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在于其存在道德教育生态系短裂,外在于环境的封闭和保守,内在于道德教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的不适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通过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理念;探索新的道德精神,构建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运用德育生态规律,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等探讨道德教育生态的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的审视,发现根源在于其存在道德教育生态系短裂,外在于与环境的封闭和保守,内在于道德教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的不适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通过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理念;探索新的道德精神,构建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运用德育生态规律,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等探讨道德教育生态的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特点以及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德育的方法,实现德育手段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机制的弊端、少数教师的师德缺失等因素影响了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小学“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德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建设,是做好广西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低效,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消极懈怠。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德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德育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切实强化德育地位,优化和创新道德内容,丰富德育的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工作者只有理清和处理好学校德育建设中的现代化德育与传统德育,本土德育与国外道德教育,现实生活德育与网络生活德育,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开发德育资源与优化德育手段等若干关系,及时整合德育资源,才能使德育工作迈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教育的困境入手 ,简要分析了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与基本内涵。进一步提出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期转变道德教育的理念 ,更新德育内容 ,改进方法模式 ,实现道德教育的创新 ,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面对各种道德情境甚至道德冲突时,学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道德选择,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在道德实践中勇于承担与此选择相适应的道德责任."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体现了学校德育主体性价值的确立,是学校德育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走向.学校和教师必须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建立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构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道德情操的建立需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去加以指导。孔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崇高的道德理念是后人思想前进的动力,滋润着每个时代人的心田,对当代乃至后代如何做一名“道德的人”,起着指引人们道德信念的方向的作用。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全面具体,在道德信仰、道德尺度、道德形式上都彰显着中国传统德育的精神理念,积极挖掘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及其深刻内涵,吸取精华因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的实施对于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了解高校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实施必要和主要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知行差异是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难点,其产生与道德形成过程、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教育水平密切相关。矫正青年学生道德知行差异,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的隐形教育机制以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教育机制以形成道德教育合力,建立网络教育机制以拓展道德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的礼仪行为水准并未随其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而逐步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严重缺失,体现学校的礼仪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克服学校礼仪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脱节、教育过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德育低效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心理学视角,高校德育低效与受教育者道德接受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认识与情感投入不足、德育本身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脱离、学校德育心理环境的影响等息息相关。这需要我们通过重视学生道德学习心理机制和德育的情感性,以及寻求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等诸多途径,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涵义,包括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修业几年、在哪儿培养、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是分离的还是混合的、教师专业教育如何进行等五个方面。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师,具有招生政策优势、课程设置优势、学生管理优势、教育资源利用优势;学术水平不高,学生起点学历较低,是五年制高师的缺点。现有五年制高师教育资源的利用,应与宏观层面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结合起来,以迎接小学教师本科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专业素质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要以基础教育的超前性、发展性和社会性为基础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在知识结构上要具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有教育学科的专门知识,还要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6.
“性恶论”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具有助于道德个体修身塑德,促进人生环境和谐,引导社会秩序有序建构的现代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上对“性恶论”的德育价值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知,导致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失衡、道德奖惩机制形式化、道德滑坡趋势严峻、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与深化。因此,当代道德教育应汲取荀子“性恶论’’德育思想精华,以“化性起伪、隆礼重法、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新路径,在家庭、学校、社会领域深化道德教育,提升个体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探索多种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公民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日盛,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海峡两岸高校在教育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内容和方法、管理队伍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海峡两岸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增强组织机构的指导服务职能;完善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机制,提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机制,重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等方面着手,构建适应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教育中。从学校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当前学生工作存在着育人价值残缺、对学生工作事理研究无意识、内容结构散乱、专业支持体系建设不力等问题。这不仅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学生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与误区,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加强学生工作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凸显学生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发教育资源、实现综合融通等作用缺乏清晰的理解。在厘清学生工作的教育性之后,在重新回归到学校教育实践之中时,我们需要将学生工作定性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构成,并应努力实现它的能使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转型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小学地方特色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合肥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积极利用合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