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德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的道德运作机制。对当代中国道德运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运作机制是一个包括道德引导机制、道德监督机制、道德教育机制等的复杂系统。道德引导机制又包括社会舆论引导、风俗习惯引导、良心形成等内容;道德监督机制包括党政监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大众传媒的监督;道德教育机制包括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自我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行政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行政道德建设一靠他律的监督机制;二靠自律的养成机制.监督机制包括加强行政道德立法、建立一个权威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审理公务员违反道德但又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公务员任免升降中引入道德赏罚机制.养成机制包括内省和慎独.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众多思考.道德评价失衡、价值取向混乱、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从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提出加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价值理念,以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引导个人行为;追求法治体系下的道德自律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我国社会道德状况虽有进步的一面,但其“滑坡”的一面又是十分严重的。表现为:道德理想淡漠、道德失范、道德评价错位、道德心态畸形、道德教育失误等。其原因是:道德变换中出现双重走向,价值尺度转换中蕴含双重效应,社会利益调整中人格形象出现多重性,忽视道德教育。为此提出几点综合治理的设想,即:在经济体制变革中强化约束机制、对思想文化和人生价值领域加强引导、对传统道德予以科学地批判和继承、道德教育工作要深化高效。  相似文献   

5.
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认同是指德行对自我的重要性,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道德认同可以预测道德行为;人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团体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因素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道德认同研究显示,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德育功能、营造学校道德氛围、引导积极朋辈关系、拓展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播道德知识、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活动,道德教育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展开。道德教育的一般方式可从其要点、路径、方法等方面去把握。其中,道德教育的要点包括培养道德习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开启道德智慧和确立道德理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包括家庭、学校、职场、社会和传媒;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言语说教、楷模示范、宗教吸引、文以载道和时难点评。由于社会历史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发生变化,道德教育的方式应该也必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毕生致力于科学工作,并积极进行了道德实践。在科技与道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阐发了他关于科技道德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爱因斯坦科技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科技道德的来源、科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科技道德教育的实践运作等,这些集中体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良知与伦理情怀。爱因斯坦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毕生致力于科学工作,并积极进行了道德实践.在科技与道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阐发了他关于科技道德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爱因斯坦科技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科技道德的来源、科技道德教育的蕈要性及科技道德教育的实践运作等,这些集中体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良知与伦理情怀.爱因斯坦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行差异是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难点,其产生与道德形成过程、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教育水平密切相关。矫正青年学生道德知行差异,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的隐形教育机制以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教育机制以形成道德教育合力,建立网络教育机制以拓展道德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同时,要完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必须注意两点:适应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工程。高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必须发挥其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监督作用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道德建设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道德水平 ,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 ,推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的要务是以德治吏。在党的干部工作中贯彻“德治”思想 ,必须在三方面下工夫 :建立教育、制度、赏罚上的道德机制 ;坚持选拔、任用、考评上的道德标准 ;正确处理德与才、自律与他律、管理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应从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读与阐释。基于历史纵向维度即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中的制度形态视角,构建与善用道德制度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又先进的策略选择。目前,类似生态(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生态管理中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自责道歉制度、道德诚信制度等新型制度就本应属于道德制度的范畴。道德制度不同于西方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制度、道德教化制度、道德文化制度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道德制度必将逐渐由边缘地位转向中心地位,必将发挥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15.
道德二元论区分了人的原初道德意识结构,并把它作为阐释人们道德生活现象的理论基础,但是,西方道德生活中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激烈冲突,凸现了道德二元论的理论困境。道德二元论的理论症结在于其哲学根基上的形而上学性,马克思基于实践活动开启的道德哲学存在论境域,构成了对道德二元论的批判,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理论转向也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价值观具有影响社会基础的作用 ,大学阶段又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转型期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上存在近视性、裂变性和两面性等问题 ,与现代化不相适应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理论上的 ,也有社会机制不完善的 ,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为导向 ,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重点 ,加强宣传网络的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奖惩机制 ,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玉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观念,以玉比德是儒家诗性德育的一个专题,它含有一个重大的德育思想:让人生成为艺术品!今天的德育应该继承儒家以玉比德的传统,使德育走一条美学的路径,将学生培养成生活的美学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校的内涵应从微观的德育教学和宏观的育人方略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德治校不是"以红代专"、"以德代法".施行以德治校有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策略的有效推进、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有力实施.以德治校的途径和措施应在办学方针、校园文化、德育教学、德育研究、队伍建设诸方面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是一个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道德治理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层次性和“柔性治理”属性等基本属性,其基本目的是化解社会道德问题、构建社会伦理生态、维护社会良性秩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道德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道德治理体系现代化和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道德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内容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评价监督体系等的现代化。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的制度化民主化、治理机制的协同性、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圆融互动。道德治理具有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