,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重庆市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数据的调查研究,分析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行政救助政策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运。指出行政救助政策自身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政策执行难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削弱了行政救助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最后提出应当改善行政救助政策,加强与高校合作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以期对我国公民基本生活权益的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为了整合长期照护资源与医疗照护资源,出台了长期照护制度,但是由于筹资体系的分割、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定义的复杂性、医疗照护和社会照护中所强调的不同的原则以及价值观、医疗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隔阂等原因,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资源之间很难被整合。因此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对资源进行整合,包括长期照护供给者之间的整合、加强医疗人员与社会照护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采用一站式服务、实行跨学科的评估方式、整合住房与照护资源。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在实施长期照护制度过程中整合资源的措施对我国无疑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