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青年是流动人口的主体,对其就业稳定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本文利用原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选择个体特征、就业层次、就业选择三个维度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青年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收入越高,签订劳动合同的青年流动人口就业更稳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通讯行业就业更稳定性;职业为经商或商贩、运输、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更稳定;而青年流动人口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单位性质,是否接受培训以及就业渠道对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华  肖意可 《调研世界》2016,(12):53-57
文章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世代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与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群体内部来看,不管是新生代还是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的比例达到2/3,表明与同代群体相比,大部分农民工就业都比较稳定,但将两代群体进行比较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略差于老一代.年龄、教育、婚姻、流动范围、就业身份、子女数等因素造成两代农民工就业稳定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创业是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它既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化理论、量变质变理论、实践理论,我国解决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必须积极营造青年就业与创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创建青年就业与创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5省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模型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进而探讨就业稳定性与就业地点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会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活性消费,显著抑制家庭生产性消费;(2)家庭生命周期在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的影响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3)稳定非农就业和异地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活性消费及生产性消费的作用效果均强于不稳定非农就业和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5.
徐晓鹏 《调研世界》2016,(11):13-18
本文根据河南郑州586份青年农民工问卷数据,首先采用SPSS16.0软件对影响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23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将23个因素划分为8种类型:职业发展导向型、自我提升导向型、自我创业导向型、教育培训导向型、社会信息导向型、工作生活导向型、职业安全导向型和社会关怀导向型.然后,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学龄子女情况、外出打工类型、打工收支满意度和打工生活满意度等8个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深入研究了"工作—家庭"关系视阈下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差异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实证方法对当代青年农民工的婚姻现状进行全面考察,结果显示: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呈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他们的婚姻问题凸现,影响其家庭稳定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解决青年农民工婚姻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正确引导,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相似文献   

7.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开始有所缓解,但是危机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巨大,在很多国家青年失业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降低。很多政府在危机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本文考察了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各国青年就业的状况,并希望通过对青年失业原因及各国青年就业政策的研究,发现其特点及对中国青年就业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借助Heckman模型、交互模型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差异后,就业稳定性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控制选择性偏差后,就业性稳定的收入效应仍然显著.就业稳定者的收入比就业不稳定者高出20.2%.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流出地、流入地的推拉力显著影响着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住房资产、就业稳定性与家庭风险市场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资产对于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均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不同住房套数家庭的挤出效应不同;高就业稳定性会抑制住房资产对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的挤出效应;不同样本特征下住房资产对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及参与程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中,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她们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调查研究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个人背景、学习生活情况、就业基本素质、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前景及就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提出了通过高校专门行政管理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等相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综合影响、作用机制与结构性差异。研究表明,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生产力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的传导作用来实现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低技能、东部农民工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从长期来看,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建议应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青年村干部职业呈现差异化稳定现象。本研究依托“场域叠加”理论构建青年村干部稳定性生成的“双重角色塑造”分析框架,探究桂西北Z村青年干部不同职业稳定性的形成逻辑。研究发现:首先,青年村干部的稳定性选择受到行政、社会和市场等场域的影响,表现为多重场域对其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共同塑造,分别形成强、中、弱不同强度的角色取向。其次,塑造后的双重角色能否共生以及共生的方向与强度,会生成强共生、弱共生和无共生的不同关系模式,促使青年干部展现出长期稳定、短期稳定、较不稳定和很不稳定的差异化稳定性。“双重角色塑造”分析框架为全面理解青年村干部稳定性提供了新视角,阐明了青年村干部稳定性差异的形成逻辑,有助于采取针对性、差异化举措稳定青年村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21年陕西省吴起县342个农户调查数据,利用PSM方法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返贫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非农就业家庭贫困脆弱性指数比未参与非农就业家庭低;非农就业并不必然会消除未来贫困,当家庭非农就业受限于被动就业或农业社会保障缺失时,非农就业与贫困脆弱性呈正相关关系;非农就业可以显著弱化未来贫困风险。从提升过低非农就业家庭的就业比例,合理调整过高非农就业家庭的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有1亿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年。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提高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一方面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欠缺,如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竞争能力贫弱等;另一方面社会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组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工作都急需加强。为此,要转变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就业;下大力气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继续深化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扩大就业容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农村青年纳入社保范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疆南疆地区的调查数据,从个人禀赋和家庭特征两个层面选取变量,利用Logit模型对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女性劳动力接受高中教育的转移就业几率比初中教育高9.03倍,接受小学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对其外出务工有负影响但显著性不明显;汉语能力、年龄对转移就业有显著影响,汉语水平高、年龄越小转移就业几率越高;婚姻、务工技能影响不显著;家庭支持具有显著影响,与家庭不支持的外出务工概率之比达到6.9倍;家庭收入低、居住地离城镇近的转移就业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政策、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方面分析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进一步扩大规范就业买方市场,改善大学生就业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女性职业社会化,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全面二孩政策更使得已婚女性面临着育儿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以2015年CGSS微观数据为基础,从家庭视角检视育儿、代际分担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6岁以下的幼儿而言,母亲仍是主要的照料者,育儿对于已婚女性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代际分担对育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育儿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影响;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已婚女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农村已婚女性。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发展公共托幼服务、鼓励家庭代际分担等路径,帮助已婚女性平衡育儿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已婚女性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泰州市海陵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该区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惑.究其原因,是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就业观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为此亟需,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促进青年就业的相关法规政策;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强职能整合,建立青年的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9.
引导和推动农村青年就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伴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当代农村青年成长环境更具开放性,自我发展更重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更加丰富,关注农村变革更为强烈,社会活动方式更趋多样。但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维权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内外因素仍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农村青年就业。促进农村青年就业,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村青年就业,在全社会为服务农村青年就业营造良好氛围,转变农村青年就业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维权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受父权制、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女性外出务工较农村男性以及城镇女性面临更多的障碍,其合法权益更易被剥夺,遭遇就业歧视的情形更为普遍,性权利被剥夺或被侵犯的可能性更大,婚姻解体和家庭离散的风险更高.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创新,破解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提升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农村女性平等就业权保障的需要,还是农村婚姻家庭、社会稳定的需要和制度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