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据《蒙古秘史》第239节记载,1207年以拙赤为首的蒙古军开进失黑失惕地面,收伏了“林木中百姓”。这些部落名曰:斡亦利惕、不里牙惕、巴儿浑、兀儿速惕、合卜合纳思、康合思、秃巴昔。还提到失必儿、客思的音、巴亦惕、秃合思、田列克、脱额列思、塔思和巴只吉部落的名字。在第240和241节,叙述了拙赤的出征后又说到蒙古人镇压了豁里秃马惕人起义的事迹。  相似文献   

2.
忽察儿别乞、阿勒坛斡惕赤斤二人派遣答该、速格该二人为使者前往王罕之斡儿脱,告以成吉思为可汗事.王罕日:“汝等立吾子为可汗,甚是.其勿毁汝此议,其勿解汝此盟.”其后,鸡儿年(1190)①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以合赤温为首的四部塔塔儿、亦乞烈思部、弘吉剌惕部、以乞纳登·察合安为首的豁罗剌思部;乃蛮部之不亦鲁黑罕、篾儿乞惕部之脱黑秃阿别乞之子忽秃、泰亦赤兀惕之塔儿忽台乞邻秃黑、斡亦剌惕部之忽都合别乞等,于刊河流入额尔古纳河之洲隅,共誓为盟,举札木合为可汗,议约征伐成吉思可汗及王罕.时,豁罗剌思部之豁里歹将此谋驰告成吉思可汗.  相似文献   

3.
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在蒙元时期较早归顺成吉思汗并与蒙古统治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蒙古统治者在畏兀儿地区建立机构管理和控制畏兀儿地区.由于西北藩王的叛乱迫使畏兀儿人内迁,畏兀儿亦都护也迁居永昌堡.亦都护谱系的变化反映了元廷政局的变化.由撒连的斤、火赤哈儿之死到帖睦儿补化、太平奴之死,无不反映了元廷局势的变动对亦都护家族的影响.内迁之后,畏兀儿亦都护变成了元廷丧失原来领地的特殊大臣.  相似文献   

4.
第二节从呼罗珊出发率部归降合赞并被纳入合赞汗政权的人 1、速勒都思部:1277年,马木鲁克王朝的拜巴儿思突袭鲁木,锁儿罕失剌的曾孙秃丹万户长在战斗中阵亡。1295年。秃丹的孙子出班率部从呼罗珊开往阿哲儿拜占,投奔宗王合赞,出班积极参加了合赞汗讨伐敌对势力的活动,在远征叙利亚时担任万户长并立下战功。秃丹的弟弟兀剌帖木儿·亦答赤是旭烈兀汗时期以来的老资格的异密,长期驻守在呼罗珊地区,为宗王合赞效力。他在合赞汗即位后的活动情况不见史料记载。出班效法年迈的兀刺帖木儿·亦答赤,归降合赞汗,大约因功担任了速勒都思万户的首领。速浑察那颜是参加过旭  相似文献   

5.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献记载苏美尔和阿卡德人通过波斯湾与狄勒蒙(古代巴林岛)、马干和麦鲁哈(古代印度)进行海上国际贸易.狄勒蒙处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海上贸易线上,扮演了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文明三大文明贸易和文化交往中的中介角色,此间发展起来的古代狄勒蒙文化深受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度河流域两大文明的影响,一度进入了两河流域文明范围.大量的珍贵物资由狄勒蒙进入两河流域,由此认为狄勒蒙是富俗、和平,令人向往的神圣地方.  相似文献   

6.
豁罗剌思部即郭尔罗斯部 ,起源于额儿古捏·昆的蒙古部落。初迁根河流域 ,后迁至洮儿河、霍林河一带 ,其中一支于 1 1 95年迁至嫩江、松花江汇流处游牧。该部曾骚扰过金国边境 ,也曾与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抗衡 ,后来臣服金朝 ,又加入了蒙古部的联盟。元代时自成部落。明朝中叶科尔沁蒙古的一支占据其地 ,并以郭尔罗斯之名为部号 ,实为同名异氏 ,该部遂成为科尔沁蒙古郭尔罗斯部的属部。清代该部组建了蒙古八旗中的正白旗 ,并与科尔沁部的郭尔罗斯人杂居共处  相似文献   

