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论是雷斯的学生威密尔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的功能派主要理论: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且目前在国内也广为流传。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本文从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需求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译者选用翻译方法的的两中个基本出发点,即译者应根据翻译作品的目标读者和语篇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同时,本文还论述目的论对实用文献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翻译目的论为一些违反翻译标准但实用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扩大翻译研究的范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翻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有学者对其指导文学翻译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对《致蒋经国信》的英译为例,分析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和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对目的论下的翻译法则进行了简要解读,讨论了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对翻译目的论下的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的解读。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我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议:译者要重视翻译理论和语用学原理的相关性,以实现翻译理论的拓展和深化,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文本目的为翻译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文章通过对目的论涵义的主要特点,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法则以及语言功能的认知分析,重点阐释了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绍兴名士文化翻译的问题及对策:目的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目的论框架内探讨绍兴名士文化的翻译问题及对策。文章首先概述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探讨了该理论对名士文化翻译的适用性,运用Nord的翻译失误分析模式详细考察了译本中的四类翻译失误,分析了失误的原因,最后结合目的论的启示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入手,在翻译目的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来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网络美剧剧名.笔者首先介绍了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然后应用目的论等理论来指导如何进行美剧剧名翻译,并通过比较,分析各字幕组的美剧中文译名的利弊,提出比较易于中国观众接受的好译名.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较之普通文本翻译有它自己的特点,从而也对字幕翻译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文章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剧Joey字幕的若干翻译,指出其中优劣,并作了适量修正。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商标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商标翻译的目的性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英汉商标翻译宜灵活运用直译、音译和意译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首先指出翻译目的论的伦理立场是翻译功利主义,继而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目的论的利与弊,指出目的论在译员培训方面以及对于一些应用性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能盲目夸大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适用范围和作用。目的论不能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唯一的理论,而应该与其他译学理论相辅相成,从而促进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目的论出发,提供了一个更具关联性的研究模式,即把翻译看成是一次有目的的行为,从目的的产生,目的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翻译结果中的体现出发对译者的翻译做出更科学和符合逻辑的研究.并在目的论基本理论的分析基础上,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消除进行案例研究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学者认为翻译目的是决定翻译的最终因素,他们注重的是翻译的功能。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文章分别阐述了目的论三原则在科学翻译中的应用,从译文功能角度解释了科学文本中不同翻译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对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在中国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欢迎.但不少读者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存在些许误读,笔者将对该理论进行初步探析,并做简单的思考,以期帮助读者理解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翻译理论大多把"信"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强调译文要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文学翻译更是如此。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信"并不是评价一部译文优劣的最高标准。本文讨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和目的论的"忠诚"之间的关系,并用翻译目的论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文学翻译中的"信"是相对的,目的论也可以用于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5.
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杨宪益夫妇合译的《红楼梦》中习语的翻译。首先介绍了目的论的相关理论,指出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接着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杨氏夫妇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了目的论的精髓。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杨译本中是如何通过多样的翻译方法,保留了中文习语的特色。杨氏夫妇对《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处理,体现了其旨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目的论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翻译理论,源于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不满,目的论的原则是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两者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的翻译手段和策略都是由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公示语的四大功能,即提示功能、指令功能、参照功能和强制功能。在目的论视角观照下,分析公示语翻译的特点、翻译的原则、翻译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评价公示语翻译的标准——可接受性。公示语翻译属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工具型翻译类型,应该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阐释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适用性,以及在目的论指导下广告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译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翻译目的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翻译目的论反映了翻译理论的全面转向 ,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目的论认为 ,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 ,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精当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从目的论和信达雅看中西译论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达雅和目的论是世界翻译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在分析两种理论异同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中西译论的发展轨迹。中国翻译理论始终没有跳出信达雅的藩篱,而西方翻译理论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核心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引进了语言学、信息论、符号学、文化人类学、交际功能学、接受美学等学科成果,朝着科学性、新颖性、严谨性和理论概括性的方向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