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最佳单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从社区着手,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共同体能够解决治理失灵问题,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维护基层安全稳定,联合打造美好社区。互联网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利器,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其建设机理为:厘清各方职责,建设责任共同体;促进交流互动,建设价值共同体;实现整体联动,建设行动共同体;推进民主协商,建设利益共同体。在互联网的支撑下,社区治理共同体从“谁来治理、用什么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么样”四个核心问题着手,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互联网联结党政商社群,治理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互联网搭建平台促共享,治理资源从分散转向整合;互联网消除孤岛促融合,治理方式从孤立转向协同;互联网对接供需促匹配,治理效能从粗放转向精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旨在打造民主协商、优势互补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内涵、现实意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行动逻辑和时代价值,进而提出以政治为统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以智治为支撑的建设路径,建立和完善主体协同、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制度优化、人才培育等社会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良好社区心态秩序,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当前社区心态秩序建设的成效与困境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的理念共识与服务错位、市场层面的利益共商与利益矛盾、社会层面的协同共建与服务碎片、群众层面的居民共参与认同不足、情感层面的文化共情和情感淡化、理性层面的道义共调与道义失调。该文认为,建设健康有序的社区心态秩序应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科技理性和情感调解为原则,以政府、市场、社会、群众为主体,走出一条"一核心两原则多主体"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五社联动”案例中的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以及社区间的运作过程、内在机制进行全景式描述,研究发现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会自发生成,而是通过结构再造、秩序整合、价值共创实现治理共同体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结构再造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保障,政治权威和资源整合能力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条件,价值共识是治理结构再造、秩序重组的现实基础,这对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逻辑并探寻治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荣卓  刘海燕 《社区》2022,(3):24-25
治国安民,基层为本;维稳乐民,社区为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面对辖区社会资源闲置与社区资源利用率不高、服务资源稀少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现实,立足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创新实验区“党建+”“人本+”“智能+”的资源整合赋能模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场域下以制度、人本、技术为取向的社区资源共同体,真正实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6.
纵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社区共同体建设一直是学界重要研究议题。社区共同体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多主体广泛交往协作,形成共识性价值认同,满足多样化诉求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协同治理理论与社区共同体建设在意识—主体—关系三维度具有契合之处,为剖析共同体困境和探索共同体建设路径提供理论和方法视角。在协同治理理论视域下,社区共同体建设存在关系疏离化、自治虚置化以及社区碎片化等不足,需凝聚社区共识,推动社区赋权,强化社区“元治理”,从意识协同、主体协同以及关系协同三方面促进社区共同体建设,切实提高新时代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已成为当前摆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面前的重要现实议题。从公共性理论视角出发,对南方N省H市M区的参与式预算改革案例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立足于H市M区四年来的参与式预算改革成效和困境的评估基础,认为公共性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础,更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要素。H市M区的改革案例中社区“弱公共性”的主要成因是:居委会的行政化运作,社区社会组织的缺乏。最后提出激活公共性的几个具体策略:发挥党建引领机制、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简化参与程序和引入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社区共同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延伸,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实地社区治理案例考察,从共识、行动、结构三个维度研究了新时代治理要求下社区共同体的建构逻辑与完善策略.研究表明:社区共同体意识来自于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凝聚和引导,强调了共同体建设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共同体行动涉及共意性行动目标形成和整合效能,包括社区空间资源整合和组织整合下的合作平台搭建;社区共同体共治结构是共识达成和行动过程中社区主体间关系从树状分离向网状连接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伦理与风险问题正在,甚至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最突出的特征,科技伦理治理的迫切性日益凸显.科技伦理有效治理的实现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构建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信任是建构和维系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实现科技伦理治理中多元主体的"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增强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的凝聚力,进而建构多元治理主体间"合作共治"的依赖关系;降低科技伦理治理的成本,塑造治理共同体内部的多元主体为了达成某种共同目标而通力合作的能力.就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的信任关系建构路径而言,一方面要基于制度、文化、资本三个维度培育内部信任.另一方面,要在内部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外部信任的扩展,培育全球性信任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城乡社区。这要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更应该去“激活”社区,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治”治理、“联动”治理,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基础,决定着社会治理效能。两江市文中区的社区治理实践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实践存在着治理体系不顺和治理能力不足困境。现代社区治理必须打造更具效能、更有韧性,且能应对常态化和非常态化挑战的治理共同体。针对治理体系不顺,需要从治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重构;针对治理能力不足,则需要从治理方式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保障与支撑。因此,需要从4个方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坚持“人民至上”,创新社区治理理念;推动多元共治,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注重科技支撑,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发挥专业引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治理理论视角中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治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随着资源配置结构的复杂、多元、动态化,社会治理结构从政府单极统治走向网状水平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单位不再只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一起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旨在形成网状社区自治结构。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的行政权力也在不断加强,政府权力重心下移的幅度远远超过其水平放权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治理主体和治理路径入手分析澳门治理模式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澳门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组成的治理主体权责分明、各尽其事,运用社会工作、公民教育和咨询协商等治理路径为澳门社区居民构建美好家园、和谐社区,这些突出特征为反思中国大陆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路径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区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管理"失灵"的现象.造成"社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也是不一而足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社区失灵"的表现、成因和后果.文章认为,矫正"社区失灵"的选择是实施社区治理,因为当前的"社区失灵"主要是由于社区治理的不到位.文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社区生活和工作的城镇化背景下,须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当前,社会组织已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绩效不理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须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社区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社区治理意识较强且社区治理实践经验丰富。文章分析了美国社区治理的历史沿袭、当前社区治理领域的利益相关者,梳理了有关社区治理的法规政策,并以具体的城市——纽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为例,对美国的社区治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最后提出了美国的社区治理对促进我国社区居民自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运用“理想类型”的型构方法,从“社区自理的效力”“社区治理的效果”两个维度建构了社区治理范式,并对“政府管制型”“政府主导型”“合作共治型”“社区自治型”四种治理范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合作共治型”是符合我国现实的社区治理模式,未来应从治理的社会基础、主体和行动机制等方面深化对社区治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广而散的特点,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应用于农村环保之中,出现环境治理主体缺位、治理方法滞后、治理投入匮乏以及城乡环境治理政策倾斜等问题.文章基于环境民主与环境效益的博弈,提出引入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依托现有的农村自治组织,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非政府组织(NGO)在社区治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试图通过讨论NGO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具体分析NGO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阐述NGO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讨论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具体分析了其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