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陶艺吧     
项目介绍在各类家居摆设中,可以说陶艺品是最常见的,这与陶艺的古老历史有关。目前陶艺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传统到现代,从古典到时尚,从韩国、日本陶艺品到国内各陶瓷产地的陶艺品,从大公司推出的规模产品到民间个人的个性陶艺作品,各路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争  相似文献   

2.
芬芳的泥土不仅滋润万物,而且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人们可通过自己的双手塑造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艺品。陶艺,作为一种泥土的艺术,体现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精髓,是对泥性感觉的艺术升华。任何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是材料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它以其良好的形态塑造性能,丰富的质地、肌理表现性能及经高温烧制后产生化学变化的特征等,构成了这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伴随人们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部分陶艺家的参与,陶艺的内涵和文化意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人们之所以记住戴安娜,是因为大家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她一样,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十年,可以淡忘很多人、很多事;十年,也可以让人们更理智地看待当时的情感。但是,这十年,她却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每年的8月31日,她都是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或封面;每年的8月31日,都会有人说她是如何地红颜殒命。她,就是曾经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戴安娜之所以被人记住,除了她的童话般的  相似文献   

4.
柯岩以她诗人的气质,也把她的诗美带进了报告文学。她的作品,让生活以本来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人们自己去品尝生命之泉的甘美,领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用坦诚的心灵,于情感上撼动着一代人的心。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迪金森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她死后近四十年,才被承认为"伟大的""天才"女诗人。但她生前默默无闻,人们对她的生活知道得极少,就是现在,也仍被视为一个谜一样的诗人.本文通过对其大量诗歌及信件的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倾向的分析,认为这两种主义对她的交互困扰,是造成她独特的一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7)
由于工作缘故,笔者对近年来,文化艺术领域里颊受关注的范林女士进行了多方面接触。凭心而论,这几年经纪人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宽、内容丰富。逐步形成了各类经纪人群体。在人们的欲望和心愿之箭射向多元文化时代,范林女士将自己定位于文化经纪人行列,相较也称得上是一枝独秀,且成绩斐然。这既得益于她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入把握和对于时代精神的了然洞察。也正是有如此热爱文化的艺术禀赋,她才有胆识能闯入高层次文化艺术领域。在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今天,书画艺术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步伐走进人们的视觉。追求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与个性融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7.
列宁曾说:“艺术史真是一个迷人的领域。”它之迷人,也和生活一样,有时那样令人难以捉摸。象是蒙着层层面纱的姑娘,既熟悉,又很陌生;仿佛认识她,却难以叫出名字;象是捉到了手,转眼又不知去向。艺术的世界也象生活的世界那样深邃、广漠、奥秘,经常是在迷离惝怳之中呈现出她的动人之美。人们常说:作家要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越是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电影文学的园地里,李东礼同志的电影文学剧本集《深山孤魂》(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朵耀眼的花。她不象风靡影坛的某些武打和传奇,沦为刺激人们感官的工具;也不象某些言情的故事,使人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她也侃侃言情,在言情的背后珍藏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她也追求传奇,在诗化的情节里寄托着生活的深刻哲理。传奇与诗化,这一对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里统一了,成为作者走向电影文学艺术探索之路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她无情地鞭挞了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对人们的残害,描写了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所遭受的摧残,同时,也写了冯歪嘴子的生命坚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既有寂寞、孤寂的感觉,也有对苦难人生的不屈挣扎.在短暂的一生中,萧红经历着磨难,也有少许的欢乐,最多的却是无法排遣的无休止的寂寞.但萧红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她带着心中的伤疤去勇敢地面对现实,这在她作品中的表现即是,她叙说主人公的落寞无奈,也描写荒凉土地上人们的抗争和不屈.她的人生和创作之间可以说有这样一种联系,即作品中的凄婉美丽、抑郁寂寞正是生活中悲惨命运、苦难人生的一种写照;作品中所笼罩的那种伤感、那种痛苦思索来源于生活中经历的多波折和对社会的悲剧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独特的性格和离奇的经历,使她成为谜一样的人,人们很难从她的生活经历中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的诗向人们展示的却是一幅幅瑰丽的灵魂的风景画.文章试从自然、爱情、死亡和永恒等狄金森诗中常见的主题中探索她丰富的、充满热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邹正芽 《老友》2012,(12):31-31
百善孝为先。在樟树市经楼镇,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近40岁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又一个白发老人到镇卫生院体检看病,也经常可以看到她奔走于市民政局和镇政府间反映老人的生活情况。她用女性瘦弱的身躯.挑起“特殊家庭”的重担;她以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热发光。她就是樟树市经楼镇幸福院护理员黄卫华。  相似文献   

