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特征及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内涵,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应用性、地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揭示了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大学内涵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扩展其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要科学谋划,在特色上、精品上、战略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2.
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重视软实力的悠久传统。软实力概念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其内涵获得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可以从宏观特指、泛指三个层次把握其含义。文化软实力具有系统性、独立性、依附性、特殊性、普世性、潜规律、内生性、外生性、联系性、共生性等特征,面对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要通过实施信仰战略、品牌战略、创新战略、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国际战略、基础战略、普及战略和市场战略打造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实力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厘清科技文化、软实力、大学软实力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探讨科技文化建设对大学软实力的影响,分析大学科技文化与软实力的相关性,指出高职院校科技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要点,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剖析了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科技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文化概念和大学文化内涵及大学精神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大学精神文化的现状,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改变目前大学重专业标准,轻人文标准的局面,提高大学的软实力,促进大学精神殿堂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软实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大学文化软实力概念,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一项文化战略。这项文化战略的实施首先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儒家道德哲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它所建构的注重人伦秩序的伦理精神和强调个体道德自觉的道德理念,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同时,这一文化战略又为儒家道德哲学向现代化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文化被确认为一种软实力后,各国就都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作为人们的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构建文化软实力,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性力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作用,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观,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文化的继承性与超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奈的概念中引申出"文化软实力"的含义,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措施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断,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文化生产力进行客观的认识,从文化软实力角度来把握文化生产力,思考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尤其是结合各地文化生产力的实践,分析影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要素,对文化生产力的内涵、结构和表现形式进行全面的探讨,以利于实践中更好地发展文化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是未来一个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推进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出版软实力是否能够释放与增长,能够有力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理想中发挥作用,需要改革者的远见与力度,需要出版者的经营理念和文化责任感,也需要科技的发展与学者的创建。只有打造真正的出版市场主体,激发企业创造性,才能充分挖掘文化潜力;要建立软实力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硬指标"与"软指标";要加快构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国民阅读,才能有效扩大软实力的辐射空间。此外,还需要努力增强国际文化融合力,扶植原创,推动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教育塑造功能;政治合法性功能;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为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为落点;建立产品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要素,并针对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人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迫切而深远的重大意义。要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有效整合和开发中国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就需要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挖掘有吸引力、影响力、仿效力的文化软实力资源,有的放矢地制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和战略。在建立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和分析模型时,需要同时兼顾指标筛选的原则、确立指标权重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型,将文化软实力分为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辐射力等五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范畴,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海洋领域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把握海洋事业的社会发展模式,需要对海洋文化软实力进行社会学视角的研究。本文对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含义、研究专题、研究层面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社会学的解读,进而阐释了影响海洋文化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因素,并论述了海洋文化软实力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6维度-24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文化软实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杭州、广州、上海和南京5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处于最高水平,而乌鲁木齐、贵阳、海口、银川和西宁等5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纷纷研究文化软实力理论,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分析梳理了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并就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不足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及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已颇为引人注目。在评述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化研究及其实施的思考意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从文化身份入手,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要将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振奋民族精神,作为增强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举措;要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加大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以及要在相互关联的大格局中,构建完备的国家文化安全大体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以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为主逐步转移到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在各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主要部分,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