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以及城市进程与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组织的联系进行了深入考察。资本批判是其“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维度和着力点,空间生产实质是资本主导的社会空间积累过程,因此,随着资本积累方式的转换,资本批判逻辑也必定发生转换。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资本批判理论形态立足于空间生产资本化批判,运用社会空间辩证法重点考察了空间生产资本化的悖论及其克服路径,强调要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就要进行空间革命,创造出理想的社会空间结构,因此,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也蕴涵着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2.
论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的政治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进行了政治学批判,认为空间生产资本化必然导致空间结构和空间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空间政治崛起。资本支配的空间生产也是政治空间的生产过程,列斐伏尔由此转向对空间政治的考察,他考察了空间生产和政治的关系,批判了空间生产的政治意识形态化,要求清除空间霸权意识,争取空间权利,建立差异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3.
1968年文化革命的退潮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批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的深化和拓展,空间生产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思想、后现代艺术理论和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等多种合力影响的结果。全球化的空间生产及其引起的问题要求学者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列斐伏尔把空间作为社会批判的切入点,并将理论焦点由日常生活领域转向空间生产领域,由此形成了艺术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4.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批判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生产批判理论彰显在日常生活批判、政治批判、生态批判三大维度。在日常生活批判上,包括对日常生活空间异化的批判和对自由、多元、开放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向往,从而呼吁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的艺术革命。在政治批判上,“空间生产”不仅考察了空间生产与城市化、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而且阐述了空间生产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从而内蕴着空间正义的追求。在生态批判上,“空间生产”不仅阐述了空间生产的生态意蕴,而且批判了空间生产导致的非生态化现象,从而内蕴着空间生态伦理的追求。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批判中彰显的理论焦虑和现实关切,可以说,也是对发达工业社会城市空间生产无节制扩张的生态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5.
福柯与列斐伏尔的空间观念具有很多相似性,但他们的研究目标、理论构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在研究目标上,福柯要破除单一空间观,列斐伏尔则要建立宏观的、囊括一切的空间理论;在理论构架上,福柯将空间与知识和权力联结在一起,建立了空间、知识和权力的互动体系,列斐伏尔则是采用了马克思社会学的框架,用"空间的生产"来解释作为社会存在的空间之运动过程;在对空间同质化与差异化问题的理解上,福柯强调通过"他者化"来破除空间的同质化,列斐伏尔则是通过阶级冲突来消解空间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界对于列斐伏尔晚年思想的重大转变,即空间哲学的提出所产生的歧异,遵循列斐伏尔整个思想的发展脉络,运用体系内比的方法,对其晚年思想重新加以厘定。分析认为:空间哲学并不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思想架构,而是日常生活批判体系内的研究重心的转向;空间哲学是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推进,是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批判。  相似文献   

7.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生态批判发端于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他认为,空间生产和生态的关系日益密切,但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现象日益明显,并引发了很多悖论。"空间生产"的生态批判观是以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现象批判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其理论主题在于对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批判,即对空间生产中技术理性的分析与批判,其理论功能在于倡导生态化的空间生产实践,以达成自然空间生态系统的平衡。"空间生产"中蕴涵的生态批判思想,可以为空间生产的生态化和人的诗意栖居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于国内学界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引进和深入以及对日常生活研究的展开,列斐伏尔的一些重要思想,逐渐被介绍进来;说陌生,是因为20多年来,虽然有一些关于列斐伏尔的论文,但列斐伏尔思想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何以形成,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所针对的是何种社会,他的思想在前后期是否存在着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运动的突飞猛进,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进入空间时代,空间生产模式也由先前的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列斐伏尔面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空间生产现象,用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对空间生产过程及其问题作了解读,形成了"空间生产"思想。列斐伏尔之后,哈维、苏贾等学者深化了"空间生产"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成为当下研究后空间地理社会学、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以及解构神秘意识形态等问题的重要学术资源。但是学界对列斐伏尔本人及其空间思想却有更多的不解甚或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理论的力量和实践的效能,因此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拟对列氏空间理论进行溯源并考察其研究路径,以谱系学思路力图还原其本来面目,为今天全球化都市空间新样态提供理论视角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业与政治之间没有隔离带,商业广告活动并非不问政治,无关政治。商业广告不仅表达政治诉求,引发政治风波,也将政治作为创意资源,借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地位。而国际广告传播不仅反映了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与竞争,也隐含着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是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建构过程中谋求地位、施展影响的一种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孔子在总结前代"礼"的基础上,在强调其形式的同时,对"礼"的内容作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深化,使其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从微处入手,摘取《论语》中孔子批评其弟子冉有的为政之失的相关条目,对其批评背后的为政思想进行分析,详细论述"礼"在政治行为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人治"思想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中则对中国的政治进步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造成了"人亡政息"的怪圈,抹杀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理直气壮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性地借鉴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开展了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本质的矛盾"的揭示,这一重要成就奠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使马克思得以展开对黑格尔哲学的全面清算,把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创造性地整合于唯物主义的立场中.因此,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本质的矛盾"的揭示对于唯物史观之创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殷振文 《东方论坛》2014,(1):120-125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批评俨然是20世纪众多理论流派的"展示舞台"。作为莎士比亚的悲剧经典《麦克白》也不断被再诠释和重新理解,并激发出新的哲学意义和思想论争。20世纪中后期的《麦克白》批评研究围绕"大屠杀"、"政治"和"性别"三大主题,简要呈现经典意义重构和再诠释的多重路径,并阐明当代的哲学批评、政治批评、性别批评对当代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人文关切和现实批判。  相似文献   

16.
政治消费是人诸多消费中的一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在政治优先性的前提下,文学的生产、消费与政治消费都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作者如何对政治进行诠释、演绎,文学是对政治的直接表达还是将政治隐蔽在文学的书写中;在文学批评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挖掘与分享,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牵强附会解释还是通过情理的描述来展示政治之于人的意义。政治消费是探讨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出发点,消费的政治为何,决定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关于美的相关定义可以得出,文学中的政治应是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形式,而不是权力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7.
古代“时”的本义为“四时”,即四季,内涵着周而复始循环之义。“四时”由二分二至的历法观测而来,在取法于天地的整体价值观念之下,“时”又引申出“时中”的哲理判断,以及“时政”的政治标准。“时政”意为依据季节、气候、历法而行政,而非“时事政治”的简称。“时政”思想根源于中国古人“天人和谐”的宇宙观与价值观,体现着取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存原则,对于古今政治均具有恒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个体伦理政治”、“制度伦理政治”是政治伦理的两大基本类型。其中,任何一种类型在政治伦理的历史展开中都具有其发生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但都必须扬弃与超越。本文主要从五个层面具体地分析了两类不同的政治伦理之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于“制度伦理政治”,彻底摈弃“个体伦理政治”的思维,贯彻“制度伦理政治”优先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吸收“个体伦理政治”中强调个体道德修造的合理之资源。惟有如此,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成长才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