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归纳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呼、包地区及鄂尔多斯市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经验,探索出四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选题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教学基地培养模式、校内集聚式培养模式,并对这四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硕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因此,工程硕士不能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并就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分析总结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具有高层次、应用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强化工程硕士培养的规范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做好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是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本文就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我国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培养符合我国安全生产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丰富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理论和模式,在分析我国总体的安全形势和重庆市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之上,对安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需求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界定和预测.结合培养单位的具体条件,阐明其试点安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优势以及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工程硕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如何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从工程硕士生和招生单位两个角度作换位思考,改变单一、教奈的培养模式,寻找更为适合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就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发展状况做一比较,试图从英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中,获取对我国培养工程硕士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5年来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情况,并从"工程领域与课程设置简介"、"工程硕士的论文培养过程及质量保证"、"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三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硕士招生中的生源问题、培养中的师资因素和管理三个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保障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即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 ,具有“工程”特色 ;改草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框架 ;严格过程管理 ,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徒制多见于职业技术教育,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探索引入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在律师、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律顾问等行业,师徒关系已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执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探索运用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可能。为了推动现代学徒制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得到有效应用,高校法学院系应与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企业等密切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积极建设素质平台课程、法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岗位实践课程;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创新培养模式。总之,将现代学徒制引入法学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就业对口率、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可以推动法学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法学教学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原有的研究生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发挥校企各方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有效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是适应当前学校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有效途径。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出发点,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型结构研究所实际教学与科研形态,分析了我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校企联合对培养研究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人才不足是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提出通过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自身培养三种途径构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平台,采用梯度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对象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如何把这些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文章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运行管理以及培养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校企政府联动"的培养模式,其中着重探讨了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学习、校企联合培养、导师指导、项目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深化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珠三角集成电路企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对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方面人才需要旺盛的特点,文章提出应着力提高独立学院学生面向IC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依据独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IC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融合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本地的Ic设计应用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IC设计专业应用型平台建设的具体方案。实践证明,新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该专业学生直接面向本地市场,同时也能适应区域和社会多方面要求,对培养合格的IC应用型人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培育理念与产业需求相脱离、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一致、实践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为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与产业之间的匹配程度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间的关联程度。产教融合理念在人才供给侧改革、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育改革、企业创新等方面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关联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框定产教融合多元化主体、构建多样化平台、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评级机制与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三本院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的影响,确定了服务于中小企业为目标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核心课程群,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术技能人才还不能适应智能制造岗位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技能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高职院校需要准确定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合作,推动“1+X”试点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特色的新的培养规格正在向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它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理念 :1 .关注教育硕士的“教育”学科定位。 2 .关注教育硕士的教育素质培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 3 .关注教育硕士的硕士层次和职业性、实践性的规格特殊性。 4 .尊重中学管理者与教育硕士的意见和建议 ,但不能以此为准则。在此基础上 ,我们必须重视宏观课程设置和微观的课程标准制定及教材编写 :课程标准必须重视体现研究生层次、突破“学问中心”课程理念、制定可操作性或技能性标准。教材编写必须坚持不同于本科生的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等院校通过与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扭转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校企合作在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校企合作在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的运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运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等几方面,探索了校企合作在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