12.
胡天赋 《南都学坛》2002,22(6):85-87
勃莱特·阿什利是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人公。 70多年来 ,人们对她的评价不断变化。我国文学界由于受贝克、威尔逊等“魔女”、“坏女人”说的影响 ,也将她评价为“不正经的或有害的女人”、“独立破坏型的女人”、“魔女” ,还有的把她评价为“软化男人”的女人。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批评的开展 ,国外对勃莱特有了新的评价 ,这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注意 ,其实 ,从勃莱特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看 ,她是一战后美国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巴黎影响的产物 ,是一个追求幸福而不能的迷惘者 ,是一个多种因素杂糅的复杂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缅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帅孟奇的丰功伟绩之时,也为她寿高103岁成为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寿命最长的人而叹服。她的长寿秘诀何在呢?“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帅孟奇老人告诉人们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帅孟奇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常说,“参加革命,一生交给党,没有什么个人得失。”她把“不与人家比房子大小、比钱拿多少、比职位高低”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她说:“良田千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她把物质利益看得很淡很淡,认为金钱财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帅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优秀作家的创作动力几乎都来自于他的生活,而作家的创作风格又与他的生活情景、生活状态密切相关。苏青以她平凡而特殊的人生阅历感悟着她的生活,创作着她的作品。虽然显得平淡、显得琐碎,但当你把自己也置身于她所展示的生活场景中时,你会发现你就生活在其中,这就是“市井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小溪 《百姓生活》2014,(2):42-43
20年前,河南洛阳的徐灵霞患了一种怪病,发作起来头疼不已,眼前一片漆黑。两年间,她3次发病昏迷住院治疗。雪上加霜的是,她又下岗了。为了帮妻子战胜疾病,丈夫鼓励徐灵霞学画画,通过画牡丹来重拾生活勇气,抗击病魔。奇迹果然出现了,徐灵霞的病情逐渐好转,她画的牡丹也越来越出名。现在,她不但开了两家“牡丹画廊”,画作还远销法国、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人们赞誉她是“洛阳牡丹王”……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17.
周洁茹小说中的世界是破碎的.她书写的是繁华的贫困,热闹的孤寂,青春的沧桑,她写出了人们天天置身其中但又习焉不察的生活,在小说的叙述、对白和独白里,传达出一种时代的茫然和孤独.她富有个性的述说方式不仅在外观上,而且在内质上也与现实世界十分吻合.她专注于繁华都市中个体生命存在境遇,凸显出喧闹的现代城市中个人的迷惘、困顿甚或荒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人们虽然很难走近狄金森的内心世界,但百花丛中有她的暗香。在她的世界里,诗即花,花即人,人即神。狄金森正是用她不朽的诗歌中花的语言歌唱着生活中的爱与美,在父亲的领地上诗意地栖居着。  相似文献   

19.
池莉是一位走在“新写实小说”创作前列的女作家。她对普通人平凡的生活进行近似“原生态”地显微、放大,从而使人们认识我们的生活,思考、回味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寒夜》是巴金先生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曾树生也是巴金笔下女性形象系列中的最后一位。她以矛盾、复杂的个性特称日渐凸现出来,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恶劣的社会环境和矛盾重重的家庭环境中,身上残留着“五四”文化精神,具有反抗意识。她担当着知识女性、妻子、儿媳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从婆媳矛盾到夫妻分手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示出其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他在生活中的苦苦挣扎、离家出走正体现了一个女性的自我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