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英语言中特殊成分文化内涵的可译性与否一直是众多学者所争议的一个话题.本文从英汉语言中"花"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入腚手,并由此联想到文学作品中"花"的英译种种,继而对英汉互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文化信息如何传递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包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西方学者,他的译作不仅忠实于原作,而且翻译策略灵活变通,推动了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国门,实现了中西不同文化的融合。本文从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内涵,文本的选择和翻译原则的角度,对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介入与翻译文本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假朋友"即源语和目的语中形式相同或相似而意义不同的词、成语及表达方式等,它们不仅妨碍人们在英语学习和日常交际中正确理解和表达思想,而且在文化交流和英汉互译等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也会使人误入歧途,闹出笑话甚至产生隔阂。本文从意义划分的角度,分析英汉词汇翻译中的概念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以及词汇词义本身的转变,并结合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别和思维差异提出英译对策。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差异.在英汉互译中,只有正确运用跨文化意识,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通过研究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探讨跨文化意识在翻译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兴起的外宣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外宣翻译热潮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不可译问题。要创造性地解决外宣翻译不可译问题,真正让中华文化获得西方世界接受和认同,应以代表中国21世纪原创性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理论为依托,将西方语言、文化和功能翻译学派的思想融入生态翻译论,从根本上消减同样以生物进化论为支撑的欧洲中心主义,实现跨文化交际生态正效应。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宣传语的翻译不仅具有典型的不可译性,而且在外宣翻译中也极具示范效应。通过分析财富论坛英译本,说明实现语言、文化、交际跨文化生态正效应的重要性,强调应以平等的观念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多样性翻译生态环境的循环构建。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龙"和英语中"dragon"的不当互译引来了诸多跨文化交际的麻烦。"龙"和"dragon"的问题是一个语言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更是一个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哲学问题。在对两个概念重新编码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对象文化接收者的选择性、倾向性和认知特点。两者的指示意义大不相同,联想意义更是有天壤之别。在保护、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时候,要让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建构,破除以西方的"文化霸权"为特征的西方话语权力中心。在学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不妨由政府来正式向外公布"龙"的准确英译名,这对于"龙"的形象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的重构和传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英语颜色词"yellow"和汉语颜色词"黄"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语。对比研究"yellow"和"黄"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可见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区别二者的内涵对促进跨文化交际及提高英语初学者语言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之一,近几年在国内翻译界尤其如此。随着翻译界“文化转向”的兴起,翻译研究已被看成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需要从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待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在中外文化交往日益深入但西方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应从中国弱势文化背景出发来处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在英汉互译时,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笑",作为一种体态语的含义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有区别的。通过对"笑"的文化内涵和在语言中的反映以及"笑"不同文化中差异性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避免因文化误解而引起的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成语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的部分。由于中西方成语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引起误解。那么,如何准确地翻译成语就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探讨了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法对各类成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英汉语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认为翻译是文化形象的艺术再创造。英汉语言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互译中"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两者各有所长。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某一种策略都有失偏颇。只有把这两种翻译策略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2.
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文化内涵。结合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菜谱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对翻译教学和研究中国特色菜谱的翻译以及宴会口译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性的明示—推理过程,通过推理理解进行语境假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进而正确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交际行为。以盛誉世界文化舞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参照,依托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基于关联翻译理论对典型个例进行分析,研究翻译中的词际联系方法与翻译技巧,使译文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翻译的效果和效应上传达最佳关联信息。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标题汉译中的“仙”字情结暴露出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对象以及翻译本质的多重误读,反映出译者狭隘的儿童文学观和民族文化心理,有碍于实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诉求,其弊大于利。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的标题翻译应该充分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在充分理解原文主题及思想的基础上凝练、提高,依实出华,实现其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对联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映射着两种迥异的文化。对联的特性决定了其翻译或是中华文化译介中最富挑战性、最难操持的技艺。因此,为达到译文最大限度地趋近于原文效果,译者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基于"三维"转换,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对联的语义形式、文化意象、交际意图,以取得原文与译文的最佳等效。  相似文献   

16.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跨文化的词汇翻译。首先讨论英汉词汇层上跨文化的差异,阐述由于认知体系不同,对同一物体中英文可能用不同的词语指称;其次讨论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指出在进行跨文化的词汇翻译时,要顾及词语的文化因素和国情内涵,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文化与习语的关系及习语的特征等角度切入点,探讨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习语的关系对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含义以及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对习语的准确翻译,提高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最后建议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不能只局限在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更需要关注汉族与其他少时民族之间或少数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现象,并对此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深刻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副语言符号的汉英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又称辅助性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述了副语言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副语言符号的笔译原则.  相似文献   

19.
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探求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文化根源,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会影响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喻义.正确解读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英汉互译、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充分了解数字习语的深层文化寓意,才能使翻译更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进而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交指示系交际双方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指示语。这类指示语通常蕴含着一种权势内涵,并由此体现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修养、情感及相互关系。社交指示语的权势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遵循不同的规约性原则。由于源语和译语在社交指示方面的差异,权势与规约性在交际中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作者认为,这一点应是社交指示翻译中的焦点。本文探讨了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权势与规约性的异同,以及翻译中体现其异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