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幼儿园生命教育价值追求与教育实践存在着背离,主要表现在受传统文化、工具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主体缺席、情感遮蔽、审美匮乏,因此亟需祛除生命之神秘,返回自然之本真。生态美育与生命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从生态美育视角出发,主张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祛魅”与“返魅”应坚持审美性、情感性、体验性原则;走出师幼主客二元对立;创设充满生命氛围的亲生命环境;打造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实现生命教育美育转向。  相似文献   

2.
教师权威是师生关系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力,有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同时又区别于教师权力、教师威信与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权威的式微体现在现代性之权威"祛魅",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的消解与式微。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权威面临困境和挑战,需要用后现代性的"返魅"重构权威,以承认的尊严确保权威存在的正当性,以我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彰显新型教师权威,并且要处理好权威与平等、民主及学生自由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低碳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低碳经济相伴而生,其目的是为解决当下人类发展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对低碳技术可能的附魅,犹如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神秘性的崇拜,容易把低碳技术神秘化、图腾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低碳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从低碳技术的实质、附魅和祛魅三方面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理性、深入地进行论证,并以一种跨越时空的新视角来考量低碳技术的发展,提出既要预防低碳技术附魅的出现,又对已经存在的附魅要理性地进行祛魅,从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效引导低碳技术朝着人与自然共存、共融、可持续的路向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的新型审美关系改写了已有的文学成规,造成了艺术经典性的消解。网络文学要走进文学历史的节点,赢得艺术的尊重,应该探询文学性的“返魅”路径,重新打造自己的电子诗意。  相似文献   

5.
皮珀认为,休闲是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一,但是当代社会“休闲异化”有目共睹.这种异化包括认识和价值两个维度,而现代性的根本特征——“祛魅”所导致的“工作至上”世界的无止境入侵是休闲异化产生的根源所在.克服休闲异化,皮珀寄希望于基督教信仰的复魅,这或许是一个给人启发的进路,但在经受理性化长期洗礼的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复魅作为克服异化路径,或许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6.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关于宗教的现代变迁,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世界的祛魅"的著名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世俗化"也被认为是宗教变迁的普遍趋向。韦伯这种看法似乎脱不开单线进化论的嫌疑。通过大理周城两个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白族村民DSS和YZY宗教观念的民族志描述与分析,认为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理性主义的高涨而消失,白族基层民众的宗教观念深层存在着一种"信魅"与"祛魅"互融并存状态,以及"信魅—祛魅"或"祛魅—归魅"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贯穿着与疾病有关的身体经验和文学修辞。鲁迅与贾平凹都是有着丰富的患病体验,并对疾病问题进行了深切表现的作家。从鲁迅到贾平凹,对疾病的书写从科学化到神秘化,从"祛魅"到"复魅",从崇尚科学理性到注重文化民俗。透过从鲁迅到贾平凹的疾病叙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中医与西医的争论、科学与迷信的纠缠,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之间消长起伏的一个面向。  相似文献   

