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以来科学的极大成功以及现代科学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亟待对科学的历史发展给以人文阐释。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 ,可以发现科学史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 ,科学史可增进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认识 ;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启示 ;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理解 ;为理解和解释科学提供人文维度与历史理性 ;有助于揭示科学的属人性与人性界面 ;促成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哲学精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大学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构成,也是提升人才素质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育大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确立制度保障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等向度。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大学必须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人文精神充分的肯定,更体现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管理的革新。本文剖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实质、价值以及现代意义,进而探讨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大学人文教育与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对于个体的完善、大学的发展、民族的未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人文教育日渐萎顿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大学人文教育。要真正塑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性灵,人文教育必须返归传统文化经典。面对新媒体时代经典阅读的多样化形态,大学人文教育应当选择一种正确而恰当的经典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文从其本质上说是对理想的人、理想人性和理想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建构和培育,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和精神活动,在培养理想人性、促进人的完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科学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念上与人文具有统一性,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科学的人文性被忽视,导致科学与人文分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科学的人文性,使科学重新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重视。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而言,人文社会学科具有激发创新能力、促进学科融合和提升人文氛围等独特的意义。基于海内外两所著名大学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经验,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作出思考:将人文社会学科定位于对理工学科在“工具”、“视野”与“内涵”等层面具有辅助作用;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解决人文社会学科师资困难;全面促进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涵义等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涵义等问题的认识尚有许多分歧或含混之处.文章分析了人的主要精神因素的不同作用及人文精神的人性基础影响,阐明了“人文精神是人类自觉弘扬人性与构建人格活动的一种意识反映与情怀流露”的重要观点;继后,探究了人文精神同人文主义、人文知识涵义的异同,朴素人文精神与典型人文精神的不同以及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分子的关系,提出与论证了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一种目的性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人类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而且还在侵蚀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造成各种文明危机和人性的异化。批判和驯服消费主义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基本前提。应当在不危害基本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原则的和谐型消费文化,大力倡导精神文化追求,注重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有三个层面,即轻度的心理偏差、中度的心理障碍、重度的精神疾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下降与大学人文精神的普遍失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医学化等问题,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建是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现代眼光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人类文化的终极指归具有同趋性,即在于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教育的人性复归,已成为历史的文化的必然。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与内涵的丰厚性,是一种集人类文化之精华、千方百计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成长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充满了哲学的、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大学生树立现代观念的必要性,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开放观念和未来意识、信息观念、创新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概括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大学生建构现代观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对力学专业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认为 2 1世纪大学教育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为主导思想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应以专业教育为主战场 ,熏陶学生的个性与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对国内外一流力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名称、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形成大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理念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诉求。科学精神的基本涵意是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公平与宽容精神,科学精神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强化人文素质与培育科学精神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贯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的平衡。认为大学和大学教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对科学精神的内涵需要全面理解。促使科技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人为本,使科学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相统一,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当代人文精神,都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应用合理性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应用合理性的核心应当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应当遵循目的性优先、结果合理性优先、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在实现路径上,要确立科学的生态意识观,保证科技应用的决策与评价合理化,改革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学风建设目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大学学风建设目标是搞好大学学风建设的前提。大学学风建设目标的依据一是先进性,二是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三是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四是体现民族利益和时代精神。大学学风建设的目标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二是追求思想进步和道德的完美,三是以振兴民族大业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博大胸怀,四是具备纪律观念和法制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和现实意义,认为其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弱势群体作为扶持和维护的重点;实现更全面更现实的人文关怀;营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人类的物质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弘扬。大学生是专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引导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和外在表现有那些?培养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应是高等教育的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运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德育教育,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使德育活动的结果充分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各种社会实践之中。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新定位,从而有效地实施大学德育活动,树立新的大学德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