7.
搠思吉斡节儿是元代高僧 ,被元廷尊为国师 ,是对蒙古文化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泰斗。他整理并规范了蒙古文书写系统 ,编写的语法著作是后世蒙古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作品。他继承蒙古文传统诗歌格律 ,同时吸收梵、藏诗歌的某些结构形式 ,使蒙古书面语诗歌格律趋于定型。古今中外学者常把搠思吉斡节儿同其他人相混淆 ,但这些人的生活年代与搠思吉斡节儿相距较远 ,可见不是他本人  相似文献   

8.
一《元朝秘史》从成吉思汗受天命而生的先祖“孛儿帖·赤那”(意为“青灰色的有斑点的狼”)与“豁埃·马阑勒”(意为“淡黄色皮肤的牝鹿”)开篇,他们是一对圣兽夫妇。这对夫妇住在肯特山脉的不儿罕山麓,生下名唤巴塔赤罕的始祖。然后依次说明了蒙古部族发祥的过程,记录了从这位始祖开始直到后来建立了空前绝后大帝国的成吉思汗为止长达二十二代的蒙古部族的系谱图,并且详尽地叙述了每一个在这幅系谱图的分支部分登场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9.
写于十三世纪的第一部蒙古文学文献——《秘史》对于研究十三世纪东西方文学关系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4、13、14]。本文想着重探讨一下这部文献中出现的某些情节和内容。《秘史》中有关成吉思汗传说中的祖先之一是这样描述的:“都蛙(锁豁儿)独额中生一只眼。望见三程远地的势物。”(参见《蒙古秘史校堪本》第四节,内蒙古人民  相似文献   

10.
钦察汗国 ,又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是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发展而来。据《史集·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汗传》载 :“成吉思汗把也儿的石河和阿勒台山一带的一切地区和兀鲁思以及四周的冬、夏游牧地都赐给了术赤汗管理 ,并颁降了一道务必遵命奉行的诏敕 ,命令〔术赤汗〕将钦察草原诸地区以及那边的各国征服并入他的领地。他的禹儿惕在也儿的石河地区 ,那里为其京都所在地。”显然 ,术赤当时在钦察草原也有较大影响 ,也是很受成吉思汗宠信的。后来 ,术赤与察合台产生矛盾 ,又在一些军事活动中未合成吉思汗旨意 ,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察合台汗国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西征以后,察合台的份地东起畏兀儿之边,即昌八里附近,西到河中,首府为阿力麻里附近的忽牙思。察合台汗国之主即汗,是蒙古国的藩王,奉蒙古大汗为宗主。大汗从察合台的子孙中择定中意者立为汗,其统治范围在蒙古国时期只据有从畏兀儿之边延伸到河中的草原地带。河中地区和突厥斯坦的农耕城廓之地由大汗委派大臣治理,不属察合台汗国。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察合台汗国在中亚政治舞台上不占主要地位。只有在阿里不哥之乱中,阿鲁忽奉阿里不哥之旨意登上汗位后,察合台汗国才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因此阿鲁忽成了察合台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的发展看,征服中亚地区的蒙古统治者最终被当地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和同化了。而这种征服和同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由蒙古原始宗教向征服地区先进宗教的转化。本文试探讨生活于中亚天山北路、七河流域地区的察合台汗国蒙古统治者的这种文明转化过程。 (一) 自成吉思汗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分封给察合台后,大致东起别朱八里、西到锡尔河右岸、南自天山北麓、北与窝阔台封地交界的地区,即通常称之为天山北路和七河流域的地区,就成为察合台封地和后来察合台汗国领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察合台汗国的许多统治者都生活在这一地区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疆天山脚下的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一个游牧部落。“准噶尔”蒙古语,其意为左翼。明末清初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楚河、搭拉斯河流域的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领导下强大起来,统辖了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杜尔伯特、分布在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一带的土尔扈特和分布在额敏河流域至乌鲁木  相似文献   

