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因声求义”是传统训诂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末年,郑玄就已经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在其注释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深入分析郑玄《礼记注》“因声求义”的训诂范围及其内容,证明“因声求义”作为较为科学的训诂方法,肇始于郑玄。而且,郑玄“因声求义”的思想,直接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研究音义关系的道路,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俞敏先生将传统训诂方法和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融会贯通,形成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汉语古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他的训诂研究方法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将因声求义与因形求义相结合进行训诂研究;首次利用语流音变对古文献进行研究;率先运用汉藏比较进行训诂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公认: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一部《广雅疏证》“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王力先生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古音学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条件下,它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为什么能促使具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呢?这是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因声求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明末清初黄生的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和声义同源论 ,在当时来说 ,是最可贵的特见和创获。在我国古代汉语语源研究史上 ,黄生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对黄生其人的生平、著述及《字诂》的成书、训诂理论及训诂实践和局限 ,都作了简要的评价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朱熹继承前人并发展了因声求义、据境求义、据形索义、稽考旧注法等训诂方法;金石证古法在朱氏那里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据义理通训诂法则乃朱氏所独创,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对当今训诂学的发展也颇具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这一因声求义理论的认识。研究表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基本遵循了他的古声类二十三纽的划分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 训诂的条例分为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据文证义三方面。这是传统的训释手段。段玉裁说:“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一字必兼三者,三者必互相求。万字皆兼三者,万字必以三者彼此交错互求。”此只说明训诂条例的组成与互求,但未明在这三者的关系与地位中,应以声音为先。以“声”统“形”,公认是研究文献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汉语研究史上最宝贵的经验。黄侃说得更为具体:“详考吾国文  相似文献   

8.
所谓因语境求义,就是根据古代文献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探求言语中的词义。因语境求义可以分成因上下文语境求义、因文例语境求义、因辞例语境求义、因情景语境求义、因语法语境求义和因古代社会语境求义等类别。运用因语境求义的训诂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明末清初黄生的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和声义同源论 ,在当时来说 ,是最可贵的特见和创获。在我国古代汉语语源研究史上 ,黄生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着重对《义府》中二则训例作了肤浅的考证和说明 ,希望以此窥豹 ,介绍黄生及其训诂思想。  相似文献   

10.
阮元曾说过:“余之学多在训诂。”他研究训诂学的成果,大部分保存在《研经室集》中。阮元在训诂学方面的首要成就,在于通过对文字的训释,寻找我国语言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他说字解经,长于归纳,善于博引旁征,再根据旧义,引申发明,推及一般,发前人所未发。下面试就他训诂所用的基本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具体阐述。清儒训诂的主要方法是因声求义。我国训诂学由以形说义发展到因声求义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文字根于语言,从形、音、义这三要素来看,形是记录符号,对于语言是外在的因素,音、义才是语言本身的内在因素,而言语托于声音。从历史发展来看,语  相似文献   

11.
朗读学是关于朗读的专门学说,在阅读学、语文教学论的视野下研究朗读非常重要。从语言角度看,朗读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语音的外显、语音的"复活",因此对语音性质的研究,是朗读理论与朗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语音的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其内涵不仅在于字符词语语音形式的表"义",更在于其表"意",更在于有声语流的语音形式如何"传情达意",对朗读起决定作用。朗读者遵循朗读的科学规律与艺术规律,可以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是声乐的故乡.意大利语音具有自己的特点.意大利语音与歌唱发音、发声训练、歌唱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将意大利语音的基本发声规律作为一个理论与歌唱实践有机结合的系统进行研究,进而借鉴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对提高我们本民族声乐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王引之《经义述闻》的“经义互参”这种体例,从而更好地认识王氏在训诂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采用了列举法对于这种体例进行首次挖掘和研究。根据参看对象的不同把它分成四类,并对每类举例分析说明。结果表明:“见”的运用使得著作结构简练、直接,言简意赅,尤值得后来之训诂著作仿效。  相似文献   

14.
英语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究竟该用国际音标还是自然拼读法一直都有争议。国际音标能提高认读单词的准确率.但音标系统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自然拼读法融合字母进行教学,音形一致,简单易学,但不利于多音节词以及不符合规律的词的认读。分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法就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研究.自那时起,英汉语音对比成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发音语音学、音位系统构成、语流中的音变、音节、音高体系以及重音和节奏等七个方面,其中绝大部分成果为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比分析,但也有一些成果是对英语和汉语主要方言的比较,个别成果从历时的角度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了讨论.尽管我们在英汉语音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靠实验手段的研究十分不够,生成音系学的汉英对比也尚无人涉足,语音对比的成果推广以及语音对比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研究的结合更需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政治学》主要关乎政体的选择和维持,在亚氏政体分析的思维进路中,首先是坚持系统科学方法,将政体看成一个系统,这是分析政体的起点;其次,坚持中道方法,通过现实观察和逻辑推论,寻求现实中的稳定政体;最后,坚持价值方法,探讨遵循至善这一终极价值原则的理想政体。亚氏政体思想的方法论思维对现代政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学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文学形象中 ,语言向形象的过渡不是直接的 ,它们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 ,即文学具象。因此 ,文学形象可以分为语言和形象两个大的层次 ,两个大的层次又可以分为语音文字、语义、具象和外象、意义、内蕴等 6个小的层次 ,由此构成文学形象复杂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8.
语音演变有很强的规律性,但也有例外.本文就四川方言中的一些不符合四川方言语音演变规律的字音作出了解释.通过追寻中古音,探索某类音的演变过程和方向发现,有些例外字保存了古音,如"赴甫"的声母读音[p'];有的反映了某种音变在词汇中的渐变特点,如见系开口二等字中还存有的舌根音;通过分析连读音变发现,有的是同化的结果,如"晌午"中的"晌"念[sau()] ;有的是异化和类化的结果,如"眉"字在"蛾眉豆"中念[mi()「]有的透露出汉语历史上声调平分阴阳的音变信息,如"头"在"前头"和"锄头"中读为[t()u(e)「]  相似文献   

19.
语境规约下的民航通话英语语音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通话英语作为一种ESP英语,其特殊的语言使用环境赋予它很多自身的特点。研究民航通话英语语音改造,能发现民航英语的语用语境对其语音改造具有规约性:民航语境首先通过对语义的约束,从而在发音、声学、听觉方面制约民航通话英语语音改造。  相似文献   

20.
借词的语音变异学界谈得较多 ,而较少关注词义和语法意义变异。壮语有丰富的汉借词 ,其中一部分出现了词义和语法意义及语法作用变异。词义变异包括词义转移、词义范围缩小、词义范围扩大几方面。语法变异包括词性转变、动词的主动被动转变、形容词虚化成后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