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 ,就是指政府在调节和控制我国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特定关系。主要包括经济调控主体、经济调控行为和经济调控关系三个方面。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深入 ,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主要表现为经济调控主体———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经济调控行为的转变 ;政府经济调控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目前政府经济调控的特殊性于凤丽政府对经济实行调节和干预被看作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当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意识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只有内源性现代化意识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邓小平将中国的外源性现代化意识转变为内源性现代化意识,其主要表现为: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度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嬗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效应,后来随着情况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弊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逐步走上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道路.当下,在新一轮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框架内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长处;四是进一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市场化进程测度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市场化取得了多大程度的转变,转变的难点在那里,怎样解决?这些都是各级政府和经济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应用国内外较为通行的测度方法,对福建省农村市场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以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新挑战:两个转变与企业市场营销新趋势党的十五大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至此,我国经济已发生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中,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根本,是前提;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内容,是目的。但无论哪个转变,都离不开市场营销。首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要使企业由接受政府信号转变为接受市场信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面向市场,这样,环境变迁使企业的理念、结构、功能发生变革,促使企业围绕…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政府的职能相应地也要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方向转变,这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政企真正分开的关键。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管理手段上要实现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政府应成为市场的组织者和调节者,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以实现间接调控企业的目的。政府机构的改革应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的可靠保证在于改革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同时要建立健全政府行为法规,使政府经济行为法律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随着国家、地方、外资等多家办电格局的形成,以及建立现代电力企业制度,劳动关系的调整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劳动关系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一体格局,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分化与协调的方向发展,劳动关系内部两个利益主体身份逐渐明晰,劳动关系内兑换力量对比也正在由旧的均衡态势向充满利益差别的不平衡状态转化,劳动关系的调控方式由过去的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面对这种形势,如何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系着改革成败,本文试就此谈谈看法。一、当前…  相似文献   

9.
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兼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是一种契约信用.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的展开,我国的信用关系正在经历着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伦信用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信用转变的过程.由此必须以契约为轴心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关系,才能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的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指导与行政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整体性变迁.与此相应,政府行政模式也经历着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具有柔性和灵活性特点的行政指导方式,标志着新的行政模式在新的体制下的产生,也意味着传统的行政模式应当适时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2.
经济合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合同的本质是国家或政府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中,将其意志直接体现到当事人的契约关系中去,是现代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参与和干预的结果。经济合同是经济管理主体之间,经济管理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目标而明确其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经济合同分为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管理活动的合同和国家不直接参与但体现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合同,其中前者又分为政府计划性经济合同和非政府计划性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混乱现象,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认为现行干部人事档案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职能是强化政府对人的管理,其本质是人才资源的政府所有制,这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事档案社会所有制不相适应,指出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透明度是干部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产税目前应着重发挥其调控经济和控制房价的功能,即通过税收立法手段改变投资者及投机者的经济预期,以稳定房价并使房屋还原居住属性的真实面目。通过执行超额累进税率并充分扩大税基,来保护正常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并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同时,根据政策需要逐步由超额累进税率转变为较低的比例税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行政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自身也会产生失灵。但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行政低效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制度不够完善,如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组织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等。主要表现为政府决策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无法评价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何者的作用更大等。因此,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成本-受益分析和加强监督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制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借鉴WTO的法律框架体系和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规则,改革我国现行的广告管理体制,使其既符合WTO的规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切合国情和广告业发展实际,这是当前中国广告业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职能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变是大势所趋且已成定局。但如何转变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职能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应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政府"越位"、居民委员会角色"错位"、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社区管理工作队伍薄弱、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管理观念滞后、"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原则贯彻不力以及政府在许多方面的"缺位".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城市管理方式实现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晓 《新华航空》2011,(2):80-81
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做晚会,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卖晚会,央视春晚的生产和销售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这种首尾的割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海陵王贞元二年金朝建立交钞制度起,交钞以其繁复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金代的社会经济,甚至影响到了金代国运兴衰。交钞的问世主要不是缘于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而是缺少铜矿等客观因素制约的结果。在金朝行用交钞的八十年间,政府一方面以国家力量强制推行交钞,另一方面为应对纸币危机而屡变钞法。金代交钞制度的演进是典型的强制性变迁,国家是导致这种变迁的主要力量。政府无视货币规律,最终导致了金代交钞制度的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