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是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准确可靠,兼顾适用性和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年各县域经济27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天津市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借鉴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由经济实力总体竞争力第一产业竞争力第二产业竞争力第三产业竞争力科技与人口素质竞争力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竞争力6个方面5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天津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天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基础三方面选取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皖江城市带37个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可以分为强、中、弱三个类型五个发展层次,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呈现为皖浙、皖苏交接区域和合肥、芜湖周边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强于别的县域的空间发展格局,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选取体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14个指标,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4个时间截面上湘西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而研究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竞争力相对差距逐年缩小,但绝对差距仍较为明显,且整体竞争力偏弱;从空间上看,湘西州西部竞争力强于东部,区内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不足,点轴式增长模式仍未形成.并为湘西州各县(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历史变化,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特色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比较突出,招商引资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等;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相比较,山东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大,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国际化程度和居民收入较低;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不高、发展极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融资困难、财政捉襟见肘、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缺少必要的发展经济自主权。对山东91个县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排序,并提出从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主攻民营经济、着力培育特色经济、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加快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强化地方金融功能、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县扶持力度等加快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辽宁沿海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五点一线”空间发展战略,对开发辽宁沿海地区意义重大。以沿海12个县市为样本,选取17个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各县市的发展水平,得出沿海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扶持民营力量,以比较优势突出县域经济特色,以循环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为辽宁沿海以及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与空间自相关技术,选取了22项指标,将江苏省县域经济的空间特征分成四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高—高区域的县市主要位于苏南经济发达的地区,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处于低—高区域的县市主要位于经济发达县市的边缘;处于低—低区域的县市主要分布于苏北和苏中的经济落后和欠发达的地区;处于高—低区域的县市主要是地级市,自身经济实力强,但周边县市经济实力弱,经济带动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量省域县城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及国内外现有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省级县域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金融危机前后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法定量测评了浙江省58个县域城市竞争力,研究发现:(1) 2007年至2009年浙江省县域竞争力整体呈现竞争力较强的县城处于浙赣、杭甬、甬台温铁路沿线及周边,并初步形成杭、甬、温周边县城竞争力强的据点状格局;(2)金融危机对浙江县城竞争力影响较大,2008年外贸依存度高的县在全省竞争力中迅速下降,而2009年又迅速恢复,这表明金融危机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外向型经济冲击较大;(3)据2007年至2009年3年的县城竞争力排名,将全省58县分为4类,并提出了浙江省县域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 2003年海南省统计资料,选用 22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NOSA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 3个主成分,分别用以反映各县市综合竞争力的综合能力因子、基础因子和工业化因子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海南省各县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分为三种类型。依各县市所在类型确定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关键因子为政策建议结论提供了有力根据。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城市圈35个县域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经济体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武汉城市圈的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每类县域经济体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最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才集聚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单位,构建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各个县、市的人才集聚环境进行打分并排序,评价各县、市区人才环境。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集聚环境发展极不均衡,人才集聚环境发达的县、市区很少,且其得分远高于其它县、市区;市区人才集聚环境明显高于县域;而发展较好的县人才集聚环境高于某些市区。建议通过重视欠发达县、市区的硬件投资与软政策建设等方法,改善当地人才集聚环境,汇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正确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与可持续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较弱且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以及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比较与改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国内城市之间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竞争力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和城市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评价指标正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关注和研究。综合分析、比较当今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我国城市人才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与人才经济效率,需要修补两个指标:1.人才战略规划竞争力;2.非公有制人才比率。  相似文献   

14.
论云南人才发展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利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群体持续不断的成长。文章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人才发展环境的五大构成要素,并针对云南省的特点提出了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对策。文章最后指出人才发展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并需各部门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5.
选取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17县(市)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对象,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基于2012年统计数据,选取31个指标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核心城市的辐射对县域经济竞争力作用明显。该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可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对15个副省级创新型建设城市人才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经济因素仍然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高等教育普及率、社会创新投入能快速促进人才集聚,城市公共交通便利程度、医疗卫生水平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考虑因素。面对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继续扩大人才集聚有利因素,补齐不利短板,通过打造产业生态、提升集聚载体、优化人才环境、提高服务效能来实现人才的快速集聚。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引致的人才集聚与地区经济差异的关系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在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了我国三大区域之间的人才集聚效应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效应在2005-2009年逐渐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23个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因产业基础、人才环境等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级别、区位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城市间的人才集聚效应差异显著,进而推动了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选取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山东省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应用SPSS 16.0软件对山东省17地市的农业经济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根据农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将其分为强、较强、较低和低四大类,并对各大类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