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运行对保护区景观环境、旅游资源、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项目和产品生态化设计、规范开发管理、整理和挖掘社区文化、开展生态教育与生态环境监测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指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前提,并根据旅游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旅游生态负效应是指人类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因子及其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游客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极易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社区参与,建立生态认证制度和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长白山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政府监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保护区旅游是一种有限制的、区别于其它旅游的特殊形式的活动,由于目前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旅游开发已对保护区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文章在对政府监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制约保护区监管的主要因素,提出健全政府监管体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健康产业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养生旅游是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文章介绍了德阳市和新镇开发森林养生旅游、打造健康产业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6.
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养生性与经济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自然人文养生资源为依托,注重注入文化灵魂,深化区域内外合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并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整合营销,树立无景点养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大健康”概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正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西藏藏医药资源历史悠久、记载完善、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以西藏藏医药资源为研究对象,梳理藏医药康养旅游内涵及其发展脉络,深入分析藏医药康养旅游资源类型、优势、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导向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以产品为核心打造“藏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品牌产业链,以服务为抓手完善藏周边配套设施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背景分析为基础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育的对策 :科学制订旅游规划 ,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建设用地 ;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区 ,实行分区管理 ;加强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工作 ;采取定线、定点、定时、定量的旅游管理规定 ;保护核心栖息地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分析道教养生文化、养生旅游的内涵与发展、道教养生观对养生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启示,赋予养生旅游以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为促进养生旅游健康发展,发挥道教文化新的功能提供借鉴。继而以岭南道教发源地——罗浮山为案例,分析其道教文化特质、演变以及养生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融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南岭山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和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宝库,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目前保护区生态系统面临威胁,只有通过开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为前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旅游发展观,强化游客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创新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等措施,以实现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特点和开发优势,提出了开展科考旅游的设想,详细阐述了本区发展科考旅游的科学内涵,线路选择,标牌设计,导游培训与指南编制和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可视为传统旅游的一种替代性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具有整体产品的概念,在产品域上体现为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和扩张产品域三个层次.可从观光、体验、度假、康体养生和体育冒险及专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和营销方面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组舍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27亚类,98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多达295个。通过对主要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而且优良级旅游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是开展高端生态旅游和特种旅游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4.
黄坚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2):114-117
广西德保县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在广西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在阐述德保养生旅游及其开发意义的前提下,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德保养生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相应的整体开发策略,以期为德保养生旅游的系统开发、整体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南海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是从捍卫南海主权,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海洋旅游需求,还是从改善南海军民生活条件等方面来看,南海旅游开发意义十分重大.南海独特的区位、良好的自然环境,较高的旅游资源品位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以三沙市的设立为契机,大力推动南海旅游发展.应重点开发热带海洋观光、潜水健身、休闲渔业、科普探险、国防教育等旅游产品,并通过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促进南海旅游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桂林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要通过加快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促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 ,但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保护区的特点及旅游资源的特征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应走生态旅游之路 ,这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整合营销理论在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应用日臻成熟。近年来,泛长三角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业规模较小、整合开发相对缓慢。安徽旅游产业应以地缘为基础、以品牌为方向进行旅游认知、品牌构建、旅游供需整合和旅游相关者关系整合,把自然山水、休闲养生、人文佛教的徽风皖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主题、线路、品牌有机融合,推出基于泛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旅游产品,形成泛长三角旅游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19.
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健康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国内,健康旅游潮流涌动,已经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温泉、森林、湖泊、山地、多姿多彩的民俗等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健康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民族的保健、康体等自然疗法为健康旅游提供了丰厚的题材。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健康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健康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建立本地的健康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将旅游资源这一原料加工成为可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这一行为的实质是创新。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创新理论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明了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中应重视创新和企业家的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构建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系统,抓好发现资源、转化产品、产品创新3个关键环节,重点关注理念创新、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制度创新4个重点领域,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效益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