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中,各个时期都有重要人物关注教育救国问题,为发展教育做出努力。过去人们一般赞扬革命救国,对教育救国的作用评价不足。中近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的关系对近代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都是中国走向近代化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中国急需疗救的时代,作为爱国者的鲁迅,自然担起了救国的担子。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中国,对如何救国,鲁迅经历了从科技救国到文艺救国到革命救国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孙中山与澳门的关系:其一,澳门是孙中山安置家人和从事革命活动,进行救国斗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基地;其一,澳门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对孙中山革命思想和近代化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物质救国论”和“政治救国论”暴露出缺陷 ,严复致力于西方理论著作的翻译 ,倡导“教育救国”。“教育救国论”全面比较了中西文化 ,直探西方富强的命脉所在 ,强调以西方文化体系重铸中国国民素质 ,对中国封建文化进行了总的清算和批判 ,把向西方学习的活动引向深入 ,敲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国存的警钟 ,带给中国学界一场相当规模的思想启蒙 ,但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的学术态度和贬低革命的政治立场 ,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鲁迅后期翻译活动继承和发展了他在早、中期翻译活动中一贯倡导的文艺救国思想,以革命的内容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同时,在这一阶段,鲁迅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直译”方法主张,这不仅有利于早期汉语白话文的发展,而且体现了他对翻译文化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等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要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民族革命包含反清、反帝两个方面。爱国救国,必须反清、反帝。反帝爱国是先进的中国人走上革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设计的理想人格体系,其实质就是革命.他把人格与社会进步、国家前途和革命需要结合起来,既符合革命救国的实际需要,又体现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早期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最先选择了教育救国这一救国救民政治方案,期间经历了对教育救国的信仰,到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救国思想和最终放弃教育救国主张的历程。本文大致勾勒了早期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9.
作为清末的一位开明士人、外交官,钱恂从早年随使海外,到担任驻荷、意大使,从投身张之洞幕府办洋务,到支持维新与革命,一直在探求国家之自强.但其救国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晚年意冷心灰,闭门著述.由积极"入世"转入消极逃避,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折射出近代士人救国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在武昌起义之前,章炳麟提出了分镇思想,希望借有力的地方来维护国家利益.他还曾企图依靠督抚的力量,来达到其救国的目的.但在现实碰壁和认识到督抚革命的弊端后,他放弃了督抚革命的思想.中华民国建立后,出于对建立统一共和政府的向往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他强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体现在他组建政团、出版报刊的政治实践中.但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击碎了章炳麟的设想.联省自治运动中,章炳麟积极参与联省自治的政治活动,与各省势力和军阀函电往来,并提出了具体的主张,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章炳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前后变化大,存在缺乏系统深入的缺陷,一些分析也存在错误,但始终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1.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奋起革命,并顺应历史大势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救国大业,这是自觉遵循群众史观进而正确解决了"为谁革命"这一政治问题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背后蕴含着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自觉遵循和对民心的自觉顺应,即使是其经历曲折,也有冷战等客观环境的因素.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发展奇迹,是党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唯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全面把握其真理与道义内在统一的本质内容,才能有效地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阶级分析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在新时代它呈现为"为谁发展"的政治叙事.  相似文献   

13.
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有赖于通过政治革命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毛泽东早期的民主政治思想的生成正是围绕着政治革命的历史逻辑而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从政治革命的领导权、政治革命的依靠力量、政治革命的前途、政治革命的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民主政治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鸳鸯蝴蝶派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说观念在清末民初经历了巨大变动 ,从“小说界革命”到鸳鸯蝴蝶派 ,小说观念由新民救国回到游戏消遣 ,这既有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也缘于小说自身的发展规律。鸳蝴派小说观念在当时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革命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南社中对革命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诗人。马君武一生致力于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诗歌创作数量有限,但他的诗实践了自己“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的创作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应为近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16.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在任期内实施他的"学术救国"与"道德救国"理念。蔡元培对北大师生的道德革新,虽然主观上没有鼓励北大师生参与政治的意图,却在客观上养成了北大师生的参政意识。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仅促进了国际和平潮流的出现,还激发了以蔡元培为首的北大师生的参政热情。至此,蔡元培对北大的"道德革新"运动与一战后的国际和平运动形成互动,进一步促使北京大学介入政治领域。五四运动前夕,蔡元培一度尝试让北京大学远离政治纷争,但是学生参与爱国运动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为此,蔡元培与时俱进,对学生界提出一个新的政治口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相似文献   

17.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一) 旗帜鲜明的反帝思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以反清和反帝为主要内容,它的完善经历了从旧民族主义的反清、反军阀到新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纲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廖仲恺和孙中山一样,不断地探求着救国的道路。外患深重、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要走救国富强的道路,反帝是首要任务。然而,由于清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一切矛盾的焦点,所以当时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救国思想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吴稚晖是这一思想的服膺者.他以无政府主义的政治立场为基点,加盟教育救国的行列,主张发展科学工艺,普及平民教育,并积极奔走宣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不可谓无功.但他初期以此反对暴力革命,继而加盟国民党反动阵营,顽固坚持反共立场,成为教育救国队伍中政治上最为堕落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中国青年党领导人左舜生践行书生救国的担当与抱负,从学理上阐述日本侵华的罪行及危害,反对不抵抗政策,开展学术救国与舆论救国,并参与一些社会抗战团体活动,联合社会各界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救国.他整顿青年党党务,改善国、青两党关系,促进共同抗日.尽管左舜生身上具有阶级局限性,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值得肯定,并能积极联合各种政治力量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作为世纪之交的伟大思想家,在20年代其主张以思想上的尽性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为特征,这个三元结构决定了他在中国的现实选择上实行渐进的社会主义立场。在尚未掌握列宁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青年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理论;而后来由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论,虽然从根本上否定了梁氏的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路线,但也确实吸取了他的资产阶级“一方面为敌、另一方面为友”的合理思想。历史证明:梁启超在20年代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承担了“当被时所否定、被历史常记起”的双重角色;正确评价梁启超是正确开辟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