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产业—政府合作关系的三重螺旋模型重新界定了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使命,加速了现代大学学术变革的进程,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创业型大学又以其积极进取的创业品格促进了三重螺旋的发展,成为三重螺旋关系建构的突破口和推进器。建立创业型大学,需要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实现大学的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2.
知识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知识集群的构成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系统的整体创新.卡拉雅尼斯等人在吉本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三"理论,指出其背后的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是源于"政府-大学-产业-社会公众"的"四螺旋"结构.文章以"四螺旋"理论为基础,选取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与筑波大学、韩国的大德创新特区与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这四个同为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创新主体的实践经验与独特方案,总结提取出其中的关键创新要素,为我国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清代《大学》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大学>研究,有三个新的趋向:一是重考据学的方法;二是<大学>研究经学化;三是<大学>研究经世化.当然,清代仍然存在大量"述朱"、"述王"的<大学>研究之作.从学术史角度而言,清人<大学>说,仍是承宋、明儒而来,完成了<大学>研究的"否定之否定",也能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对清人<大学>研究的梳理,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清代理学发展更复杂的一些层面,也能深切感受到清人朴学研究方式与义理阐发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提出的“三螺旋场”和“三螺旋循环”概念进一步推进了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三螺旋场概念旨在解释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股螺旋之间存在的相对独立和彼此作用的本质,说明三螺旋的生成原理、静态表现和动态演化特征。三螺旋的生成原理在于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本质和多主体特征,静态表现为“内核外场模型”,而动态演化过程则在于纵向进化和横向循环。发生在三股螺旋之间的三螺旋循环揭示了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以人员、信息和产品流动为特征的相互作用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研究出发,从三螺旋理论的纬度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澳大利亚部分创业型大学构建的理论基础、行动机理和发展趋向,并归纳其发展中的经验和启示,以推进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园"中的一个独立的形态,是由中国人正式确立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学科技园在中国设立的三个原因、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了大学科技园"三重两级孵化体系"的定位,并重点结合清华科技园的探索与实践,论述了大学科技园的"辐射战略"、"支撑平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内含和一些操作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边界的形成与功能: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组织社会学理论,大学边界是大学的三个核心指标--行动者、活动和关系在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校院文化机制作用下,由"三大主体"设置的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线.大学边界具有维持功能、筛选功能、符号功能和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8.
如同19世纪初洪堡思想缔造了研究型大学一样,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三螺旋理论等揭示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创业型大学是以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为目标、以桥梁组织和激励政策为机制、以资金多元化和大学自治为绩效的学术组织。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展与官商界的关系、开发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学术心脏、形成创业文化是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纷繁复杂.单从刑法的角度而言是打击重点出现偏差.在三重螺旋关系下,现行刑法仅打击食品犯罪的产业端中的地位较低的小型食品产业参与者,而选择性地忽视大型食品企业以及三重螺旋中的另外两端——大学和政府,导致食品犯罪的刑法制裁呈现出形式化和表面化,使得刑法既没有实现对食品安全犯罪平等制裁也无法减少这类犯罪现象.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和补充,以削弱三重螺旋关系中的不法联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发展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制度、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若干制度性缺陷,因此制度创新势在必行。在引入制度创新理论、三螺旋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前提之下,大学科技园制度创新应在建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构建利益联动的GUI机制、探索激励性的产权制度、培育开放竞争的创新文化等关键路径上进行。  相似文献   

11.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即: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攻克难点问题;四主体联动,强化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知识科学已经产生了研究成果,如知识转化理论、知识系统化方法和知识创造力开发方法.预计近期研究者将在重大自然科学领域,在现有知识科学的协助下,获得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Ba"或者一种情境,它可以支持科学知识创新的发展和实践.文章在i系统和三重螺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研究能力和研究环境的一览表,旨在设计和评价学术团体技术创新的"Ba".文章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象是知识和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及其环境.文章运用模糊对应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向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数据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区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区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对其增长驱动因素的解构和实证研究。从三重螺旋理论模型入手,引入“知识过滤器”的概念,将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知识创新、转化、产学合作,并考虑到集聚和溢出等外部性因素。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高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高新区在步入成熟发展阶段的21世纪以来,其增长的动因朝着更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伙伴关系的网络创新模式研究正处热潮。然而,随着对转基因食品等战略技术运用及其所带来的全球化冲击,在国内学术界对于把公众意见考虑进去从而作为可能的第四螺旋的制度问题却很少引起关注。基于中国经济纵深发展蓬勃需求的进一步可能性相匹配考虑,从专利权事宜、替代物均衡、标签的识记、风险的规避、知识的普及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系统性探讨和建设性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三螺旋模式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产业与政府三者之间关系构成了一个三螺旋模型,可将此关系网络的新体制模型推广为三种选择环境如何相互作用的新进化模型。两种相互作用的选择机制能形成一个轨道,而三个选择环境则有望生成一种管理制度。通过新进化模型既可理解大学、产业与政府三者间关系的机构整合,又可理解财富创造、知识生产和立法等功能的不同。对于国家、部门和区域创新系统的说明便可以确切地阐述为一个实证问题:协同是否由关系网络的不同功能而产生?由此,该三螺旋模型使我们能在全球层次上,根据局部稳定(和潜在锁定)轨道之间的权衡,对比技术经济制度,研究某种经济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重螺旋”是当代产业、大学、政府关系的一种创新模式。然而在国内,对此相关问题却很少有系统地研究。虽有人曾有所涉及,但研究均未涉及中国大学产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问题及其症结,从而也就无法适应或能动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诉求,在理论深度或现实关注层面上存在明显的落差。因此,剖析我国“产学研”的理论疏漏和实践缺陷,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愿景中,给出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堪与之相对适应或更加匹配的“产学官”的使命与应对,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主导作用、迎合创业型大学兴隆的中国产学官三重螺旋创新模式,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传播学中的许多传统理论受到质疑,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上,根据传统的实证研究得出的"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定,通过辨析,从"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能够论证"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由此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和城市就业概率标准、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六种方法。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外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多元复合转移等模式,评述这些不同观点,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我国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