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两性的心灵隔膜源于他们的心魂缺乏交流,由此导致他们在失去爱时也失却自由.鲁迅的<伤逝>和史铁生的<礼拜日>对爱情困境的思考就是对爱与自由这一悖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很大的程度上,"五四"运动可以看成是报刊诱发的一个新闻事件,因为正是<新青年>等报刊将陈独秀、鲁迅等人对封建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批判刺激了青年学生的觉醒,从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事件,也是北京<晨报>、<每周评论>以及上海<民国日报>、四川<川报>、天津<天津报>等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及北京青年学生的游行示威等活动积极报道形成了社会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伤逝>是表现知识分子生活思想最深刻、艺术最圆熟的一篇.它通过对涓生和子君从初恋、同居到最后分离的悲惨结局,反映了婚姻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婚姻是项事业,需要人们去经营.而这两个问题到现在都还没过时,这就决定了<伤逝>不仅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时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来人们对苏轼评价陶渊明<闲情赋>的一段话,都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其实,苏轼这段话,前后观点并不一致.前边的意思是说,<闲情赋>是一篇象<诗经·国风>中的情诗一样的"好色而不淫"的爱情赋;后边的意思是说,<闲情赋>是一篇象屈原<离骚>一样的借写追求美人以抒写追求政治理想的有寄托的赋.  相似文献   

5.
"尔雅台"是东晋郭璞在宜昌著<尔雅注>时留下的文化古迹,历为人们称颂.本文以<尔雅>及<尔雅注>的学术价值谈起,论及"尔雅台"的不朽意义,并提出了重建、开发"尔雅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默>和<谩>作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亲自翻译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是鲁迅留日时期借"异域的文术新宗"来改造国民灵魂所发出的一声呐喊,体现着鲁迅"为人生"的文艺思想和与其理解的文学本质相适应的创作方法和风格--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合.  相似文献   

7.
鲁迅无愧于"一具有彻底的反虚伪的精神,二具有透彻的文学家的眼光"的评价.本文主要通过对<呐喊>、<彷徨>、<野草>及鲁迅后期杂文的分析,表现出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现代散文诗及现代杂文等文学体裁方面的规范与创新,借此说明融汇其间的鲁迅的美学追求<呐喊>颜色法"域外文宗",更多激愤;<彷徨>汲取中国传统"画眼睛"的写法,更趋圆熟;<野草>最早借鉴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开一代先河;后期杂文则于无意中创造了"鲁迅体"的现代杂文.鲁迅在现代文学体裁的规范、创新、更迭之中,不断实现着他的美学追求,接近着他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
由中外两位作家茨威格和梁晓声的作品<一个陌人女人的来信>和<苦恋>分析了一个共同的爱情模式,即安徒生在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小人鱼"爱情模式,探究了这类爱情中,女主人公们将"爱"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内在深层根源及其悲剧命运的缘由尽管她们对爱的炽热追求被男权统治的社会所忽视,但那种诚挚无私的爱谱写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9.
运用传记学批评方法,结合鲁迅生平、思想,可以看出,<野草>体现了鲁迅的生命观、历史观--"中间物"哲学,体现了他绝望抗争的人生态度.从创作过程、鲁迅心境可以解读<故事新编>"油滑"写法的必然性及其意象、情节中的复仇情绪.  相似文献   

