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管理复杂,容易引起摩擦和纠纷,影响城市民族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问题。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城市政府应立足社区,加强政策宣传与犯罪打击力度;加强服务,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齐心协力,建立城市管理应急预警系统与联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完善法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在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为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和加强城市管理、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单位制、社会(组织)制与社区制这三种主要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中,流动人口社区管理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首先要寻求核心突破,要求基层政府从地方层面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主体并加强合作,强化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资源保障,建立服务导向的流动人口日常管理机制;其次要加强外围改革,要求中央政府从全国层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机构设置,促进社会组织协同与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强化社区管理的资金保障与法制规范。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 ,流动人口自农村大规模流向城市 ,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现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明显存在三大问题 ,即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 ;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缺陷 ;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关键在于更新观念 ,客观辩证地认识流动人口的作用和影响 ,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 ,并强化服务 ,使流动人口管理融入到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下,流动人口自农村大规模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现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明显存在三大问题,即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缺陷;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客观辩证地认识流动人口的作用和影响,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并强化服务,使流动人口管理融入到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6.
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黄渭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流动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也带来了由流动人口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违法犯罪问题更为突出,如何防范和治理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所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动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治安控制模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治安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旨在为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整理分析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文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提出相关展望与思考:促进社会融合的概念与指标体系的统一;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研究有待扩展;在户籍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该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思考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归宿;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人口大流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公共秩序等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尤其是不同于大中城市的县级城镇在管理流动人口问题上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从城镇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疏导,引导他们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经历了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的演变过程。由于北京市流动人口融合政策刚刚起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处于低水平阶段。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成为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建议重点排除流动人口的融合障碍,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并加强流动人口融合政策的监管和全国性协调,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增能理论为指导,在昆明Y社区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综合服务,提出增能视角下的流动人口能力建设的内容包括:个体层面的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层面的自助和互助组织建设。重点是:充分挖掘流动人口本身具有的潜力,提高其自信心;建设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构建互助和自助组织,透过集体意识的觉醒和共同努力来改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融合。提出了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实施流动人口主导;学习必要的技巧;合作而非教导;外化无助;用行动抗拒歧视与不公平。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调查发现,北京市X区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的缺陷;管理主体和管理工具不完善;流动人口相关信息不充分;流动人口的社区认同感不强.为此,X区应转变观念,加大流动人口管理方面人、财、物的投入,创新机制、优化流动人口服务,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扩大民主参与,优化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吸纳第三部门参与,培养流动人口社区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尽管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然而纵观国内研究情况来看,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因此,在借鉴诸多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社会保障综合指数、经济融合指数、社区融合指数、心理融合指数四个维度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两种途径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与社会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流动人口相关研究是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研究成果多为宏观研究,且理论支持不够。在继续社会化、城市化和同化等理论基础上,针对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及社会适应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可得出如下结论:成都市流动人口文化认同感较强,社区活动主动参与性很低;社会适应性较强,满意度较差等。因此,各级政府应以社区活动为交流平台,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参与度;规范就业市场秩序,维护流动人口权益;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缓解城市流动人口压力等。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表现在社会权益、劳动权益、受教育权益、经济权益、安全权益等方面,权益保障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法规缺失与效力低下、保障主体工作不力、保障意识缺失等,建议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多层面保障主体的保障功能、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与法律救助中心等措施来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现实基础。认识和把握经济开发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结构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通过科学分析经济开发区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劳动关系结构和社会地位结构,可以发现: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应该重点着力于社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和劳资矛盾处理等问题,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组织建设;二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依托力量来源于社区治理;三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流动人口管理;四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唯一选择是“政企协作+三社联动”的协同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 上海应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21 世纪的时空观念确立建设优良秩序的目标, 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准衡量上海秩序建设的现状, 发现存在的隐忧。在重点调查车站、航运、航空港等 “窗口”场所、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和社会文化管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健全法制、理顺关系、管理到位、各方参与、严格执法、监督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居留意愿是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决定其居留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文章以大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整体程度偏低;社会融合的三个维度即经济融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月收入水平、自购房、参加政府或社区便民活动、身份差异感受和歧视感受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有显著影响;个体特征中的随行家庭结构和已居留时间也对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