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开发对我国新疆地区用水安全及工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然而作为跨界河流,中国与其下游哈萨克斯坦在很多利益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国的合作开发面临很大挑战。通过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目前相关合作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主体及其诉求的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水资源合作开发进程的加快同时加速了水资源问题的产生,澜—湄河流水资源的合作开发使湄公河流域六国之间的矛盾进入多发期.因水资源合作开发而产生的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的纷争、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以及中国卷入湄委会之争等多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澜湄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对此,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应开展有效合作并合理利用澜—湄水资源,树立澜—湄河流合作开发利益共同体的意识,积极推行并实施"水外交"策略,为此才能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跨界特征和共享特征使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必须始终面对利益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流域治理理论因关注跨界问题而经常被运用于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梳理并分析其中的研究进展,即:流域治理理论在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中的适用性、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治理主体分析、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政策与机制研究。这3个方面的分析与评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流域治理理论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研究交叉特征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_湄公河水资源开发是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重要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对水资源开发的利益存在差异及区域外部力量干预等因素,合作的推进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从环境政治的视角,对影响澜沧江_湄公河合作开发的相关因素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参与GMS水资源合作开发的路径和措施:发挥大国作用,促进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加大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强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建立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相关企业投资行为的引导;创造和扩大GMS国家在湄公河航运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利益驱动视角下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法律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利益驱动理论,深入地剖析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成因和现状,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导致我国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利益结构多元化,农村利益差距扩大化,导致了农村利益冲突显性化,加剧了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协调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冲突,缓和矛盾,就要在法律的机制里引入利益驱动理论,建构良性利益驱动机制,增强法治观念,落实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有效畅通的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6.
基于破产理论和讨价还价博弈,构建水资源分配的破产博弈模型。借鉴国际水法,构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议价能力运用到破产博弈模型中,突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性,减少水资源分配量与贡献、需求量和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非对称性;结合主体的谈判破裂点,根据主体满意度函数的联动函数寻找水资源分配的最优解,使分配能同时满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并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水法》的规定,我国对流域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由于流域水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在流域内失衡分布等诸多前置不平等条件,对流域内的各管理主体在法律面前产生了形式平等权利义务关系问题。需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身特性,从造成流域管理困境中寻找根源,厘清权利义务,探寻合理配置多元利益主体的权义关系途径,以期使流域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实现水域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利用,实现水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的直接动因在于社会主体缺位,公众利益难以表达和诉求,社会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组织是代表公众利益的社会主体,也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司法机关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和调整方向,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的功能,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倾斜保护;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应坚持宽严相济;允许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包括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在内的刑事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提出通过多元化主体协同供给实现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但不同供给主体利益诉求状态直接影响协同供给能力和水平.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私营机构和社区组织等,针对不同利益主体设计相应的利益诉求指标,对津豫鄂桂四省城市社区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单一主体利益诉求的重要性排序分析和不同主体间利益诉求的方差分析,发现主要利益相关者自利倾向明显、利他意识缺乏,利益诉求偏差成为影响主体间合作协同的重要障碍.为缓解主体间利益冲突,提升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效率,应从加强政府与市场合作生产、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公共物品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必然导致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现代立法是解决多元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协调机制,是多元利益相互冲突、竞争与妥协的博弈过程,是立法者利益衡量与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晶。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制度化的商谈与妥协方式协调多元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实现多元利益的动态化均衡。这不仅客观上化解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民主参与机制彰显了立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流域生态经济补偿理论包括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和复杂系统;存在着非线性作用机制;并且系统内外存在着大量的随机涨落及其涨落的放大机制和突变性.因此,需要从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对象以及生态补偿方式等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科学工程从设计建造到运行,始终存在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典型的大科学工程,其在达成科学目标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满足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这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FAST为例,探讨了大科学工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与矛盾,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特征、利益冲突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利益主体间协同发展机制,探索保护性开发的利益整合新路以及建立全方位利益冲突治理体系的大科学工程利益冲突协调、整合与治理的新思路,创立多重利益主体协作共赢的科学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诉求及其路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同样存在和贯穿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直接利益诉求而诱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当前我国较具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之一。防范措施在于:在理性认识上要辩识冲突是社会和谐一个内生的变量,使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关系,防止机制性冲突转化为制度性冲突;在实践层面上可通过主体意识的培育与社会资本的积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与增强社会认同等探寻一条利益诉求的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促成了农村“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然而近年来,随着农地流转在广大农村地区兴起并产生新的利益主体,“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呈现出参与主体扩大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趋势。新兴利益主体与原有“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的参与者既存在利益关联,又有利益冲突,原有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分析农地流转背景下相关利益主体各自的角色期望和行为方式,基于农地流转的利益关系,将各利益主体置于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框架下,并探索治理的优化,是今后广大农村地区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耕地保护制度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耕地保护制度,将“经济人”概念引入耕地保护制度的供给与执行过程,分析各参与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反应对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框架下,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各参与主体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应从创新政府治理结构,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耕地保护制度中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6.
公司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工具,我国经济发展急需公司债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公司债制度的法律设计至为重要的是研究公司债的参与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本文试图说明公司债参与人中,公司债持有人与公司股东有着不同的利益冲突。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公司债持有人与股东利益冲突理论学说,然后从法经济学视角,分析公司债持有人、股东的利益冲突,并辨析了双方的损益情况。本文借公司债持有人与公司股东利益之分析,以期为公司债法律平衡机制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资源准市场配置的内在条件与制度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单纯的市场机制和单纯的政府管理机制都不能做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资源准市场配置是实现流域水资源效率配置的基础。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发育的内在条件为 :明确界定的产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水使用权、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合理的水价。适宜的制度环境是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发育的外在条件 ,为此必须完善水资源立法 ;改革政府行政机构 ,建立不同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抑制和消除利益最大化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冲突和对抗,使各利益主体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平等有序地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法律制度,是控制当前社会利益冲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其利益诉求。利用专家问卷和农户问卷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表达客体和表达渠道的选择。研究表明:农民、地方政府、村委会是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3类核心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存在利益冲突;农民利益代表主体主要包括村委会、小组组长和农民组织;农民利益表达客体主要是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所,村委会和农民组织是利益表达的"初始客体";农民利益表达既可借助人大、政协、信访等正式渠道,也可通过村委会、小组组长、农民组织等非正式渠道来实现。最后,提出重构农民利益代表主体和表达渠道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研究对象 ,将利益分析方法与制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构造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框架 ,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启动及其改革过程中凸现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利益冲突的制度根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创新途径做了详细论述。认为利益冲突引发的制度创新必须使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达成一致 ,因此制度变迁要使社会各方博弈达到均衡 ,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