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为了探究青少年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网络成瘾的现状,并检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笔者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 简式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60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格特质、生 活满意度和网络成瘾总分的得分分别为(161.10±20.52)(181.37±30.13)(50.73±14.81);青少年人格特质除神经质(r 值为0.32,P 值均<0.01)、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分与网络成瘾总分之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r 值分别为-0.11~-0.42,P 值均<0.01);严谨 性(β =-0.54,t =-6.16,P <0.01)、宜人性(β =-0.29,t =-3.41,P <0.01)、神经质(β =0.42,t =6.37,P <0.01)对网络成瘾预测作用具有统 计学意义,可以解释网络成瘾19.22%的变异。环境满意度(β =-0.86,t =-6.43,P <0.01)、学校满意度(β =-0.21,t =-2.59,P < 0.01)、家庭满意度(β =-0.17,t =-2.17,P <0.01)对网络成瘾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解释网络成瘾18.98%的变异;生活满 意度在人格特质各维度及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17.90%,17.27%,15.21%,14.62%, 14.57%,14.65%;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自变量人格特质对因变量网络成瘾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结果范围均不包含0。青 少年生活满意度、网络成瘾均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未达到乐观水平;其中,严谨性、宜人性、环境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家庭满意 度能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神经质负向预测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偏常人格大学生的决策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爱荷华博彩测试(Iowa Gambling Task)对55例人格偏常大学生、3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决策功能的测试,并对两组被试进行DSM-5人格量表(PID-5)测试,比较两组决策功能及PID-5结果。结果: 两组被试逐渐减少A卡片(F=18.17,P <0.01)的选择数,逐渐增加D卡片(F=12.93,P<0.01)的选择数,净不利卡片数(A+B)-(C+D)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F=9.25,P<0.01)。A卡片选择数占总不利卡片选择数的比例,人格偏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24,P=0.03)。净不利卡片数(A+B)-(C+D)在人格偏常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61,P=0.55)。PID-5的敌意维度与净不利卡片数存在显著相关(r=0.38,P<0.01);敌意维度下的敌对(r=0.25,P=0.02)、操控(r=0.25,P=0.02)、欺诈(r=0.25,P=0.02)、傲慢(r=0.36,P<0.01)、寻求关注(r=0.32,P<0.01)、冷漠(r=0.26,P=0.02)与净不利卡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 偏常人格大学生倾向于冒险决策,且决策功能与敌意维度及相关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学生人格偏常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对中学生正常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特质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和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对扬州?常州和合肥地区3所中学1 350名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①中学生10种人格障碍的阳性发生率为3.6%~41.1%,最高为强迫型是41.1%,最低为反社会型是3.6%;某些人格障碍分型阳性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大五人格5个维度中,在神经质?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③大五人格特质与PDQ-4中人格障碍各分型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中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格偏常问题,男女存在差异?中学生大五人格5个维度与PDQ-4中各人格障碍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与相关人格特质维度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中的人格问卷(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DSM?5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ID?5)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负性情感、分离、对抗、脱抑制和精神质这5个人格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4~0.140,P>0.05);在避免亲密人格特质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36,P<0.05),在其他24个人格特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25~1.095,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在避免亲密这一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提示了高校心理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笔者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等,调查南京市三所高校236名大学生,考察其内外倾、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这人格三维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1)内外倾人格特质受生源地(成长环境)的影响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偏外向;(2)学习压力与神经质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学习压力越大,情绪越不易稳定;(3)不同层次大学生神经质(N)维度间差异显著;(4)健康状况自评不同者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5)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等未对人格各维度产生显著影响;(6)大学生的外倾性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神经质(N)得分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呈中等程度明显负相关。可见,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调查了人格特质如何影响成就动机,以及怎样影响成就动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以及成就动机量表(简称hMS)对绍兴文理学院的15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论是:(1)在N维度的研究上,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相反的,在规避失败时,其成就动机与P、N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E维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Ms、Mf均与L维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大学生人格特征相对于其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神经质维度(N)与内外向维度(E)能够为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而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能够为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感受到的社会偏见问卷对310名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人格类型与感受到的社会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前途偏见、专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4种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呈显著负相关;(2)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感受到的专业偏见间接影响其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8.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的人格替代模型是诊断和评估病态人格的混合模式,应用中有帮助诊断、指导治疗的优势。