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制的放弃,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否定。作为流行音乐组合旭日阳刚的粉丝,“钢镚”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偶像“草根”身份的认同,但他们又积极推动偶像进入主流媒体,其文化实践可看作一种“腾挪”。影视产业具有情绪资本的属性,它不只是满足影视粉丝的情感,而且制造新的情感和需要以开拓市场。以粉丝情感的生产为中心,影视情绪资本构建起其运营体系和产品属性。在影视偶像产业的魅惑和包围中,影视粉丝并未失去自我,社会也期待审美解放进一步将个体、社会和艺术调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制的放弃,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否定。作为流行音乐组合旭日阳刚的粉丝,“钢镚”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偶像“草根”身份的认同,但他们又积极推动偶像进入主流媒体,其文化实践可看作一种“腾挪”。影视产业具有情绪资本的属性,它不只是满足影视粉丝的情感,而且制造新的情感和需要以开拓市场。以粉丝情感的生产为中心,影视情绪资本构建起其运营体系和产品属性。在影视偶像产业的魅惑和包围中,影视粉丝并未失去自我,社会也期待审美解放进一步将个体、社会和艺术调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虚拟偶像”的发展从1.0时代过渡到3.0时代,逐渐突破二次元“圈地自萌”的状态,为主流媒体和大众所接受。数字技术赋能、粉丝参与打造了虚拟偶像的人设,以网络直播为主要营业方式的虚拟偶像与粉丝建立了情感并通过超真实的类人际互动长期维系,他们以更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圈粉。文章聚焦由字节跳动和乐华娱乐联合打造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探讨社交媒体时代虚拟偶像的人设塑造与粉丝的情感维系路径。研究发现,粉丝通过结成趣缘群体形成圈层的凝聚力,继而对偶像施加影响。粉丝群体不再局限于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明星粉丝,转而变成产消者参与到虚拟偶像的人设构建过程中。粉丝与虚拟偶像的情感维系则有赖于偶像活动与团队的运营,并通过粉丝二创、Cosplay等情感劳动的形式来完成,但是背后不同力量的结构性矛盾使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晦暗不明。  相似文献   

4.
“粉丝”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主动性增强、话语权加大、影响力剧增等特征。“粉丝”围绕偶像所形成的一系列消费行为催生出了“粉丝经济”,这一独特经济模式使消费方式升级、企业品牌价值得以延伸。粉丝经济已成为娱乐产业向好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在粉丝经济模式下,娱乐产业要长足发展,需在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等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社会力量建构与潜在隐患,采用身体空间为研究视角,并借助空间和身体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从技术、资本和粉丝三重建构力量出发展开对虚拟偶像这个流动可变空间的研究。发现作为身体空间的虚拟偶像肉体上的缺失将导致其与真人的情感连接成迷思;沦为商品的虚拟偶像加速了资本逐利下的同质化生产;虚拟偶像与粉丝的情感连接成骗局,粉丝劳动力成为免费商品。  相似文献   