9.
李碧华在面对“大中原”国族论述时流露出对主流国族想象的质疑和不满,在作品中践行着对“国族之魅”的“祛魅”.李碧华消解了以大陆为中心的国族想象方式,以一种支离破碎的国族想象来祛除主流国族定义的权威性,使得国族想象呈现出多解性;李碧华通过书写个体的身份危机来质疑国族共同体对个体界定的合理性;香港意识则是李碧华实行“祛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力图重构香港在中华共同体构建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炒作时代,艺术价值呈现出袪魅与返魅的虚实迷离的特征。艺术价值的魅惑在于商业因素成功以一种他者的身份渗透进到人文领域,从而使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糅杂,艺术价格与艺术价值不分。以经济学视角论析炒作时代的艺术价值正是揭开现代艺术价值魅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业文化遗产常被看作是传统农村生产性、生活性与生态性的集合体,其美学价值却一直未受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学初创期并未将审美纳入致思范畴,后经典美学为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自身话语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直到大众化的乡村审美活动兴起并确证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大美所在。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同于传统审美对象的美学特性,其独特性的根本来源是功利性和群体性的农民生产实践,这也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无法脱域,须介入式审美以引发审美经验。美学价值的重塑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美学理论与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申报过程中,我们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是特指各种农耕技术、农耕经验、农耕制度、农耕信仰、农业品种均比较健全、比较完备,且这些传统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或传统农耕文明集散地.在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遴选过程中,我们应重点考察这里是否具有高超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否保留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品种,是否保留有一套严密而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是否保留有传统的农业信仰方式以及与这些信仰息息相关的传统仪式、传统节日等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农业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一定的区域形式申报的,因此还要充分考虑到这里的农耕文化是否与其所处环境和谐相处,并能够巧妙地利用自然以实现农业的丰产丰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由孔子所开创的、经历两千多年传衍不绝的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体系,其自然观、社会观和修行观的世界观体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这种世界观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上讲,历代中国祭祀孔子,都是以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对待的,文庙祭祀礼仪当然首先在于尊崇孔子,同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祭祀孔子儒家,就应当正确领会和把握孔子儒学的思想核心。孔子认为,每个朝代的礼制都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世事变迁,礼法自有损益,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与和谐,君臣父子上下等的礼法纲常绝不会变。孔庙释奠礼仪作为传统社会的重要礼制。自形成之日以来,也有一个“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今日思考与确定孔庙释奠礼仪,应当保持传统祭祀仪典内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茶道与茶道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茶室建筑的空间形式,剖析日本茶室建筑的审美价值,从茶道思想和茶室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对日本当代建筑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建筑的内涵来实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民间传统工艺技术多为手工时代的产物,因其承载民族、地域文化与精神,浓缩百姓勤劳、智慧与追求,而富含极高的实用、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价值。但由于民间工艺本身革新局限以及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技术传承逐步衰落。民间传统工艺技术得以传承与发展以及自身价值得以彰显,需整合政策、法律、教育、市场等多重要素。  相似文献   

17.
儒家制度美学是一种以审美制度建构为关注核心、以审美功利主义为基调的美学视野。孔子依据仁学重构了具有审美乌托邦性质的礼乐文明,其中文艺审美具有根源性质。孟子进而从内在人性层面与外在国家政治层面,为儒家的审美乌托邦提供论证。荀子则以礼法一体的思路,使儒家制度美学具备了从知识话语向意识形态转化的可能。儒家审美乌托邦的实质是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文化改制,儒家制度美学的实质即关于这一文化改制的思想布局与话语表达,是为实现儒家向往的好政治而对审美生活所做的规划。儒家制度美学有力地建构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图景,然而儒家思想的内在症结决定了审美乌托邦只能是一个关于政治、文化与审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师生之礼作为我国传统“礼”的一部分,在民国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从师生之礼的称谓、内容、形式、对象、关系五个方面着手,从孔颜师生之“博文约礼”这个层面来探讨师生之礼的转变,从而体现出民国师生之礼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表现的范畴中,视觉艺术作为传统表现手段之一,从美学角度直观地体现出中国文化遗产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另一层面来讲,它亦存在着现代表现形式的特征,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再现或重塑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已消失的有形文化遗产),这种表现形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以商品外衣、附属物出现和存在的包装,其作用与意义除基础的物理功能之外,主要在于其视觉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包装的视觉美兼具生活美学、技术美学双重属性,其设计创意离不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智慧方案的提供等三个维度;其发掘与撷取应坚持审美视野全球化原则,消费需求与审美心理双重变化原则,承载文化传承、创新与转换使命原则,致力于包装问题治理原则,科学技术集成运用原则;为最大限度实现其价值追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商品与包装、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自主设计与自觉设计三重关系。唯有如此,商品包装之美的创造才能与时俱进,体现人类社会生活共同的价值追求,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