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视觉文化的观照下,重新论述本雅明"游手好闲者"的美学内涵。通过分析这一术语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隐含的视觉消费姿态等,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本雅明对都市文化的深刻思考,而且为我们深入认识本雅明的视觉文化理论提供重要的入思路径,对我们考察当下的视觉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雅明的"灵韵"(Aura)思想富于暧昧性与含混性。"灵韵"虽不是本雅明的首创,但却是在他那里发展丰富起来的,在视觉文化的关照下,其"灵韵"(Aura),呈现出两种特征。其一",灵韵"在时间上的视觉关联性特征;其二",灵韵"在空间上的视觉距离性特征。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机械复制更加突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图像化,然而"灵韵"还是变相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在辨析浪漫主义、弥赛亚主义、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对艺术生产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回到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将唯物主义思想引向了社会文化批判,以此揭示艺术生产的逻辑、主体以及功能问题。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批判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试图阐释艺术革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理论根源,从而为“图像-视觉”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建构提供哲学基础。从视觉文化批判的角度看,本雅明的这一理论既具有阐释社会存在的意义,又重新建构了社会生活与艺术现象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展开深入的批判,因而体现了一种基于艺术社会学批判的视觉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雅明电影救赎观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他的很多电影理论至今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解析和阐释当今电影的存在形态和特征。本雅明的复制理论、视觉无意识理论和艺术触觉理论等诸理论为解析当今时代电影法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5.
自从摄影作为一种现代审美范式以来,人类的现代生活已经从传统绘画为主的“光晕”语境中,走向了以媒介视觉为主的现代性“惊颤体验”境遇。视觉文化的审美话语所揭示的正是现代文化的革命性转向,目前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主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言转向”“图像革命”“视觉转向”的理论维度出发,辨析视觉文化理论的生成谱系以及审美向度,并结合本雅明关于视觉文化的现代性论述,以此寻找其审美路径。本文主要以视觉话语的构造形态来书写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经验意涵,并试图在视觉话语的审美空间中分析本雅明的视觉文化理论的寄喻结构与阐释阀限,从而明确视觉文化理论的批判向度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史上,摄影理论一直围绕着"摄影作为艺术"而展开.然而,摄影作为艺术的辩护是以屈从于传统艺术观念为代价的失败的辩护.对此,本雅明提出应将"摄影作为艺术"的思考方式转换为"艺术作为摄影"的思考方式.这一转换带来了摄影理论的革命性变革.本文从哲学、文化学、主从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作为摄影"的理论内涵.如何理解这一转换的真实内容,是理解摄影及其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的文艺与文化研究领域经历了视觉转向,该转向标志着图像时代的来临。人们一般认为这一转向是科技革命带来的以图像的创造、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电讯时代的必然趋势,但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这一转向其实是人类文化对第一感官的悠久兴趣在电讯时代的一种强力复兴,更是西方主流哲学对始于柏拉图、成于笛卡尔的视觉主体性的反思、批判和重新构建。纵观西方思想史对视觉主体的思考,自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凝视及其客体几经变化。柏拉图—笛卡尔理性主义传统中,视觉主体对客体的"精神观照""本质观照"隐含着一种"理性之眼"和"暴力之光"的合谋。20世纪的哲学凝视逐渐转向视觉主体本身,讨论了"被人观看""相互观看""被意识形态观看""被权力观看""伦理观看"等主客体间的视觉模式,涉及视觉权力、视觉伦理、视觉心理等层面的问题,揭示了视觉主体构建的种种模式:如视觉黑洞、镜像陷阱、镜面大厅、全景监狱、他者之面等。这些视觉主体性理论为文艺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视觉转向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互为异质性的东西在瓦尔特·本雅明身上相安无事并大放异彩,这种现象背后有一种"异质统一"的思维方式。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审视本雅明可以看出:其一,本雅明通过"世界博览"、"市场"和"寓言"方式对空间中互为异质性的事物进行了集合;其二,在现代时间观念下,本雅明整合了时间三个维度上互为异质性的姿态——对"过去"的努力和放弃,对"现在"的反抗与迎合,对"未来"的救赎与破坏。本雅明以"异质统一"的思维方式构建的时空为互为异质性的东西的存在提供了基础,也为一切"大放异彩"提供了可能性,并且这个时空本身就在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不了解视觉隐喻,就不能更好地研究视觉文化。视觉隐喻是诸种感官隐喻里最重要、使用最多的隐喻形式,它在西方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视觉中心主义"(ocularcentric)传统确立。随着后现代思想对感性和身体的重新发现,视觉隐喻不仅获得新的理论内涵,更泛化到日常生活领域,与当代视觉文化结合,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逻辑。现代西方思想中的视觉隐喻从两方面决定当前视觉图像的性质和特征。视觉文化是视觉隐喻在当代西方思想中的现实表现形态,视觉隐喻在西方思想中地位和性质的变化决定了当代图像形象和视觉文化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雅明并没有明确地论述过艺术史,他所阐述的艺术史,实际上是他关于影像(摄影、电影)理论的思想。通过梳理"艺术史"与"拱廊街计划"的关系,找到了统领本雅明"艺术史"写作的主题,即现代社会的转型对人的感知方式及艺术的功能属性的影响。本雅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一部社会变迁、技术演进的艺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化观念对视觉过程的作用分析,探讨传统视觉思维方法,可以揭示传统视觉文化结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视觉审美要求,从而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更好的继承、发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作品,让中国传统的视觉文化更耀目的登上世界文化舞台.  相似文献   

13.