对江苏省3所高校在读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人格替代模型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欺骗(t=3.524)、焦虑(t=-3.207)、抑郁(t=-2.292)、随境转移(t=-3.088)、情绪易变(t=-8.242)、敌意(t=-2.367)、回避亲密(t=-9.533)、不负责任(t=-3.169)、顺从(t=2.033)、不寻常信念(t=2.856)、退缩(t=-2.487)、冲动(t=-6.166)人格特质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他人格特质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负性情绪(t=-3.173)、分离(-3.893)、脱抑制(t=-4.022)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精神质及对抗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家庭收入水平、自评健康状况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大学生群体之间性别差异的情况并不统一。人格特质及人格维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会受到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水平和自身健康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关系,采用SCL-90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3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并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F=3.23);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向、神经质也存在显著差异(F=9.49;F=4.73);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人格障碍与人格偏常特质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南京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群体,实施问卷测量,采用SPSS23.0与Mplu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女性回避型人格障碍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分裂型、自恋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多维度特质模型中,在5个维度与25项特质上部分特质存在性别差异。②在女性样本中,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敌意和焦虑、欺诈、冷漠特质相关;而在男性样本中,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解离、失抑制和分离恐惧、敌对、持续性、多疑、避免亲密特质相关。③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在敌意维度和人格障碍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④欺诈和冷漠特质的交互作用对人格障碍起到反向调节的作用。结论:人格障碍和人格偏常特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人格特质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等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EO—PI—R大五人格量表对结束理论课程的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学生5门专业课程期末成绩平均分值与其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神经质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人格特质与学习成绩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并且学习成绩高、中、低3组在NEO—PI—R分量表得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某些人格特质对学习成绩有影响.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其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以及人格特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人格特质问卷”和“大学生挫折感问卷”,对广东省内高校85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人格特质和挫折感之间均两两呈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挫折感关系起中介作用,其中,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外倾性和严谨性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专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问卷对6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小于女护生得分;志愿录取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调剂录取护生得分;自己喜欢而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其他原因选择就读的护生得分;学生干部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非学生干部护生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满意度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录取方式、就读原因、是否为学生干部、专业满意度是影响专业认同总分的主要因子。结论:护理教育者应着重对男性、调剂录取、非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非学生干部、专业满意度差者及高年级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其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397名北京大学的本科学生为对象,试图探讨他们的人格、自我取向成就动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以及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年龄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开放性、愉悦性两个维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外向性有比较显著的正相关;(2)年龄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有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三个维度与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有较高的正相关,神经质则与之有较高的负相关;(4)神经质、外向性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有比较高的正相关,开放性、愉悦性则与之有显著的负相关;(5)在人格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公正严谨性、开放性、外向性可以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公正严谨性则能够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学生的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24.9%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显著差于高一、高二学生。不同睡眠质量组别的学生在EPQ中的N(神经质)因子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N(神经质)和P(精神质)在睡眠质量各因子中均现正相关,并大多数达到显著或十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48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干预.团体辅导前及结束后一周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CDMSES得分、成熟型应付方式得分明显高于辅导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得分低于辅导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团体辅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其面对困难时的应付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机抽取中职院校三年制学生120人,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因子的条目均分高于平均值3。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及丧失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差异显著(F=7.597、F=6.316、F=6.296,P0.001);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6.876,P0.001);三年级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7.034,P0.001)。结论是不同年级的中职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隐忧,应通过生活事件应激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