10.
"看/被看"模式的消解--从《复仇》到《突围表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中,有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模式,且这些模式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在"看/被看"这一模式中,残雪是唯一一位把"看/被看"模式消解到底的作家.比如,她在<突围表演>中描写的三个意味不同的裸体表演场景,就是对鲁迅<复仇>中提出的"表演者/观看者"之间关系的颠覆性质疑与逆转性深化.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伤逝》中的爱情悲剧,历来大多从外部环境找原因,特别是经济原因。若究其根源,还应从人性的角度去找原因。其实在鲁迅看来,《伤逝》爱情悲剧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主人公对爱情持有太浪漫太理想的期待,更在于涓生作为男性的自私,在于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在于从古至今不变的这种自私的人性。鲁迅通过《伤逝》,向人们展示了那种被普遍歌颂的理想爱情的虚无与不切实际,揭示了追求自由与爱情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2.
《伤逝》超越了传统怨弃型作品对两性关系的简单是非道德判断,藉由始乱终弃模式,通过弃妇子君观照出中国男性文人的人格特质,审视其爱情心理特点和审美旨趣,其中不无鲁迅私人化体验。涓生对子君的爱本质上是对理想中的拯救者幻象的爱,而他的被拯救是通过拯救(向子君启蒙)而获得。涓生是文化复合型人格的文人经典形象,旧文人的“女儿”情结和新文学青年的启蒙精神的双重价值观使他成为中国爱情文学史上的独特的真诚负心郎。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伤逝》告诉我们一种貌相: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北村的《伤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爱情最终是虚无而令人绝望的,无法使人类心灵得到拯救。鲁迅和北村的《伤逝》中理想爱情模式的主体是不同的。面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绝望",北村确立了以神性拯救为唯一的终极救赎之径。而鲁迅在现实的土壤上信奉"绝望的抗战"。北村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在中国语境中,却很难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李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年轻鲁迅对李贺慷慨激昂情感的诗作表现出了很大的喜好,并与之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第二,鲁迅作品对幽愤情感的表现与他对幽冥境界的喜好也与李贺十分相似。鲁迅与杜甫的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具有一种大爱和悲悯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相似是鲁迅晚年认同杜甫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的第一人称抒情性小说(《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中,《伤逝》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也在于它是一个最容易引起歧解甚至对立性解读的文本。这与读者对它的表述方式——“第一人称独白”,对小说之“抒情性”的不同理解相关。文章从“独白”与“叙述”、“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以及抒情内在的悖论等问题入手,试图呈现《伤逝》抒情的复杂面向和抒情主体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6.
《亚当夏娃日记》与《伤逝》显现了马克.吐温与鲁迅生命体验的相通。二者在人物的启蒙关系维度、爱情与生存的主题维度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二者相似的原因亦源于作者的类似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7.
鲁迅笔下的阿Q短暂的一生中,一直面临着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双重困惑。鲁迅通过描写阿Q位卑身贱的社会地位、困扰一生的生计问题、悲剧收场的恋爱经历、无法实现的"革命"愿望和在麻痹愚蠢中走向死亡,从几个方面阐释阿Q生命历程中的双重困惑。而这绝非只是阿Q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这是鲁迅对整个社会、全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生命状态的一种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师陀是一位致力于乡土小说创作的京派作家,同时又是与鲁迅在精神血脉上有着深深联系的作家。他对乡土中国社会关系的揭示、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都承续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另外在诗学建构方面,他小说中的归乡模式、散文化体式以及意象、语言的使用也可见鲁迅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月界旅行〉辨言>主要是一篇针对(科幻)小说的产生、功能、作用的文学理论批评.娱情多趣、去庄而谐,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鲁迅所共同认可的小说阅读感受;两者也都承认小说有巨大的社会作用.但前者从政治与文艺联姻的角度,把小说抬高到可以兴民亡民、兴国亡国的万千人事之根源的崇高位置,其性质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后者从科学与文艺沟通的角度,则认为小说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历史积淀和历史进化的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性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视俗语且文言与俗语参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鲁迅共同的语言选择.但前者在理论上崇奉俗语之魔力,对文言则一棒子打死,文言的参用也只是实践中的权宜之计;而后者在理论上认识到俗语之利在于人之易,其弊则在冗繁,文言之利却恰在简洁,文言的参用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选择.借男女之事编织小说以娱读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鲁迅都看到并认可的一种题材选择.但前者认为天下无妇人之小说,后者则认为超俗之作,可无妇人,读者亦阅而不厌.所以,鲁迅在1903 年便初步形成了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息息相通,但在本质上根本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从《野草》的创作时间 ,结合 192 5 - 192 6年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 ,并吸收借鉴已有的有关鲁迅、许广平爱情生活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野草》是鲁迅用象征笔法记录自己在恋爱过程中思想流动、感情激荡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