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藏族、蒙古族商人对清代青海民族贸易贡献巨大。从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藏、蒙商人既是牛羊、皮货、青盐、矿产品及其他牧区特产等输往内地的供货商,也是茶叶、布匹、鞋帽、麦面等商品输入牧区的进货商。藏、蒙商人的经贸活动开发了青海牧区及西藏等地的各类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牧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们的经贸活动促进了丹噶尔等地的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增进了内地与牧区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了青海乃至西藏等地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代丹噶尔城的演变历程可视为西北边疆地区纳入王朝国家体系历史的一个缩影。乾隆朝以后,丹噶尔借助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成为河湟地区的商业经济中心。民族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转变,丹噶尔城的内部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单纯地表现为物质空间形态,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层面。通过对丹噶尔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综合分析,能够在长时段的纵向对比中勾勒出丹噶尔城的演变特征,进而能从清代西北地区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框架中去深入思考地方社会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湟源丹噶尔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独有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优势。针对当前丹噶尔古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原来看地图,青海目标只是青海湖,谁知一跟旅游团出行,就增加了景点。车进入湟源县,让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处文化品位极高的去处——丹噶尔古城。要不是西北行,要不是想看青海湖,丹噶尔古城我压根就没丁点印象……丹噶尔古城在青海湟源县城内,距西宁市50公里。作为青藏线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汉  相似文献   

5.
青海农区藏人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笔者以贵德县昨那村、麻巴村、木干村和下排村为例,从适婚的范围、婚姻缔结方式、结婚程序和仪式及婚姻衍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青海农区藏人的婚俗变迁,探讨农区藏人传统婚俗变迁的动因和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分析西江苗族鼓藏节与区域文化差序格局的关系,并从性别和权力的角度分析贵州鼓藏节传承主体的不同角色和地位,透过鼓藏节解读西江苗族独特的社会性别文化,同时探讨民族旅游业背景下鼓藏节民俗文化发生的变迁。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应以尊重民俗传承主体的族群、文化等观念为前提,以保护民俗文化内核本真性为基点,并重视在传统文化的嬗变中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及其变迁过程,认为各民族的居住模式与其婚姻、家庭形态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的居住习俗和住宅布局,是对其婚姻、家庭关系最形象的诠释,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杂居,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社会。本文通过对天祝藏族自治县汉、藏民族杂居村落藏族生活民俗变化客观而真实的描述,试图为变迁社会中民族精神文化的融合及整合规律的探寻提供可资参考的个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与藏族体育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在适应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维系藏民族认同的纽带.作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民族传统体育,其产生与发展,体现着对藏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藏民族传统体育用在建立共同的民族归属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仪式化作用.研究民族文化认同与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全球化民族文化认同的变化等,对于新时期传承发展藏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地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透视藏地纪录片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所引致的藏人自我意识和心理的嬗变.同时也可从中寻觅华语纪录片本土纪实主义传统的延续性.藏地影像民族志在呈现藏族社会生活事象和多元文化的同时,也为往昔的历史留下了一份可供拷贝和再度分析的影像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11.
西藏林芝藏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宗教氛围和艺术审美。文章系统梳理目前学界关于民族节日的研究成果,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入手,进一步梳理林芝藏族传统节日中的代表,总结林芝藏族传统节日保护研究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以期为西藏林芝节日文化乃至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藏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回应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方面表现比较乐观,而在文化回应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还比较浅显。笔者就此分析了社会、个人、学校以及教师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将藏族文化教育贯彻于藏汉双语教育的始终,加强双语文化人的培养,教师要成为文化回应先行者,大学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2509个藏族家庭的语言调查,量化分析了藏族父母的家庭语言管理状况:目前大部分藏族父母已具有家庭语言管理意识,实施母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双语规划的父母所占比例较高;藏族家庭语言管理因父母职业和孩子年龄呈现出差异;家庭语言管理对家庭语言环境、孩子语言认知产生影响。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应以民族家庭作为重要阵地之一,进一步加强家庭中父母的语言管理意识培育,并充分发挥家庭中孩子的主体作用,主动介入、主导实施家庭语言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系统是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藏语称谓系统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四川康区的藏族亲属称谓所表现出的特点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家庭结构及社会习尚。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西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布响箭"的基本结构与比赛形式、文化变迁、传承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布响箭"是在特定的地理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在藏彝走廊东端,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和其他民族长期和谐共处,相互间的文化涵化现象显著。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婚俗文化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态势。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从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婚俗礼仪和本土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代是甘南藏区教育变革的重要时期,民族精英在教育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重视汉文化的学习,创建民间文化团体,革新寺院教育,极大促进了汉藏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藏医药学理论是从对客观世界物质属性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藏医学认为 ,人体生理组织是由自然物质所构成 ;病理变化是由引起疾病的自然物质的属性所决定 ;治疗的本质是平衡体内自然物质的失衡 ;藏药是天地精华的结晶。藏医药学中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 ,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 ,堪称“绿色”医药学  相似文献   

19.
汉藏文化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一,六十多年前江南学者诗人卢前存留的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见证了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喜饶嘉措大师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史实,颂扬了喜饶嘉措大师为汉藏民族之间的诗歌文化沟通与传播所作的杰出贡献,证明了喜饶嘉措大师具有为国家前途、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