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结构是“一主”(公有制为主体)“三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卫兴华 《中华魂》2010,(10):39-4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表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已从过去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必要的补充”,转变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这将是我国初级阶段长期发展的基本实际。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个问题。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多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客观依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公有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动力。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存在一个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以往囿于“左”的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它们之间只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对它们的同一性认识不足。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而且  相似文献   

6.
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定经济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深化改革 ,探寻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不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我国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党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绝不能实行主体私有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三个有利于”思想,是为了阐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理解这一经济制度,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一调整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三个有利于”的要求(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的制定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特别注意从质的方面──控制力上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寻找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方针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建国前张闻天就提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和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发展的思想,当时毛泽东、刘少奇肯定并接受了这一思想。建国后毛泽东在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主张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运用于实践,一度使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思想,“十四大”正式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就为我党和我国人民树立了一面伟大旗帜,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不能动摇的。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创新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中流砥柱,他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实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慎重解决的现实课题,不能不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混合所有制既不属于公有制 ,也不属于私有制 ,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独立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时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它的增长与发展不仅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而且更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理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包括八个方面的科学内涵:(1)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科学地界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扩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畴。(3)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予以新的界定。(4)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5)充分肯定劳动者合作股份制是集体经济。(6)第一次明确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7)明确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国有经济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8)第一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就是在国民经济中,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同时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为补充的经济形式。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主要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及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3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新突破。阐明现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公有制主体地位定位必须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并科学地界定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报告在所有制问题上提出了两个重要方面: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利用股份制形式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三改一加强”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