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文商标和英文商标的命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作为语言帝国主义 ,它侵占到了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商标的命名。商标是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唯一最有价值的资产。在当今社会中 ,英文商标的命名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中显得十分重要。英文商标的命名当然有其英文表达的固有特点 ,但是它有些命名的战略需要人们不断研究。文章根据作者在澳大利亚对世界著名商品的英文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所作的实地考察素材 ,研究了英文商标的重要性和英文商标命名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了英文商标命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典的图-词干扰范式,利用基本水平命名和类别水平命名两种任务,考察了图片和干扰词的熟悉性对言语产生中语义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图片熟悉性影响图片的命名速度,高熟悉性图片命名快,低熟悉性图片命名慢,产生显著的图熟悉性效应;2干扰词熟悉性影响语义效应的强弱。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务中,高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干扰作用大,低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干扰作用小;在类别水平命名任务中,高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促进作用大,低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促进作用小。干扰词的熟悉性与图-词间的语义关联性共同影响着言语产生中语义效应的方向和大小。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词汇选择竞争假设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英汉商标命名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名是人的心理现象,对商标命名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有关隐喻和换喻的理论对英汉商标命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共性:在“生产”理想认知模式中,命名者均采用了概念换喻,如“产地代产品”、“生产者代产品”等;在“广告”理想认知模式中,正是隐藏于消费者背后的概念换喻“抓”同商标词背后的概念隐喻“兴趣”之间的互动,使得广告中如此命名的商品具有吸引力,并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  相似文献   

4.
在对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检视与反思中,自媒体的命名是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自媒体的命名存在滥用地名、定位模糊、求新求快、取向低俗等乱象,造成侵蚀官方公信力、扰乱社会秩序、牟取非法利益等后果。自媒体命名应运用修辞思维,创新且明晰边界,以垂直内容或行业领域命名,彰显分众化价值;以人名或社群属性命名,塑造自媒体品牌;严守命名底线,杜绝侵权行为,做到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5.
从"手"的具体意义对比了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论述了由于手是人类共同的身体器官,因此语义派生的义项也大体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由于中日联想的不同而产生的;指出从命名的角度来看,汉语既有从事物样态的角度命名的,也有从事物功能的角度命名的,而日语则都是从事物形状的角度命名的。  相似文献   

6.
赵海廷 《中南论坛》2006,1(2):104-107
变量的命名空间是解决在同一作用城内同名成员引用问题的方法,本文从介绍C++/VC++系统中变量的生存期、作用城、可见性入手,进而讨论变量的命名空间,命名空间成员的直接引用、引入命名空间所有成员和命名空间的别名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竹器释名     
本文从声音的角度探求《说文·竹部》中 21种竹器的命名缘由,其命名理据分为两大类:一类取圆义,一类是取其他意义。竹器的命名,体现出声音对意义的象征作用。  相似文献   

8.
《庄子》中人物繁多,人物的命名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创造。"重言式"命名传承历史评价,整合帝王系统,改换圣贤精神;"寓言式"命名消弭人物界限,为自然天象注入思想,赋予"概念范畴"生命;"卮言式"命名以技艺、区域为依据,与农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兀显"丑"。  相似文献   

9.
“新诗”的命名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既接受了晚清维新派诗人“诗界革命”的启示,也从西方文学资源中汲取话语活力。“新诗”的命名暗含如下逻辑预设:“新诗”是“进步”的、充满希望的;而“旧诗”是腐朽的,死气沉沉的。在“新诗”的命名过程中,“旧诗”也相应地得到命名。这种命名行为获取一定话语空间之后,是更为展开的关于“新诗”观念的演绎。对“新”的价值的刻意强调,是这种演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物命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名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韵味。由于汉语和汉字的特殊指代性,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本文就从这一点出发,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来透视中华民族命名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一样是多起源的,中西园林艺术在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折射出不同的审美思想和设计哲学,如"自然之本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秩序和控制"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然而,由于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对中西方园林各自的主人来说,基于人类在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的需求,中西方园林的造园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偿与完善,从而满足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无论规则式还是自然式园林都为创造"世界花园"提供了基础,一定程度以理想家园的形式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时期的江南园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朝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崛起与寺观园林的出现,打破了皇家园林一枝独秀的局面。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系统的形成,推动了园林艺术风格的发展。六朝时期,人们在艺术审美上崇尚自然,趋向自然。园林艺术逐步向模拟自然山水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园林创作手法,推动了"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人工山水园的修建。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近代租界花园—以津、沪两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花园是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与地域范围内的产物,该文以租界花园最为集中的津、沪两地的十余座花园为例,就其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应用、园林建筑小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近代租界花园的艺术风格与设计手法,并对租界花园的存在意义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明清园林崇奢的世风之下,却出现了一些"尚俭"的园子。反映在具体的园林营构上,一是建园面积狭小;一是园中的景物朴素。这些园主认为造园崇奢是费财损力,不利后代发展,园子易被豪强攘夺,是园主没有创造力的表现。造园尚俭可使园子留传长久,不被豪强霸占,更得自然之美,有益子嗣兴旺,还可为园主赢得高蹈清洁的名声。尚俭的园主,虽在物质条件上求俭,却在精神上追求不简,而是不约而同地追求文气书香。造园尚俭的背后,还有着园主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市民农园利用郊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农田划分为小块土地租给城市居民种菜,以体验农业为主要形式,具有休闲、娱乐、游憩等功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北京市作为国内都市农业的首发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城市周边已经建立了很多市民农园,但市民农园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依据2012年8—10月对872名北京市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对市民农园的潜在价值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调查者对市民农园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002.62元,期望租种土地的平均面积为38.80 m2,北京市居民总支付意愿为123.01亿元。相比目前市民农园的发展状况,北京市民农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大力发展,使市民农园的潜在价值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娄东私家园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鼎盛一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忽视。综合而言,娄东私家园林主要具有建筑类型多样化,建筑数量多、密度大,建筑布局呈现宅园同构的“家园化”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哲学源流上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园林生活为佛教信仰与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道法自然是中国景观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长安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进一步升华。唐长安私家园林的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等景观要素和谐融汇,园池构筑日趋洗练明快,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江南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为数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园林类型,以典雅淡朴为主要特征;岭南私家园林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表现出浓郁的生活趣味。比较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可以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发现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安徽园林实例为依据,梳理出安徽园林发展的轨迹,包括历史上的安徽园林状况以及安徽园林的现实存在状况,分析各时期安徽园林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