14.
一、哈萨克族中帐的游牧地域组成哈萨克族中帐的主要部落是克烈、乃蛮、弘吉剌脱、蔑儿乞、阿尔根、克卜恰克等。这些部落在成吉思汗崛起时,基本上游牧于蒙古及阿尔泰山的广大草原,现在哈萨克族中仍保留了这些部落名称。克烈部落在辽时被列入北阻卜内,当时牧场在回鹘汗庭故地周围,到成吉思汗崛起时克烈已成了漠北西部草原的主要部落。乃蛮部落据《元史·地理志》指出最初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吉尔吉思地方,由于黠戛斯大批南下击溃回鹘汗国,乃蛮也就乘机占领了从额尔齐斯河到和林的广大土地,文化较高,西辽末年,乃蛮酋屈出律曾篡夺了西辽的统治权,成为中亚统治者。蔑儿乞原系蒙古部落,十三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流域,剌失丁说:“这个部落人丁众多,兵马强壮。”在《辽史》中称为梅里急、密儿纪。弘吉剌脱在成吉思  相似文献   

15.
畏兀儿文化与蒙古汗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建了规模空前的游牧国家——蒙古汗国。自此时起直到公元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北归朔漠,正是蒙古民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飞跃发展的历史时期。早在蒙古兴起以前,畏兀儿已在天山南北一带创造出高度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史学界称之为“别失八里——哈刺和卓文明”。蒙古初兴的蒙古汗国时期,从外部输入的主要是畏兀儿文化,这对于蒙古民族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素质的提高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本文对此试作探讨,以图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各个民族文化的汇集交融是促成中华民族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斯人是古蜀国的一个部族,其大规模的西迁南移当是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前后。面对秦人的武力征伐,斯人在开明氏王族子孙的率领下从成都到乐山,然后进入青衣江流域,一部分横越大渡河进入安定河谷及大凉山区,随后又南迁至今云南礼社江、元江流域,最远的一支到达今越南境内的红河流域定居下来。从迁徙的路线看是古蜀商人早已开通的“丝绸之  相似文献   

17.
清朝建国和蒙古诸部漠南蒙古话部领主大多数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达延汗的子孙,与喀尔喀系同族。清朝则是兴起于大兴安岭东侧的满洲人建立的王朝。1635年之前,满洲人被称为女真人,原本是狩猎、畜牧、农耕并举的人们。明代,他们通过貂皮等交易富强起来,之后,被称为清朝太祖皇帝的努尔哈赤统一诸部,于1616年建立了王朝,称“后金国”。1624年,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之弟术赤合撒儿的后人、蒙古科尔沁部领主联姻,结成同盟关系。1626年努尔哈赤死去,其第八子皇太极继父位,开始逐步征服蒙古诸部。当时,在蒙古方面,达延汗直系后人察哈尔部…  相似文献   

18.
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那楚克道尔吉先生著,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比拉先生编辑,由“索永布”出版社于1991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成吉思汗传》是蒙古国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的第一部传记性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成吉思汗一生功业政绩的专著。该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作者前言,成吉思汗以及有关他的文献、论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起新兴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以强大的武力四面征伐,建立了地跨亚、欧两洲,纵横一万余里的蒙古大帝国。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对此,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者颇多。相比之下,对蒙古族历史上的一批杰出女性重视不够。如: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伦、夫人孛儿帖,对成吉思汗一生所成就的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在辅佐忽必烈“鼎新革故”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等方面,“当时与有力焉”;北元杰出的政治家三娘子曾三次合婚,忠实地继承和延续了俺答汗的事业,独掌政权40年。本文不能毕现历代女杰的卓越政绩,仅举数例,借以窥见她们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明代的东蒙古是相对西蒙古瓦喇而言的,称鞑靼.主要指游牧在漠南地区的各蒙古部落,地域以今内蒙古版图为主.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各省.其政治中心为蒙古大汗的驻帐地,先随打来孙库登汗迁至辽东,17世纪初稳定在西喇沐沦河流域,后移至土默川的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16世纪末.蒙古各部政治上的主要对手是采取守势的明王朝.与明的关系是时战时和.至17世纪初,随着长期蛰居在白山黑水间女真族的建国(1616年建立后金),这里已成为蒙古(以林丹汗为首〕,后金(以努尔合赤、皇太极为首)和明王朝三方逐鹿争雄的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