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轨、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突出了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分析熊彼特的理论,指出“创新”就是“企业家精神”。 而强化市场意识、培植风险意识、增进转换意识是培育企业家精神的三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方虹主编的《企业家精神与领导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立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需要,系统阐述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与企业家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企业家的领导力及领导艺术,探索了教育和培养企业家精神的途径、方法,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说起企业家精神,人们谈得最多的便是创新。不同的研究者给企业家精神下了不同的定义,给出了不尽相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是稀缺生产要素,衡量企业家质量的指标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突出表现为创新、冒险与不断进取,并且其内涵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成本优势和依赖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逐渐消失,企业家精神成为引领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动力源之一。当前,中国企业家应弱化寻租精神、重塑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体系.中国古代的企业家精神重视"义"在从业中的作用,近代的企业家精神发展为"实业救国"和"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发展为勇闯禁区的开拓精神.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既是企业家精神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优秀成果,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工匠追求精益求精所体现出的中国气质,还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打造精品的 需要与要求,“工匠精神”都是贯穿于时代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化的主线。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工匠精 神”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而以天府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用“工匠精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巨人集团的创立者史玉柱和华为集团的董事长任正非的案例对比分析引出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进而探讨了中国社会当前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精神,以及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得出结论如下:企业家应该具备全局观,应该为员工创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当前中国,要培养企业家精神,就需要创造一个以商业文化取代金钱文化的主流思想,另外也需要企业家个人的修炼.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文章基于2000-2008年重庆40个区县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对重庆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企业家精神促进了重庆经济增长,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滞后效应;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对落后的两翼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文章认为这是非生产性企业家精神在此区域活跃度较高导致的。因此重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两面性,制定有利于生产性企业家精神发挥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以抑制非生产性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契约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人文支柱和核心要素,企业家契约精神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基础条件。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商业氛围下中国企业家契约精神严重发育不良,以逐利为核心的商人气质与社会和公众对于企业家的期望相差甚远。产品契约精神、雇佣契约精神和交易契约精神构成企业家契约精神的三个维度,其中产品契约精神具有引领作用。企业家契约精神的塑造应主要通过法律、制度与机制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进行整合,从个体特性、行为特性和与环境相结合的特性整合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同时将企业家精神的外延划分为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个层次范围。从而进一步得出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框架,并在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国内研究的不足。最终,根据对企业家精神的深入分析,预测出企业家精神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韦伯强调宗教伦理对个人的经济心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有了韦伯命题: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根据韦伯的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韦伯还提出了反命题:儒教不可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儒教仅有“外王”的入世理性倾向而无实际经世抱负的手段,仅有“内圣”的价值理性的信念伦理而无工具理性的责任伦理。文章从信仰、理性、克制、敬业与成功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旅游企业家精神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以旅游企业家精神为研究对象,在对30年国外旅游企业家精神研究历程、研究方法、案例地分布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对旅游企业家精神个人、企业、社会三个尺度的内涵和外显企业家能力特征,以及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四大社会因素对其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构建了旅游企业家精神的内核系统.总结发现:旅游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为创业、地方认同、开拓、创新、协作与担当精神;旅游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外显,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战略规划和评估、市场营销与社会网络资本等6种能力尤为重要;旅游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能力、企业经营活动与价值诉求呈现动态互动关系.最后,提出旅游企业家精神的内聚外塑性、多层次性、多阶段性、中西差异性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团队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是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年以后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44篇有关团队企业家精神的论文进行梳理。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对于团队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尚处于构念的评价与扩张阶段, 研究层次虽然出现多元化趋势, 但是单一层次的研究仍为主体, 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居多, 定性研究则以文献回顾、案例分析等较为常见, 研究主题则主要集中在核心概念明晰、理论范式构建、作用机制探讨以及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等, 未来多层次、多视角地研究中国情境下的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内在机理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熊彼特围绕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兴衰过程这一主题,力图以创新和企业家理论为核心,以独特的阶级理论、财政社会学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等为辅,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和统一的理论体系,应该被视作社会思想家。他根据创新、企业家和信贷等因素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的变化,将资本主义划分为早期资本主义、重商资本主义、全面资本主义和托拉斯资本主义四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断言资本主义未来必然会自我衰亡且为社会主义所替代。引导熊彼特做出这些独特分析的是他关于社会变迁的如下“构想”:社会变迁的演变特征,社会在发展中孕育自身毁灭的种子,以及社会诸领域的非同步演变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体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精神力量是民族、国家、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在精神上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实现了“伟大觉醒”,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从精神被动逐渐转向了精神主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使中国人民逐步重建了“精神自信”;新时代以来,党在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基础上,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标志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实现了从“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再到“精神自信”与“精神富裕”的历史性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看出,韦伯定义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以禁欲和理性化为内在特点,以无限制赚取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普遍社会伦理。它起源于宗教救赎目的下的“非理性地将自我投身于职业劳动”,并对其劳动成果加以“理性算计”的职业伦理思想。资本主义精神的世俗化进程体现出接受工具理性、背离禁欲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兴起三个特点,由此既导致了物质救赎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和人类灵魂放逐的局面,也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吴贻芳及“厚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任职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任中国校长达23年。“厚生”原为基督教用语,后被吴贻芳赋予新意,定为校训,发展成为指引其办学、治学、育人、献身杏坛的“厚生”精神。“厚生”精神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厚生”精神的形成、“厚生”精神的内涵及“厚生”精神的影响和意义三方面对之加以探讨,从而全面理解吴贻芳的“厚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命题的内涵 ,澄清了有关这个命题的一些误解 ,并探讨了与“资本主义生产”“相敌对”的文学艺术在市场和消费社会面临的复杂境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书法的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对敌斗争与政权建设中所形成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在分析具体内涵、挖掘当代价值、探讨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与同时代我党创造和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研究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要从深化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研究、分析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流变过程、开展新四军“铁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研究、进一步挖掘“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明确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还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注重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运用“理想类型”方法对现代性经济运作和财富积累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促动资本主义产生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新教伦理精神”这种维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气质。挖掘韦伯理论精神价值的合理内核,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能够提供社会伦理的文化价值因子和道德信念的动力支持,对推动中国社会从“道德世界观”到“伦理世界观”的演进以及伦理—经济“生态”的建构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