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的基本规律。掌握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二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回答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夯实基础、苦练内功、重拳出击、全面凝练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引导力。具体地讲就是:加强党自身建设以提高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坚持理论创新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筑牢舆论阵地以加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批判错误思潮以积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关注民生问题以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营造社会氛围以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繁荣先进文化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我国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即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和理论研究与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尤其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巩固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从而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更加开放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下,我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和非主导意识形态状况呈现出特殊性和复杂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主导意识形态,同时存在着并有着相当大影响的其他多种意识形态是非主导意识形态,要客观认识这两种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必须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正确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应当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手段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视域:时代背景·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这一理论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与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思想创新的成果,这集中体现在: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秉承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科学态度;明确了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主线;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主体意识;进入新时代,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新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全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运用新思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奠定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持续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了挑战。历史经验证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吸取国内外政治风波的教训,始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现在: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是全党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及人们之间物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新世纪和谐社会的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亦具有了时代的气息和内容。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协调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观念多样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与具体表现形式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多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观念体系形成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构建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观念体系的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是基础,观念认同是关键,党的领导是保障,引领社会是目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否传承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世界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法治理念,其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其具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及丰富的理论渊源,同时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备现实的实践基础和系统的内容构成上。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两个层面。90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并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3.
建党九十年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伟大历程及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党90年来,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伟大历程。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书写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党的指导思想有着与时俱进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二是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三是注重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其总体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成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增强;二是社会整体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的价值观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回答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课题,但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无疑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今天科学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行动指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源头。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延续、坚持与发展、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开拓性、继承性、系统性、前瞻性、务实性、本土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蕴含着一元性与多元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建设性与批判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内涵.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其蕴含的辩证内涵,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这是因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贯穿了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