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把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语言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自建的语料库,运用分类、共现等方法来对比分析和揭示两篇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意义,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代码体现了对世界的看法;揭示西方媒体新闻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过程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对名词化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表明名词化隐喻能使英语新闻增强语篇的衔接,突出新闻的主题和体现其导向性。  相似文献   

5.
科技英语语篇中抽象名词多、被动语态多。抽象名词词组作一个句子成份,称为名词化;被动语态与之对应,可称为形容词化。名词化和形容词化都是语法隐喻,合起来称为喻化”。喻化现象在科技英语语篇中较为集中。本文讨论了科技英语语篇中喻化现象集中的原因、科技英语语篇的语言特征以及喻化现象研究对英语教学、语篇语言学及语篇信息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高水平的阅读能力对增强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应用Halliday语言学理论而形成的功能语篇分析理论是指导英语阅读的新路向。文章通过对所选新闻语篇进行及物性分析,以验证将经验功能理论运用于新闻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同时探讨了语篇中及物性过程对语篇建构的作用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爱思双语新闻和可可英语双语新闻的三篇新闻语料。分别是关于2013年中国广东和四川暴雨洪水灾害和四川地震灾害的双语新闻。通过实例分析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应用韩礼德(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分析理论对英语灾难新闻的深层语篇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翻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英语灾难新闻语篇的汉译策略。从而检验应用及物性理论分析英语灾难新闻语篇的可行性、科学性,指导英语灾难新闻翻译实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篇(话语)意义上的连贯或者说英语语篇在思想结构上的衔接由语义性连接纽带来完成。英语语篇中句子问、语段间在意义上的连接手段很多,“语篇标识词语”(discoursemarkers)是诸多语意性连接中的一个。探讨一下标识词语在语篇中的语义特征及功能对英语语言教学与实践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尝试从语篇体裁的角度,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来分析新闻英语的宏观结构。通过划分新闻语篇的结构成份,确定了各结构成份功能。对30篇英语新闻样本语料进行分析后,总结出该类语篇体裁的必要成份与可选成份,并推导出一个可以描述其语类结构潜势的程式,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阅读分析英语新闻的一个新视角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量使用名词化隐喻是英语政治新闻语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中从及物性和主位结构的角度探讨政治新闻语篇中名词化预设的语用基础。试图论证名词化是实现政治新闻语篇语用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从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2种价值的冲突与契合。为了平衡媒体与法院的关系,美国的新闻制度与理念构造筑就了西方传统英美法系的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的模式,针对中国目前传媒与法院的紧张关系,借鉴国外立法,合理构建中国特色的传媒与司法的契合机制,从而促进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在中国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更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互文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运用Fairclough的互文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互文性、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及物性视角的英汉新闻语篇批评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及物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悲剧有无”问题讨论经历了近代启蒙话语、现代启蒙话语和民族本土话语三种不同话语形态。蒋观云、欧榘甲着眼于“戏剧改良”,从戏剧类型视角提出“中国无悲剧”的问题,偏向于近代社会启蒙话语。王国维第一次把“中国有无悲剧”问题带进悲剧精神层面,鲁迅、胡适受到王国维的影响,从“国人之精神”“国民性”视角分析“大团圆”戏剧结构。熊佛西、朱光潜、钱钟书依据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西方经典悲剧理论,用西方的“绳墨”量度中国古代戏剧,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20世纪30年代以后,戏剧理论研究中的民族话语逐渐觉醒,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季思、张庚、陈瘦竹等学者悲剧美学、戏剧精神、戏剧形式结构等层面,回归本民族文化立场,基于中国戏剧发展实践,参证西方悲剧美学成果,揭示中国古代悲剧“悲喜相乘”“崇高”“悲愤”等美学特征,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应该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艺实践,将“悲剧”放置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变迁中,放置在中国人的文艺创造心理机制,放置在中国观众长期养成的文艺欣赏心理机制,参证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悲剧美学成果,方能真正揭示中国古代悲剧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6.
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因简单易操作而在话语分析中被广泛引用。本文选取英美代表性媒体BBC和CNN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两篇报道,运用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证实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分析中的可行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将生态场所观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为生态语言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从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主位和信息等系统对英国BBC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生态视角的细化分析,并进行综合实证分析,能够从语言角度发掘话语的生态意义,揭示媒体报道的生态取向。由于新闻不可避免地承载着意识形态,BBC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主题不全面,但总体上对负面生态状况给予了负面的报道,BBC的中国雾霾新闻标题具有生态保护型语篇的特点。对BBC新闻标题的话语生态分析也会对我国的新闻媒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界关于司法制度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顾培东基于其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与诉讼法学的学术背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司法学说体系。顾培东的司法学说以法治自主型进路为顶层设计,进而衍生出司法公正学说、司法开放性学说和司法改革学说。其司法学说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我国司法改革与法治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49—1956年,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由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化,党着力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在观念化意识形态、科学化意识形态、制度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化意识形态等层面进行了新构建.具体来说,就是创新和调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与范畴,构建了新的观念化意识形态;确立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理性权威与由其为指导的基本研究范式,构建了新的科学化意识形态;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引领、推动新社会变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构建了新的制度化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规导民众社会行为的心理动因和行为准则,构建了新的社会化意识形态.这四个层面的新构建,从总体上达到了消解旧主流意识形态和塑造新主流意识形态这一“除旧布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监督与司法尊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迈进,法制新闻报道愈来愈成为各类新闻媒体的重头戏,更是广大受众爱看、爱读、爱听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法制新闻报道中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以及新闻审判、法制新闻娱乐化等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在对这类现象的特点及争议性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就法制新闻报道如何既充分实现舆论监督,又严格尊重司法尊严、实现新闻报道与司法工作之间的平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显示出法制新闻报道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