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社会控制模式,法治与德治都有各自的功能优势和局限。对中国德治与法治关系进行历史发展脉络的学术梳理后,不难发现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讲,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将两者通过良性互补而最大程度发挥各自功用,并克服其各自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德治-法治互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治和法治,作为两种最基本最通用的治国方略.要从理论上考察二者的互动,必须深入剖析德治-法治互动的机理,本文通过分析德治和法治各自的功能优势及局限,指出两者内在的特性是法治与德治互动的逻辑前提.提出,德治促进法治的进化,法治对于德治起保障导向作用;德治和法治互动的目的是建设贯穿着道德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互为推进和促动,最终形成体制化、扩展化、积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
德治和法治,作为两种最基本最通用的治国方略。要从理论上考察二者的互动,必须深入剖析德治-法治互动的机理。本文通过分析德治和法治各自的功能优势及局限,指出两者内在的特性是法治与德治互动的逻辑前提。提出,德治促进法治的进化,法治对于德治起保障导向作用;德治和法治互动的目的是建设贯穿着道德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互为推进和促动,最终形成体制化、扩展化、积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现行环境法治完善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理环境问题存在诸多难免的局限,这些局限恰可以通过环境德治予以某些补足,这为环境法治的伦理完善提供了理论前提。本文在剖析现行环境法治局限尤其是伦理缺失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若干道德对策以弥补前者之不足,以期能为治理我国的环境问题提供某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表现方式、作用机制、作用范围不同,但是两者内容上相互渗透,本质一致,目标相同,功能互补。因此,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理念是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深化和升华。对法治、德治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学理分析与阐释的前提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问题。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之能否及如何实现等问题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两者关系仍有再讨论的必要和可能。此问题首先应澄清其适用的理论前提,然后需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层次及其适用限度具体分析和阐释,最后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探寻其可能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论“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与法律虽同质属于上层建筑 ,但二者之间即存在差异又相互影响 ,这种哲学关系反映在治国方略上即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当前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必须澄清和关注的问题是 :承认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但并不等于说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一切社会关系和行为均要接受法律的调整 ;倡导“德治”并不是对“法治”的弱化 ,强调“以德治国”并非等同于对“道德至上论”的认可 ;“德治”、“法治”不可偏废 ,二者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在治国方略中取消“重点论”。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确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策略是我国治国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廓清规范行为的最低防线,提出规范行为的最高要求,是文明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法治需要以德治作基础;德治需要以法治作保障.法治与德治之间随着不同形态的变化,存在着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经纬分明但又密切联系着的关系.准确认识、区分和正确掌握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文明治国的客观需要,实践中有利于顺利、健康地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使这一科学的治国策略得到正确施治.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如鸟之两翼 ,车之两轮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从人性论出发 ,法治在于止恶 ,德治在于扬善 ;从经济方面说 ,法治导致自由 ,德治导致秩序 ;从民众角度讲 ,法治 (民治 )激发社会活力 ,德治 (教民 )引导人们思想。深度思考法治与德治怎样达到内在统一和从哪些层面实现统一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现代各国的大势所趋。古往今来 ,法律和道德都是治国者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 ,都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社会规范。法治和德治两大治国方略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关系。道德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评判标准。法律应当以完善道德为目的 ,以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为基础。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征途上 ,应当同时注重道德建设 ,以“法主德辅”为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2.
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关于法的经验和原理,揭示了法治的含义与构成,法治在西方和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和实践及其与德治的关系表明,法治之法应有道德性,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构成法治文化的重要因素是理性和道德。然而,理性和道德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其中联系表现为理性最初源于对道德的遵循,而区别则表现为理性一旦脱离道德的含义,便会背离法治的道德内核。正是理性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交替上升的关系勾画了法治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4.
论民主与法治社会中的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谈论德治 ,应当注意它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以及限度等方面的意涵。在民主社会 ,“德治”首先意味着对于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官员的道德教育 ,其次意味着政府经公民授权对社会的道德教育。“德治”应当依法进行 ,不能突破法治的原则和规范 ,并应当注意自身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以德治国”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德治”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但“以德治国”与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要以“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是中国在依法治国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不能回避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如何,是中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文章从法治推动道德建设的条件角度,深入分析了法律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包容、认同、提升和支持,并明确指出法律与道德本身的自洽互足、法治与道德建设内在品质的相互协调,是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保障与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认为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既是对历史上人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法治缺陷的克服.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德治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是西方古希腊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之一,他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研究政治哲学的先河,他的"德治"或"哲学王"治国的思想给后人留下许多美好的遐想;早期他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使他心中存有一腔报国之志,决意创建"理想"之国;现实的严酷却粉碎了他的理想之梦,他意识到要达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目的,必须辅之以"法治"的帮助;而以"德"治国又是他一生之中永远不愿撒手的理想情结,故辅以"法治"时又把认识善的理念之"德"置于法律之上,这就充分表现了哲学家的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无奈心境.作为后人,我们应该从柏拉图身上吸取和学习他那对治国理想的不懈的实践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19.
法与道德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两类行为规范 ,二者的关系历千年来一直就是一个探讨不衰、争论不休的法理学问题。从中国古代的儒法之争 ,到西方三大法学派的观点演变 ,二者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作为同属社会调控系统子要素的法律与道德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机制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治国方略 ,既要坚持以依法治国为主导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又要坚持以以德治国为基奠 ,深入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合理的双轨建构使其功能达到最优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 ,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即为其实现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表明应重视道德的法治价值。道德与良法的创制,司法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完善与法的适用,行为主体良好的伦理意识与自觉守法三个层面显现出道德在法的创制、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之间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