"视觉隐喻"是最近几年来引发学界关注的一个新名词。基于它有助于促进学校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重大作用,故已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视觉隐喻的定义入手,通过对该概念的考证与内涵的梳理、结构的剖析与属性的探索,进而对"明示义"与"隐含义"展开深入论述。最后,再回归到学校美术教育层面的视觉隐喻识读问题,阐述识读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基础与具体的教育策略,并以电视广告为例,列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许多研究者,比如汉娜·阿伦特根据本雅明对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卡夫卡的阐释进行解读,认为本雅明是位没落失意的旧式文人,而不是关注文学与历史现实的激进革命思想家.本文从"希望"这一中心概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澄清了这一错误认识,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本雅明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闲逛者”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美学家本雅明在对19世纪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概念,特指那些因为现代性城市的兴起,而可以游荡在城市各个角落,观察、体验都市生活的人。文学和文化研究者经常使用本雅明的闲逛者意象来探讨城市经验、城市空间与审美现代性等问题。闲逛者意象为人们阅读和分析城市文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野。在后现代性消费社会的语境下,本雅明的闲逛者意象与消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性,特别在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视觉联系、视觉消费、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时尚广告策略已经出现从视觉修辞术到视觉语用法转向的趋势,从广告视觉修辞的"规劝"、"感染"、"单向传递"和"激发购买欲望"转变为视觉语用学的"浸入"、"召唤"、"互动理解"和"调动默会知识";从一种主体/受众的目的性结构变成了文本/阐释的开放性结构,此转向的具体策略方法则是借用当代艺术创作的两个视觉构建手段,即"日常化编码"和"无表情外观",以看似无所机心的日常性抓拍的摄影手法,和刻意不流露主观情感的冰冷视觉外观,巧妙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不着痕迹地向其灌输深层意识形态观念,从而颠覆了传统广告的视觉修辞术。该转向的本质原因在于全球化背景下,广告策略从广告修辞学的视觉霸权主义转变为语用学的视觉民主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艺术生产理论是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充满着多维性和矛盾性。本雅明既留恋传统艺术营造的诗意境地,又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艺术持欢迎态度,因而其思想中技术和灵韵、震惊和经验、神学救赎和政治等内容并行不悖地存在着,使读者在"诗意的怀旧"与"技术的乐观"中感受其理论的强烈辐射,这显示了本雅明思想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8.
“巴洛克”(Baroque)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这一概念原则上延伸和贯穿到构成这个时代的所有观念和文化形式中。“巴洛克”一词原义为“形状奇特而色泽异常的珍珠”,被定义为“变化无常”“奇异”和“古怪”,它接受和容纳任何奇异的、不符合规范的事物,不规则的形式开始散发出魅力。“巴洛克”通常与“无限”“新奇”“浮躁”“疯狂”“反同一性”“多元化”“欲望”“颓废”等概念相关联。具体而言,巴洛克的视觉秩序表现为对无限空间的接受,对去同一性视觉制度的容纳以及对多元混杂状态的热衷和欢呼等。这一视觉秩序体现了巴洛克时期人的视觉认知、空间感知、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变化,它既是空间表征模式变化的结果,也是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经济、科学、艺术、宗教等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在沃尔夫林所说的“涂绘”的风格、尼采的“酒神的狂欢”、本雅明的“悲悼剧”的隐喻、德勒兹的“褶子”等概念中都看到巴洛克视觉秩序的表征。它是对笛卡尔透视主义单一性、同质性视觉秩序的颠覆,这一切都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也因此孕育了一系列标志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文化萌芽。  相似文献   

19.
廉政文化视觉传播作为现当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净化社会的现实意义。我国儒家思想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与准则的建立到当下倡导的"廉洁文化",以及视觉传播的多元化和网络廉政文化的普世性,折射出我国不同时期在廉政文化视觉传播的发展与建设,并对人们建立廉洁从政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形成廉政的行为规范等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但由于廉政文化传播中的主体缺失、形式与途径的单一以及不健全的传播机制,导致了廉政文化视觉传播未能充分发挥其效力,据此提出了创立廉政视觉符号体系、搭建传播平台等廉政文化视觉传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感官转向"产生后的视觉人类学,在学科范式上有了整体性的转变,围绕对"视觉性"概念的重新定义,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范畴,同时也推动人类学方法论领域围绕"参与观察法"做有关"反身性"的进一步思考,还通过学科史的钩沉,揭示出人类学成长历程中与视觉媒介技术发展和先锋艺术之间的复杂渊源。而在当代艺术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的社会参与性艺术也开始大量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其"介入"社区,与社区对话的重要手段。视觉性与社会介入,也因而成为这两个领域相互连接的结合点。本文梳理了视觉人类学中"感官转向"的由来,以及其中重要理论家的观点,分析了这一转向中,视觉人类学中的最新发展脉络与当代艺术中注重社会参与的脉络之间相互契合之状态。对这两个脉络之间在理论思考与实践上的更多对话与交流,将能使人类学与当代艺术领域彼此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