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蚩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历史事实的分析论证,认为中华文明的创造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最初均渊源于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团,应该将蚩尤与炎、黄同列,共尊为中华民族的三位始祖。“炎黄文化”、“炎黄子孙”之类的提法,有片面性,不利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2.
文萃与信息     
蚩尤应和炎黄同为中华民族三先人 陈靖、春坦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著文说: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们都喜欢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后代,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却一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和炎黄同时并列行世的,尚有另一位先人,这就是历史上有确凿记载而实际上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了的大名鼎鼎的蚩尤。蚩尤虽然不是“天子”,没有被称为“帝”,但他在当时确实是与炎黄二帝不相上下的,某些方面甚至是超过黄帝、远远强于炎帝的。文章认为,几千年来“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思想和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使蚩尤一直处于被贬低、遭损毁的地位、今天,对蚩尤进行重新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蚩尤进行重新评价,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是华夏人文先祖和立国始祖,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尊崇和顶礼膜拜。大禹文化在民间的传承主要有神话传说的口口相传、祭祀大禹的礼仪制度、族群迁徙的文化播迁以及地名文化、民间社火等几种传承路径。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并成了当代学术研究的显学和"热词"。  相似文献   

4.
我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汉时洛阳设有三万人规模的“太学”,宋时登封有驰名全国的“嵩阳书院”,睢县有“睢州书院”,名人、志士讲学授业的足迹遍布全省。可是,文化繁荣的这种盛况,在近代却不复存在了。现在,我们省的文化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兄弟省、市,科技人员和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20年来关于苗族族源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基本总结.文章概述了学术界重新评价蚩尤的基本观点,认为应还历史本来面目,将蚩尤与炎帝、黄帝同列,共尊为中华民族的三位始祖;文章还就九黎、三苗的有关史实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苗族先民与东夷、南蛮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考古资料说明和印证苗族先民的历史等问题,作了扼要的综述,并进一步阐明了作者本人所持的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蚩尤应和炎黄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先人陈靖,春坦干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们都喜欢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世胃”、“炎黄子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后代,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却一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和炎黄同时并列行世的,尚有另一位...  相似文献   

7.
中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展地区,其中以太伏羲氏与龙文化最为突出。太伏羲氏是不同部落在中原融合的结果,而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同样是在河南濮阳“龙”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因此,我们关注中原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价值指向。从“两个结合”尤其是强调“第二个结合”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促进与价值引导,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普及和提高”的文艺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新时代“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方略,从而促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合乎历史机缘地出场。在党的文化政策引导和历史逻辑的合力作用下,新时代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越来越聚焦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近年来学界提出的词语和概念。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底蕴。其中,“天下观”“大一统”“和合”思想、“华夷一体”等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生成的文化基因。站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叙事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资源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由于历史原因,经过几次由中原地区向南迁徙,形成了牢固的“根”、“祖”、“宗”的观念,具有特别浓厚的怀乡意识,对先祖望族在中原的历史念念不忘,并以各种形式表达荣耀感、优越感和自豪感。这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潜在观念意识。这种文化意识,对于客家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风俗、道德等观念起了很大的主导、规范和指导作用。客家族谱、家谱中的堂号、堂联就  相似文献   

11.
汉代“蚩尤”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06,26(4):13-18
“蚩尤”神话在汉代得以演绎充实,形成内容丰满的故事。不仅官方祭祀体系中重视“蚩尤”祭祠,民间也有广泛的“蚩尤”信仰。特别是齐鲁地方“蚩尤”崇拜尤为浓重,反映了汉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如果期求全面地说明汉代意识史,似乎不宜用“独尊儒术”做简单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魏书>"秽史"之名流传至今.从<魏书>在北齐得"秽史"之名的过程及其原因分析看,<魏书>"秽史"之名与此期间的门阀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魏书>被污为"秽史",实质上是门阀制度在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民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问题,分析了当前阻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进一步发展的三种制约因素,并从公民个人素质培养、政治文化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求能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开始兴起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以来,在20世纪初期民族主义思潮中诞生的“炎黄子孙”的言说又被重新提起,并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围绕着“炎黄子孙”这一提法以及在全世界华人中兴起的“炎黄热”,却引起了来自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异议与争论。本研究拟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汉族社会和苗族社会中兴起的“炎黄热”以及“蚩尤热”的追踪和考察,对在清末民初形成的“炎黄子孙”与“中华民族”这两个概念所代表的近代中国国民整合路线的不同内涵加以初步的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黄帝”即“皇帝”,也就是上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是虞、夏、商、周时期能追溯到的最远的祖先,也是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人物。“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爱”(王国维释“爱”,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倍)”;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之说,乃战国时代天文学家之首倡,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与轩辕本无直接关系。黄帝的姓、氏均出于黄帝系中不同部族的传说,故种种各异,固不可以为历史真实。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相似文献   

16.
对国家、民族深刻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最底层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起点;"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中国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是当时中国既定政治框架内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唯一选择,包含着妥协与无奈。"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首先是洋务派对中西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是作者《千古文明开涿鹿——华夏创世之谜》[1]的续篇,主题是对蚩尤在长江下游创建良渚文化的业绩作进一步探讨。通过考古界迄今提供的地下丰厚遗存,对蚩尤在华夏创世中的历史地位提出进一步阐释,力图拂去历史的尘埃。重现其与炎黄等被视为华夏始祖的传说人物同样光辉的远古形象。  相似文献   

18.
溯源炎黄、蚩尤及其关系,论证蚩尤是苗族的先人及其影响,探讨蚩尤被历史遗忘的原因以及重新评价蚩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旨在经由宏观的对比,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做一哲学反思,并由此阐述由“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当代新儒家皆有其恒定不变的道德实践要求,他们都是儒家。台湾虽为移民之地,但这三四百年来由于先圣先哲的努力,勤耕勤垦,台湾已然是一文化再育的母土,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灵根再植,当代新儒学也因此有进一步的创获。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新儒学伴随着其他的文化机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起着一定的调节性作用。进到新的世纪,文明对话的要求呼声渐起,当代新儒学在国际哲学脉络中有着进一步可能的瞻望。就在这个过程中,已悄然迈向了后新儒学,既隐含着转折、回返,也有着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裸”族词语的语义演变——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裸"族词语的原型效应,分析其演变形式并揭示其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