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放前少数民族古老婚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实行一夫一妻制 ,但由于各民族在社会各方面发展很不平衡 ,所以表现在婚姻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很多民族还保留着种种古老婚制的残余和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近年来族际婚姻在裕固族中日渐普遍,使其人口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对语言、家庭习俗等文化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同时对当地民族关系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原来的传统和习俗;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许多外民族的东西.研究和正视各民族婚姻家庭的变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裕固族实行族内婚的禁忌改变,族际婚姻数量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与异族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且通婚比例一代高于一代。对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的调查表明,多民族杂居的人口分布状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促使裕固族与其他民族间通婚比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民族关系也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广西融水苗族的语言中缺失几个常用的亲属称谓词汇,对一些亲属的称谓与实际亲属关系不一致。从家庭婚姻形态发展和民族习俗分析,苗族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出现“性伙伴进入母系家庭”,在父系氏族社会出现“婚姻联盟”。这些特殊的婚姻形态形成特殊的亲属关系,在苗语中沉淀下来,形成特殊的亲属称谓习惯并遗留至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充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现象及其与古代狼图腾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有以狼为图腾的习俗,其产生背景是出于对狼深深的恐惧。狗作为先民们的最早饲养和支配的家畜,是战胜狼群危害的重要工具,于是有了先民的对狗的崇拜。现代裕固族狗崇拜传说故事都与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析哭嫁歌     
一、东西南北都有哭嫁歌 我国56个民族中,婚姻习俗方面,许多民族都有哭嫁习俗与哭嫁歌。解放前,哭嫁习俗与哭嫁歌,乃是我国南北许多民族婚俗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正如云南芮增瑞同志在《论<哭嫁歌>》(《彝族文化》第202页,楚雄文化研究所编)一文中指出:“过去,我国许多地区和民族,姑娘出嫁都有‘哭嫁’的习俗,在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普遍。从内容上看,又是妇女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控诉的怨歌。  相似文献   

8.
青海和硕特蒙古人婚姻及其习俗调查苏依拉婚姻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社会学及民族学工作者们关注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市人的婚姻观及婚姻状况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婚姻状况及其习俗,同样也有所变化。就此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及其变迁过程,认为各民族的居住模式与其婚姻、家庭形态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的居住习俗和住宅布局,是对其婚姻、家庭关系最形象的诠释,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0.
民族服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裕固族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是裕固族人民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是裕固族人民审美智慧的体现。裕固族女子服饰,无论款式、材质、色彩,还是装饰图案都充分展现出游牧文化的特征,装饰中透着实用的光芒,它的形成离不开与周边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少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婚俗,西南各民族的婚俗也互不相同。但是纵观西南民族的婚姻习俗,却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即较多的民族都保持有抢婚的习俗。一西南民族的抢婚习俗在史料上早有记载,如在四川凉山地区和云南部分彝族地区:“爨(?)聘妇议银币,娶议牛马,轻重多寡,凭媒妁口,贫者不易得妇。爨之父母将嫁女三日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上族抢婚习俗,首先把土族在解放前的婚姻概况作一介绍: 解放前的土族处于封建社会阶段,婚姻中实行一夫一妻制。不过,也有一夫多妻现象存在,主要是因第一个妻子不育而造成的。当丈夫为解决后继乏嗣问题,打算娶第二个妻子时,必须征得第一个妻子的同意才能付诸行动。按照土族中的不成文法规,男子娶妻最多不超过三个。青年人的婚姻是“听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的包办卖买婚姻。通婚中遵守同姓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的婚姻特点及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民族56个,少数民族占55个,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63%的广阔土地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多样、特点纷呈。所谓少数民族婚姻,是指少数民族男女双方按特定习俗结为夫妻的社会制度。 “婚姻形态是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素及由其而导致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在本质或形式上,各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具有某些相同的体现,而由其所决定的婚姻特点也具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那么,这些特点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它们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婚姻法律制度有何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婚姻研究作为裕固族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受学界重视,研究成果也日益突出。本文对1978年以来国内裕固族婚姻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试图对其内容、方法和观点进行扼要述评,分析其中之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以观照国内日渐发展的裕固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婚姻习俗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揭示了维吾尔族古、近、现代婚姻习俗演变的根源自于其民族经济生产方式、宗教文化纽带 ,周边民族婚姻习俗的互动等因素 ,指出维吾尔当代婚姻习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婚姻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俗事象的婚姻习俗,曾引起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大体上沿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人生礼仪等路径展开,此外,国外学者还就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进行深入探索。与国外婚姻习俗的系统性研究相比,国内的起源性研究侧重于婚姻的外在形式与婚礼,在方法上偏重于文献传统。  相似文献   

18.
婚姻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基本形式,东北地区的婚俗文化呈现出东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各民族婚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同于旧礼的婚姻形式,其中以满族的婚姻习俗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满族的传统婚礼为基础,阐述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满族的婚俗特征。  相似文献   

19.
婚俗的阐释性分析--一个回族村的法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对一个民族婚俗的法律人类学观察有助于更真实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民族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回族村的婚俗描述,以及少许其他回族村习俗的对比,进行一个受到宗教教义、地方习俗、国家法律等交叉渗透的民族婚俗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贵州少数民族婚俗中的原始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皆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贵州少数民族亦不例外,至今在一些习俗中仍留有这一时期人类婚姻的遗迹。本文拟从诸多习俗中略加印证。 一 人类婚姻形态的第一阶段为血缘群婚。这一遥远而古老的婚俗,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中还有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