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内地香港法律制度比较研讨会上的讲演。主要说明: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是司法体制的改革,以期建立和健全一套合理的司法制度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保证实现司法公正目标;在司法体制的全方位改革中,要着重解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问题,建立司法官责任制问题,强化权力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问题等;中国司法改革只能是渐进性的,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民主制度具有天然的缺陷,而司法对弥补这种缺陷具有重要意义,即司法可以弥补民主对少数人利益的忽视,在现代司法理念下,民主不能解决的所有纠纷都应当纳入司法程序的视野。如果民主和司法都不能解决的矛盾和纠纷很可能被当事者以暴力的方式解决,但暴力解决纠纷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严重损害人民的共同利益。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现代社会里,暴力往往是备而不用的,它只出现在极少数的场合。我们在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挥司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过程中,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现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司法公正。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一道关卡。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改革司法体制,增强"有法必依"意识,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特征 ,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公正的前提是司法独立。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病症 ,其根源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缺乏防腐蚀和抗干扰能力。如何围绕司法独立 ,推进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这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必须保障司法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为了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司法公正,全面推行司法体制和司法工作机制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司法公开有了新的要求和体现。鉴于此,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对司改背景下审判公开的应然和实然展开阐释,以推动司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对于构建和谐四川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相关因素,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司法机关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机制,推进司法公正,构建和谐四川.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法治的重要蕴涵,也是重塑法治必不可少的条件。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最高理念,也是其它现代司法理念的核心。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未遵守正当程序的公正不能称之为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理念的实现必须是这两方面的结合,即通过司法改革进行物质层面的相关制度建构和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法治精神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积极推行学校各方面改革,普遍建立了教代会、职代会制度,实施民主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强化民主管理。一、新形势下必须强化高校民主管理的意识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和重要体现。民主管理主要是指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参加国家事务和企事业的管理,行使宪法赋予的各…  相似文献   

10.
司法民主仍然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和支撑,要更新形式民主观念,强调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思考、获得充分资讯和协商对话.人民陪审员制度要发挥司法功能,塑造司法的主体权威、过程权威、结果权威,提升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认同感,形成司法领域的公共理性,最终实现提升司法公信力这一制度目标.人民陪审员实质性参与审理需要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要细化法官指示和问题列表的内容,制作证据列表,提高法庭审理的对抗性,落实集中审理等庭审原则,建立人民陪审员的自由心证证明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证,行政公正则属于这个巨大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在目前的行政法治实践中,行政不公正行为时有发生,这是多种缘由造成的。在新一轮司法改革下,实现行政公正的契机得以呈现。同时,实现行政公正目标是司法改革成效的凸显和司法功能得以彰显的体现。在司法改革视域下欲求实现行政公正可以遵从以下路径:延展行政不公正行为的有限界定,构建行政自由裁量的司法制度、积极主动的司法审查制度、行政不公正行为涉诉的独立审判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法国现代司法危机最明显特征是程序缓慢,追求效率是司法改革的首要目标。为寻求司法效率提高,除在诉讼程序内部实现流程的简化之外,同时在程序内外推广替代纠纷解决机制的应用。法国司法由此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在“黑白分明”的传统审判特征之外寻求灰色地带的特殊正义。同时,亲民司法理念颠覆了司法高高在上、与世隔绝的冷漠形象,确立现代司法亲近于民的新形象,重建民众对司法的信任。2008年法国司法改革报告在上述司法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综合提出新理念,即和谐司法,作为法国现代司法改革的新主轴,旨在将当事人置于司法体系中心,强调司法为公众服务,推崇司法的可读性、便利性、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司法改革首要的价值目标是保障和发展人权,切入点则是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司法独立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逐步树立以司法独立为核心的现代司法理念,并使之贯穿于法律规则运行和法律制度构建过程的始终。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以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更是一个走向程序的时代。重估程序的价值、注重程序制度的构建,已成为现代法治文明的一大显性表征。在“重实体、轻程序”之传统积习甚深的当代中国,也开始高度重视法律程序制度的建构,“程序正义”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价值导向之一。通过对中美两国审判制度的比较,诠释“程序正义”的内涵和精髓。期待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能够彰显程序正义之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未成年人审判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玲  常磊 《南都学坛》2010,30(1):97-102
我国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已经历了25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圆桌审判、社会调查、暂缓判决等新的审判工作机制,基本上确立了以少年保护为主的理念。如何在总结地方法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是今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司法独立是由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派生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 :司法机关的组织系统独立 ;法官依法独立审判案件 ;法官的资质和身份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等。而目前我国的司法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困扰而不独立。要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 ,应改革我国目前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机关内部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法官的资质和身份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协商性司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司法潮流,与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协商性司法背景下,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有其内在必要性,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是其参与控辩协商的重要"筹码",是协商性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检察机关维护其公信力的迫切需要。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具体制度构建也应适应这种司法潮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制度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常常与制度建构方面的缺陷有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公正执法 ,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 ,妨碍了司法工作的健康发展 ,因此 ,亟待改革。但司法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多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应当把树立司法的权威性和维护司法的统一性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 ;把清除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作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把培养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作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回到事实本身是澄清能动司法相关是非的基础和前提.能动司法既不是新发明,也不是舶来品,中国当下的能动司法是司法改革政策调整后人民司法传统复兴的产物.能动司法强调的是司法中人的作用,其本质上是一种贤人司法.最理想的社会治理图景是在拥有法治的同时也拥有贤能的司法者,故作为贤人司法的能动司法具有普世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司法改革的目标和使命是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法治精神的现代司法制度,能动只是中国司法改革过程中应当固守的一种道德优势,如果在还没有实现法治之时就将主要精力用于追求司法者的贤能上则是改革的错位和跑题.  相似文献   

20.
能动司法: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控辩式审判方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背景下,能动司法理念的提出和司法新政的推行,可看做司法改革的延伸和进一步推进。回顾和考察坚持程序正义主导的审判实践,没有完全实现司法目标和满足人们的司法需求,但能动司法追求的司法目标不应是单纯的实体公正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包含对程序公正的追求。本文认为,在遵从司法消极、克制性本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追求司法能动,达至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平衡和契合,为能动司法的意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