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松龄科举失利的原因很多,但直接导致其屡试不中的原因却缘自于考中秀才时清代大文学家施闰章的赏识,而正是这"赏识"导致了几十年的科举路上蒲松龄科举文章写作的"偏离"。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描写了一些塾师形象。但其侧重点截然不同:蒲松龄重在表现塾师的可怜,而纪昀则重在表现塾师的可恨。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些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孤单的塾师形象,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白日梦心理,叉创作了一些在神鬼世界中俸禄优厚、关女相伴并且最终高中功名的塾师形象。纪昀则认为作为一个塾师,不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而片面执着于物欲的追求,严重违背了我国传统的义利之辨。纪昀在自己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却要指责苦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未免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科举屡败,但一生对之沉迷执着。从分析《聊斋志异》中文人心态特征入手,可以探究蒲松龄一生强烈的求仕欲望。  相似文献   

4.
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并非“落魄书生”即可一言以概之的。它是一个涵盖了“退闲官僚”、“儒士”、“举人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的多种身份并存的职业群体。随着明代社会之变迁,塾师的社会构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退闲官僚”、“儒士”与“举人监生”的日渐淡出,使“儒学生员”日渐在塾师群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社会构成的演变,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塾师群体文化素养的相对下降,但从人才梯级培养的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不说是明代社会自身对民间教育资源所进行的一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有效配置与优化。  相似文献   

5.
科举停废后,私塾、塾师的状况如何,目前研究不足。有人认为塾师已成失语者,是乡村社会的弱势群体。揆诸史实,并非如此。在清末到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乡村的教育“权势”是由塾师而不是由教员所掌握,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国民教育并没有得到基层民众的普遍信服。这一研究表明,理论建构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史实基础之上,否则难免放大失真。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在顺治朝顺利,在康熙朝失意。原因之一是其文不符合已经变化了的科举制艺要求,思想倾向也与康熙朝文教政策存在差异。造成这种不合与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当时文教政策处在从混乱到规范的动荡期,科举取士的衡文标准也不明确。这种情况下,考官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与依据,士子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致使"艺业者漫无所宗",是蒲松龄科举有过一时得意之后被无情黜落的根本原因。这是蒲松龄个人生活的悲剧,却成就了我国古典小说有了《聊斋志异》这一伟大名著的喜剧!  相似文献   

7.
私塾教育,在明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科举体制的相对开放,与政府社会教化政策的大力推行,私塾的分布与发展,也呈现出更为纵深化的发展趋势,并日渐成为明代私学中的一个主体部分。私塾的这种纵深化发展,不仅促动了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兴盛,也促动了塾师职业群体人数与社会规模的极大增长。不过,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私塾及其对塾师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相对失衡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科举题材是《聊斋志异》重要内容之一,与蒲松龄一生的追求息息相关,也投射出蒲松龄作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矛盾的心态:既渴望科举成功又因屡屡失利对科举有些厌倦从而对科举制度的某些弊端进行抨击。  相似文献   

9.
《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主要从社会史的视角,对明代塾师的社会规模与构成、生计状况与职业生存观念、职业生活及其社会活动等内容作了十分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该书使我们透过"身份"与"职业"的夹隙,更为清晰地看到了明代塾师群体的真实生活样态,以及中国近世士人群体演进的内在趋向。  相似文献   

10.
底层写作的潮流和当代知识分子阶层自身的焦虑有关.于是,虽然以现实关怀、批判性的面目出现,底层写作只不过是支离破碎地呈现了下层生活的苦难片段,却无力、也无心以现实主义的文学激情去批判性地呈现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所谓底层写作仍然在暗中借用"纯文学"的主题与模式,这决定了所谓底层写作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在晚年创作了大量俚曲,其中有七部的题材与《聊斋志异》中的小说相同。他写作与小说同一题材俚曲的目的是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对村庸市媪进行教化,表现的主题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充满了对整个社会和底层人民的关注。作家还特意选择了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为后人改编《聊斋志异》奠定了家庭化、世俗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论聊斋俚曲     
素以《聊斋志异》称著于世、蜚声中外的清初伟大作家蒲松龄,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小说家,而且在诗、词赋、俚曲创作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蒲松龄晚年看到自己据民间故事改编创作的《聊斋志异》,由于文字的障碍,难为一般劳动者所接受,于是,采用白话写了大量的俚曲.这对于三百年前封建社会里的一般作家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当时象蒲松龄那样的知名人物,用民间俚语创作,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分,甚至会影响因《聊斋志异》所获得的声誉.然而,科场失意,一生过着贫困的塾师生活的蒲松龄,因长期接触下层劳动人民,深切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终于决心排除世俗偏见,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了俚曲十四种,以醒"村庸"、"市媪"之迷.蒲松龄虚心学习民间文学,躬身倡导通俗化的工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确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底层文学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作家主动选择"代言人"的写作立场,以底层书写的方式呈现底层状态、凸显底层问题、探寻底层困境的解决方向,这既是当前底层写作群体的一种现实要求,也是知识分子、作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应松的底层写作以现实主义的写作立场,极致化的苦难叙事反映了神农架边远山区底层的苦难生活,并向精神和人格心理层面推进,达到了人性挖掘的深度,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批判力度.纵观新时期以来的底层写作,作为新世纪底层写作代表的陈应松作品集中表现了城乡冲突、贫富对比中农村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毕生心血写成的孤愤之书。其中蕴藏着作者心灵深处相互冲突的双重思想意识:既追求个性的独立自由又肯定封建礼教的严规戒律;既沉湎于美色的诱惑又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既崇拜科举追逐功名又批判科举逃离名场。  相似文献   

16.
“底层写作”或“底层文学”,是一个备受近期文坛、特别是批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对近期文坛关于“底层写作”的相关理论批评进行概要扫描,就“底层写作”的概念的源起与界定、批评实践中的困惑与求解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底层写作”批评理路的延展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的出现成为文坛热潮,首先,底层写作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紧密相关,其次,底层写作也是文学观念、实践自身发展的合理走向。文章着重分析底层写作出场的文学语境,追寻底层写作与新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基本哲学观点及其宗教鬼神观念具有矛盾性。宗教鬼神不过是借之发愤的手段,蒲氏对宗教鬼神有似信复疑的态度。虽然抱着济世的儒家思想,而现实又迫使蒲氏对儒家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怀疑。作品中表现了他冀求恢复科举的健康机能,以实现其“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但出于个人不平遭际,又对科举强烈批判;受明中叶以来反对程朱理学的社会思潮影响,蒲氏作品表现出反礼教、反传统的新型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显然受楚骚传统的熏陶.具体到作品本身,狐仙是一个重要的扭结点.蒲松龄努力打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写作中的释放模式和放纵模式,独出机杼地创造了狐仙的文人意象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任红星 《可乐》2010,(1):41-41
蒲松龄小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去参加朋友的寿宴。人们一边喝酒吃莱,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天,不知不觉谈起了功名富贵的事情。蒲松龄的父亲很有学问,但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有人问他:“先生参加了好几次科举都没有考中,不知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