6.
粉丝产业是我国娱乐产业的一大支柱,因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从粉丝的心理层面、粉丝经济的客观属性以及互联网技术层面浅析粉丝经济出现的原因,并根据最近几年我国粉丝经济在发展时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增强粉丝黏性,实现市场与粉丝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1)关注粉丝情绪导向,适当地对粉丝群体进行报偿以提高粉丝黏性和信任程度;(2)合理利用社会化网络的交互性,注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3)注重产品创新和特色发展;(4)鼓励新媒体平台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要盲目地透支粉丝经济;(5)完善粉丝内部群体和互联网平台的监督举报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微博现象”与“粉丝现象”,选取安徽省6所地方本科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群体视角分析大学生微博粉丝的共性特征,探讨其与社会微博粉丝群体的差异化.结果显示:大学生微博粉丝具有微博使用频率高、性别差异化明显、年龄呈中间化趋势、关注对象及关注内容多元化等特征,与《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存在诸多差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指出了大学生微博粉丝群体特征产生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心理满足;二是追求社会互动,拓展人际网络;三是追逐偶像,实现平等对话;四是倾向朋辈传播,存在从众心理;五是话语权诉求,社会参与意识高.以期为高校加强官方微博建设,有效引导、管理大学生微博粉丝群体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微博了解认识更多的明星,由此出现了粉丝现象。通过对微博粉丝的偶像选择以及微博手段的心理敏感的研究,帮助人们理解这类独特的粉丝群体对具体偶像群体的青睐、偏好及其部分原因。该研究能为微博广告的投放、微博手段的推广、微博相关产品的开发等微博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迭新,如何对以青少年一代为主的粉丝群体诸如借助互联网所进行的大众民族主义等行为进行有效的意识引导,已成为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资本的入侵与主流意识的传播影响了粉丝意识结构的形成,情绪认知、价值观沟通与征服心灵促进了粉丝主体性的产生,而引导粉丝意识形态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突破粉丝圈层、传播主流意识,唯此,才能激发其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沟通,最终达到征服其心灵的目的,从而建立粉丝群体健康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粉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里,"粉丝"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同时"粉丝"现象也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以"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促使"粉丝"行为形成的心理需求层次,以及在全球化环境中,"粉丝"相互联系构建的阐释性社区及其特点,最后还分析了"粉丝"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粉丝为偶像带来了不容小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而在追星的过程中,粉丝们收获了满足感、群体归属感,以及自我意识的实现。本文以鹿晗的粉丝"鹿饭"为例,从仪式观角度分析了新媒体传播语境下"鹿饭"交往活动模式的特征以及粉丝群体认同的生成机制,从而在一般意义上解读其亚文化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2.
网络粉丝群体心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以及与网络粉丝团的“粉丝头”的深度访谈,从网络粉丝群体的创建、群体领袖的产生、群体规范的形成、群体决策的执行和群体内聚力的影响5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粉丝群体的心理活动。网络粉丝个体在加入网络粉丝群体之前存在着一个对群体的勘查过程,能够使加入的粉丝得到需要的信息,使之达到心理满足的网络粉丝群体更容易吸引“散粉”积极加入到群体中来。在粉丝群体创建之初,虚拟社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粉丝往往会被推选为群体的领导者。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网络粉丝群体的规范对于群体成员的约束性较小,粉丝成员为了追求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往往采取从众心理遵守群体规范与规则。粉丝群体的内聚力主要来源于集体的威望、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完成目标时得到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造星运动的风起云涌,“粉丝”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从社会与传播的层面来看,“粉丝”团队承担了特定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全新的身份认同。与之相伴的是,在追星的过程中,基于“自我”与“他者”的冲突随处可见,不过从本质上说,这些冲突仍然是建立在“粉丝”与明星符号互动基础上的一种集体幻象。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群互动是一个多方话语对话、文化融合的场域,这种新交往形态是理解当代人际关系、群体传播和媒介化生活的重要切入点。粉丝社群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圈层,寓居在社交媒介技术建构的虚拟空间,其交往互动呈现中介化、圈层化、日常化和仪式化的特征。本文基于媒介逻辑理论,从技术逻辑、内容逻辑与制度逻辑三个层面揭示粉丝社群交往互动的背后逻辑,将粉丝社群的话语实践、文化的挪用与转换、程式化的仪式表演等交往互动形式,纳入媒介逻辑理论的分析框架中。聚合与连接等媒介技术逻辑,为粉丝社群制定交往互动的规则与秩序,粉丝社群的交往在“技术-用户-社会”三方逻辑融合下,呈现媒介可供性、用户参与性、社会规范性的多方对话的格局,这个发现将为进一步理解媒介化生活的交往形态提供新视点。  相似文献   

15.
“粉丝”是流行于网络世界的一个词汇,意指偶像的追随者(英文FANS)。如果我们对粉丝这个流行语进行话语的社会化转换,它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指“带有某种独特品位和倾向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从昔日的追星族到今天的粉丝,我们常常将媒介迷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一个“异类”。本文试图揭示这一特殊受众群的基本特点:传媒中介性、部落性、沉溺性与狂欢性。隐匿在粉丝狂欢仪式背后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力?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粉丝文化究竞是被操纵的崇拜运动还是有意识的文化抵抗。我们发现,粉丝受众兼备了“顽固的原子”和“激进的离子”的双重属性。人们对于受众的评价往往落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受众行为要么是主动的,要么是被动的。本文认为粉丝现象打破了这样一种二元思维的空间,粉丝行为超越了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简单对立。  相似文献   

17.
她们的偶像走到哪里,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她们出现在哪里,就把尖叫声带到哪里。她们癫狂、痴迷、彪悍。手舞荧光棒,满脸泪光。她们就是人们所说的“粉丝”。 “2007快乐男声全国巡演”首站在成都上演。在机场,某位“快男”歌手,像“凯旋而归的将军”。享受到了一次“王者般的待遇”:歌迷会组织了80辆轿车的车队前往迎接,并且在演出现场,专为他打出价值20万元的巨型横幅。据说“粉丝”们还特意赠送了他一支价值逾百万元的shure(舒尔)无线话筒。  相似文献   

18.
互为粉丝     
黄健翔 《可乐》2010,(12):26-27
2005年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是“超级女声”,很多人在网络媒体上看到我支持张靓颖。作为公众人物,在这样一个热点事件上公开个人立场,是有一定风险的,那意味着得罪其他“超女”的“粉丝”,妹妹也骂我“脑子坏了”。没办法,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粉丝”见到偶像,激动、欢呼、尖叫,甚至流泪,咱大家伙儿都可以理解。台上唱得开心,台下叫得高兴,本是件双赢的美事儿。可总有些超级“粉丝”,做出一些极度疯狂的举止,追星的手法花样百出,实在让偶像们伤透了脑筋,也让大众为之揪心!追星本无罪,太狠则不对!  相似文献   

20.
网络空间的群体传播特征使得粉丝亚文化异军突起,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资源有限场景下,相关研究主要从“冲突—斗争”和“抵抗—收编”模式关注文化互动。在媒介化社会中,网络技术以其创新、链接和共享等底层逻辑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延续,传统的文化互动模式对此难以解释。借鉴文化共生理论,以协同共进作为切入口,关注主流文化与粉丝亚文化间的互动,可以发现主流文化通过征用符号获得进入粉丝亚文化的通道,实现国家在场,同时通过约束性条件抑制亚文化的反抗性冲动;粉丝亚文化则通过借用主流精神尤其是伦理道德增强其社会合法性,形成符号嵌入,进而获得长期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