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民融合是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的重要战略,对推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军民融合产业外部性效应和发展脉络的分析和梳理,发现产业外部性是军民融合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从内部机制来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契合了调整转型和创新升级的发展逻辑;从外部机制来看,军民融合集聚通过诱发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强化效应、优化资源有效配置的资本强化效应、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强化效应以及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场强化效应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驱动因素来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现了从资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既是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内涵可分为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三个层次,其所包含的六大主要产业具有不同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特征。通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重驱动理论机制,分析了有为政府制度顶层设计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和调节作用有效发挥、有力社会发展理念转变和数字普惠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外驱动力。以此提出有为政府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有效市场技术创新和需求导向,有力社会环境营造和人才培育等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港口发展会直接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对港口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港口开发对城市产业转型的演进机理分析,港口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在极化中转型,在转型中融合,在融合中升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回顾和分析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成果可知,当前国内产业融合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过于强调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的决定性作用;忽视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个性特征的影响;缺乏对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关系的合理解释;泛化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企业战略反应;静态理解产业融合的影响与效应。产业融合是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由技术和需求所驱动,经过模块化的分解与整合,使传统纵向产业结构在不断加强横向联系的同时,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具有新产业属性、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两个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云南旅游业的产业特征、经济效益、产业关联状况与波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二次创业",实现"旅游强省"建设战略目标背景下,主动实施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据此,为确定旅游业融合的切入点,并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驱动战略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产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经济增长与R&D投入生产弹性、产业结构的关系,结论是:研发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研发创新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而第三产业仍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但第三产业的规模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配合协同都对经济产出的生产弹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到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同时还应加快和引导第二产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继续增大R&D投入,以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来源和基础,实现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的强力支撑,而贸易开放则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根据产业结构变迁所表现出的矢量特征,从数量、质量和合理化三个维度刻画了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并基于空间β收敛模型,利用199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收敛特征及贸易开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在数量、质量和合理化三个维度下的转型升级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贸易开放促进了产业结构在质量维度下转型升级的收敛,但加剧了数量和合理化维度下转型升级的发散;贸易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主要对产业结构在数量维度下转型升级的收敛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收敛速度在东部地区的质量和合理化维度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数量维度下更快,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维度下的收敛速度均有明显加快;贸易开放的收敛效应主要在东部地区的质量维度和金融危机之前的质量维度下更为显著,贸易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收敛则主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质量维度下更为显著。因而,应加快全局性战略举措的制定,增强地区间的空间联动性,充分发挥贸易开放的扩散效应,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域辽阔、禀赋各异、基础不一,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必然是一个以先发展地区为先导、以区域协调发展与梯度推进为特征的渐次演化过程。产业结构转型应结合各种禀赋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考量与区域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交融共生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再投资机制,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制度创新,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稳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2004—2012年北京市区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数量关系模型,考量不同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化率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并且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利用多年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等数据进行了验证,对实现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之势愈加明显,各种新兴网络应用服务层出不穷。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调整,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首先需要认清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地指导产业发展;其次有必要打破体制壁垒,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再者,营造开放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从而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赣南脐橙产业升级历史变迁为案例基础,采用时间线索,分三个阶段来分析赣南脐橙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升级的演化过程。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从要素禀赋的变化联系到产业升级的变迁,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主体进一步地剖析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升级背后的推动力量,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推动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上的有为之处。赣南脐橙产业的升级历经了从农业上的自给自足到工业上的崭露头角最后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总结赣南脐橙产业的发展模式,提炼出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合肥市未能将其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三次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形态。先进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速度偏慢,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未能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合肥市应从技术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两方面同时"发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三二一"的高级化产业结构形态,从而有效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市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两者之间能否同频共振取得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但我国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高校就业错位,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非同步,人才资源浪费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关联性问题。面对困惑,高校必须做到人才升级为产业转型打好基础,企业主动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创造高端岗位,政府引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才就业环境,使高端产业促进高端就业成为可能,是浙江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产业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已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各行各业都试图利用其谋求新发展。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信息化程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装备制造业希望通过大数据新兴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与大数据产业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分析不同类型大数据产业特征,从装备制造企业数据分析需求角度,探讨大数据服务产业、大数据整合产业、大数据挖掘产业与设计研发型、产品制造型、批发零售型及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数据融合发展关系,提出大数据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为装备制造业借助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盲目城镇化导致城市空心化发展的弊端,必须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文章基于经济转型升级中介传导作用的视角,在阐释产城融合对碳排放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探究了经济转型升级在产城融合降低碳排放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发生机理,继而运用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呈倒U型特征,经济转型升级在产城融合对碳排放影响作用中存在正向调节的中介效应,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进步均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条件下消费诉求的必然表现。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性出发,通过分析江西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认为江西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可采用资源整合、市场共拓、技术渗透、功能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并通过政府支持以构建融入环境,坚持市场导向以融合产业要素,加强人才培养以建立高效团队,因地制宜以突出地域特色等策略,促进江西两大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融合之势愈加明显。各种新兴网络应用服务层出不穷。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点,首先,需要认清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地指导产业发展;其次,有必要打破体制壁垒,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再者,营造开放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精神,从而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融合之势愈加明显。各种新兴网络应用服务层出不穷。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首先需要认清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地指导产业发展;其次有必要打破体制壁垒,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再者,营造开放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精神,从而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